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0篇
  免费   619篇
  国内免费   5434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919篇
  2007年   833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763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934篇
  2002年   963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803篇
  1999年   696篇
  1998年   653篇
  1997年   779篇
  1996年   669篇
  1995年   770篇
  1994年   738篇
  1993年   717篇
  1992年   730篇
  1991年   632篇
  1990年   599篇
  1989年   586篇
  1988年   181篇
  1987年   176篇
  1986年   154篇
  1985年   207篇
  1984年   138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延胡索分类的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阳产延胡索与大连产齿瓣延胡索经成分分离和TLC、HPLC对比,发现延胡索以啊扑啡类生物碱如glaucine为主,而齿瓣延胡索则含corynoline类生物碱。根据生物碱的类型及含量比较,二者有明显差异,结合延胡索的植物形态和植化分类特征判断,将延胡索作为与齿瓣延胡索近缘的独立种处理较为合理,即为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ex Z.Y. Su et C. Y. Wu  相似文献   
52.
仙茅属三个国产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中国产三种仙茅植物的核型。1.绒叶仙茅Curculigo crassifolia (Baker) Hook. f., 2n=2x=18=10m(4SAT) 8 sm;2.大叶仙茅C.capitulata(Lour.)O. Kuntze,2n=2x=18=10(2SAT) 8sm;3.中华仙茅C.sinensis S.C.Chen,2n=2x=18=8m(3SAT) 10sm(2SAT)。其中中华仙茅的核型为首次报道。虽然三种仙茅的核型都是“2B”型,但中华仙茅的核型不对称性比绒叶仙茅和大叶仙茅强。  相似文献   
53.
云南马兜铃属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云南马兜铃属一新种和二个新纪录种,并归并了三个种。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道了1987年冬季在南平地区分离的一个腐生耳霉新纪录——异孢耳霉(Conidiobolus incongruus),分生孢子梗无色,不分叉,6—10×50—130μm,分生孢子无色,多数球形,少数亚球形至椭圆形,13—33×16—35μm,易萌发,多数形成菌丝体,少数可形成次生分生孢子或三生分生孢子,弹射在水琼脂上的分生孢子常能迅速产生小分生孢子。接合孢子球形,淡黄色,光滑,直径18—29/μm,壁厚2.5—5μm。  相似文献   
55.
56.
新疆黑粉菌目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友为  赵震宇 《真菌学报》1989,8(3):195-197
  相似文献   
57.
鬼笔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宗智 《真菌学报》1989,8(2):98-100
  相似文献   
58.
59.
国产肉苁蓉属(列当科)花粉及种皮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扫描电镜,对国产肉苁蓉属Cistanche植物的花粉外壁及种皮纹饰进行了观察,并讨论了它们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该属各个种之间在花粉外壁纹饰及种皮纹饰上的差异可为种的区 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此文包括了缢花沙参Adenophora contracta (Kitag.) J. Z. Qu et Hong 和松叶沙参 A.pinifolia Kitag.两个种。在过去,前者曾被处理为石沙参的变种(A.polyantha Nakai var.contracta Kitag.)。本文通过对它的地理分布、植物体形态和细胞学特征的研究,发现它相当独特。所以,把它处理为种的等级A.contracta (Kitag.) J.Z.Qu. et Hong。后者,曾被洪德元(1983)处理为存疑种。在此被确认为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