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明确谷跗线螨Tarsonemus granarius交叉反应性变应原在体内的定位, 制作谷跗线螨石蜡切片, HE染色后光镜观察其内部形态结构; 选用对尘螨过敏患者的阳性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作探针,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交叉反应性抗原存在位置。HE染色显示谷跗线螨的消化系统占据其体腔的大部分, 包括口咽部、 中肠、 后肠、 肛门和唾液腺等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谷跗线螨的口咽部、 中肠、 肠内容物、 肠壁及生殖腺等均有阳性反应。谷跗线螨体内存在可诱发人体IgE抗体的变应原, 变应原在其体内的分布格局与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
虾夷扇贝过敏原tropomyosin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肌肉中提取总RNA,RT-PCR克隆虾夷扇贝中变应原原肌球蛋白的全长基因,根据序列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扇贝tropomyosin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与pET-28a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BL21(DE3),诱导表达后,Ni2+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blot检测其免疫学活性。经序列测定,该基因含有长度为85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84个氨基酸,其在GenBank数据库中的登录号为EU839640。SDS-PAGE检测该重组变应原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36kD的目的蛋白,且重组变应原具有良好的IgE结合活性。研究获得了具有变应原活性的重组虾夷扇贝tropomyosin,为扇贝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美洲大蠊变应原Per a 2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Genbank中获得Per a 2的核酸序列,用ExPaSy、EBI和NCBI网站的在线软件推导出编码氨基酸序列及其理化性质、空间结构、功能位点,并在Blastp比对后选择不同物种同源序列计算井刖双率、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Per a 2由351个氨基酸细戍,分子量为38119Da、等电点为490、分子式为C1217H1825N285O297S18,为细胞外疏水性蛋白、属于肽酶a家族,信号肽位于1~20氨基酸处,三个跨膜螺旋区域依次位于1~19aa、51~78aa、282~300aa处;二级结构由α-螺旋(9.4%)、β延伸(28.49%)、随机线圈(62.11%)组成;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相似率为55%、与马德拉蜚蠊相似率为51%,三者在Per a 2与不同物种的同源序列构建的分子进化树中聚成一簇。结论:通过对Per a 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该变应原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周昕  冯佩英 《菌物学报》2019,38(8):1245-1252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部分是人体表面常驻的微生物之一。新近研究显示皮肤常驻真菌可通过影响皮肤屏障、调节皮肤免疫平衡和介导炎症反应等,在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真菌与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癣菌疹、荨麻疹等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介绍了国内外临床常见真菌变应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5.
Trichosanthin(TCS) is a potent allergen in mice.It can reproducibly induce specific IgE responses in C57BL/6J mice without the help of adjuvant alum.TCS can bring out the IgE responses to ovalbumin(OVA),while OVA itself could not induce IgE responses to it .However,TCS only works when OVA immunization is given one day after TCS immunization.Either time lag in OVA immunization,or immunization of both antigens at the same time,or OVA immunization given first,all has no effect on the induction of IgE responses to OVA.Through analysis of the antibody specificity of hybridoma clones,it indicated that specific antibodies to TCS or OVA were secreted by independent B cell clones.The IgE antibldies showed no polyreactivity to different antigens.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估哈尔滨地区大籽蒿花粉、黄花蒿花粉、艾蒿花粉在蒿属花粉过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在问诊疑似蒿属花粉过敏患者中,用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点刺液、黄花蒿花粉变应原点刺液、艾蒿花粉变应原点刺液、阴性对照液、阳性对照液同时点刺诊断,通过测定点刺液与阳性对照产生丘疹面积的比值来判断患者对蒿属花粉的过敏程度,重点评估三种蒿属花粉在过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306例问诊疑似蒿属花粉过敏患者中,272例病人通过点刺确诊为蒿属花粉过敏病人,并且对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点刺均阳性.哈尔滨地区蒿属花粉过敏患者对三种蒿属花粉均过敏,不同病人对三种蒿属花粉反应性存在差异性.结论: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艾蒿花粉变应原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有交叉免疫原性,但也存在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婴儿型双歧杆菌对花生过敏小鼠肠道Th2型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应用花生蛋白诱导肠道的Th2型反应,建立食物过敏小鼠模型。过敏小鼠灌胃给予婴儿型双歧杆菌(ATCC菌或CGMCC0313-2)或不做处理。然后分离小鼠小肠黏膜CD4+T细胞或DC,另取肠黏膜组织进行石蜡包埋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计数,HE染色进行嗜酸细胞和单个核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检测CD4+T中Th2(CD4+IL4+T)细胞和Treg(CD4+CD25+Foxp3+T)比例,另取CD4+T进行CFSE标记,与DC共培养4d后流式细胞检测CD4+T增殖反应,收集细胞培养液ELISA检测IL-4、IL-5和IL—13分泌水平。结果过敏组小鼠Th2型细胞数,CD4+T细胞增殖反应,IL4、IL-5和IL-13水平,肠黏膜中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reg数目低于对照组(P〈0.01),婴儿双歧杆菌干预后,婴儿双歧杆菌组Th2型细胞数,IL4、IL-5和IL-13水平,肠黏膜中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数均明显低于过敏组(P〈0.01),而Treg数目高于过敏组(P〈0.01)。结论口服婴儿型双歧杆菌可以抑制花生过敏导致的肠道Th2型反应。  相似文献   
28.
29.
粉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fⅠ)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特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粉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fⅠ)是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主要变应原,可引发Ⅰ 型变态反应。挑取纯培养的粉尘螨,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有效地扩增出Der fⅠ 片段,产物连接入T载体(pMD18)。经扩增后,用Nde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ET24a表达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ET24a-Der fⅠ,工程菌经IPTG诱导培养,高效表达出Der fⅠ蛋白,该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用Western blot及ELISA方法检测免疫学活性,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面部皮炎、手部湿疹和慢性荨麻疹的接触性致敏原的特点及与不同过敏性皮肤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对12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面部皮炎69例,手部湿疹36例,慢性荨麻疹23例)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并选择41例健康者做对照.结果:128例患者总阳性率75.78%,慢性荨麻疹组斑贴试验阳性率(39.13%),明显低于面部皮炎组(84.06%)及手部湿疹组(83.33%).健康对照组阳性率(4.88%),明显低于疾病组.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松香、秋兰姆混合物.超过60%的患者存在2种及以上阳性变应原.男女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的变应原分别为芳香混合物、秋兰姆混合物、卡巴混合物(P<0.05).结论:本组患者常见的致敏原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松香、秋兰姆混合物,不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斑贴试验结果不尽相同,芳香混合物是女性常见的过敏原.斑贴试验是检验接触性过敏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