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29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基于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平台,利用携带pSuper1300+质粒,以潮霉素为筛选标记基因的农杆菌GV3101介导日本落叶松遗传转化,对植物受体材料生理状态、农杆菌浓度和浸染时间以及共培养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综合优化各影响因素,生长旺盛的日本落叶松胚性细胞,经浓度为0.4(OD600)的农杆菌浸染10min,共培养2d,再用含400mg/L的头孢霉素的液体培养基清洗脱菌,然后在含400mg/L的头孢霉素固体培养基上恢复培养,并置于含5mg/L潮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多次筛选,最终共获得54个抗性细胞系,转化率平均为0.94个/g.PCR检测鉴定,所有抗性细胞系均为阳性转化体,并排除了农杆菌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日本落叶松遗传转化技术,为进行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鉴定提供有利平台.  相似文献   
72.
We aimed to shed new light on the roles of microRNAs (miRNAs) in liver cancer using an integrative in silico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A new protocol for target predic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is presented and applied to the 26 highly differentially deregulated miRNA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is framework comprises: (1) the overlap of prediction results by four out of five target prediction tools, including TargetScan, PicTar, miRanda, DIANA-microT and miRDB (combining machine-learning, alignment, interaction energy and statistical tests in order to minimize false positives), (2) evidence from previous microarray analysis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targets, (3) gene ontology (GO) and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of the miRNA targets and their pathways and (4) linking these results to oncogenesis and cancer hallmarks. This yielded 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s of miRNAs in cancer hallmarks. Here we presented several key targets and hundreds of new target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many new cancer-related hallmarks. In addition, we also revealed some known and new oncogenic pathways for liver cancer. These included the famous MAPK, TGFβ and cell cycle pathways. New insights were also provided into Wnt signaling, prostate cancer, axon guidance and oocyte meiosis pathways. These signaling and developmental pathways crosstalk to regulate stem cell transformation and implicate a role of miRNAs in hepatic stem cell deregulation and cancer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ir complete interactome, we proposed new categorization for some of these miRNAs as either tumor-suppressors or oncomiRs with dual roles. Therefore some of these miRNAs may be addressed as therapeutic targets or used as therapeutic agents. Such dual roles thus expand the view of miRNAs as active maintainers of cellular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73.
极耐盐碱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盐碱土面积约9913万hm2,其中pH值高于9、盐含量大于0.6%的重度盐碱地每年以1.4%的速率增长。利用固氮微生物改善植物根际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是盐碱地改良的重要方法。[目的] 从来自海南省三沙市热带珊瑚岛礁的土壤中,分离鉴定自生固氮菌,为极端盐碱地改良提供候选菌株。[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16S rRNA序列测定等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分析其固氮、耐盐碱和促生长特性,盆栽试验验证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 获得1株极端耐盐碱的固氮细菌DJ-1,其菌落呈圆形,菌体杆状,大小(0.5-1.3)μm×(0.3-0.5)μm,革兰氏染色阴性,与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16S rRNA序列高度同源,确定其为根癌土壤杆菌。DJ-1在pH 9、NaCl含量为1%-4%的培养基上可正常生长,能耐受pH 12、NaCl含量8%的环境。从中克隆到固氮酶基因nifH。盆栽试验结果表明,DJ-1可显著促进玉米生长。[结论] 菌株DJ-1能耐受极端盐碱条件,且具有较强的固氮和促生长能力,有可能作为贫瘠盐碱耕地改良功能菌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74.
应用RT-PCR、Westem blot、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中DcR3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Dc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T-PCR检测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cR3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Western blot提示,DcR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比正常甲状腺组织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DcR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P〈0.05)。DcR3mRNA及蛋白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正常甲状腺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3基因及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提示DcR3可能促进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5.
结合量子点原位分子成像技术探究了基于Ⅳ型胶原动态改变的癌侵袭转移模式.收集肝癌、胃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临床病理标本,利用免疫组化和量子点成像技术对癌细胞及其相关微环境中的关键分子进行成像,观察癌侵袭转移过程中Ⅳ型胶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Ⅳ型胶原呈现动态改变.首先在基底膜处交联增多,形成不规则且致密的袖套包裹癌巢;随后多处基底膜处的胶原发生构象改变并被降解形成侵袭前锋.同时,伴随着间质中的Ⅳ型胶原重新线性沉积及巨噬细胞的团聚增多,癌细胞最终逃逸转移.由上述结果可以断定,癌侵袭转移呈现“脉冲模式”,Ⅳ型胶原的动态改变为癌侵袭转移创造了适宜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76.
microRNA(miRNA)在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表明,miRNA通过结合特定靶标参与调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发生,可作为辅助生物标志物用于指导肝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并为有效地监控和预防肝病提供了新途径。寻找miRNA靶标,阐明miRNA参与肝癌发生的调控机理,有利于肝癌的临床靶向基因治疗。通过总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寻找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介入治疗的靶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7.
李仕华 《蛇志》2013,25(2):222-224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患者中1/3有慢性乙肝病史.目前研究已经证实,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HCC发生的最危险因素.HBV致癌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涉及病毒与宿主及环境的多阶段、多机制复杂过程.目前研究认为一些HBV相关的因素可能与HCC发生有关,如HBsAg状态、HBV DNA载量、HBV DNA基因型、前核心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突变等.本文就目前一些流行病学因素及分子因素研究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PSCA和Oct-4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2~2009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共2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内PSCA和Oct-4蛋白的表达.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SCA和Oct-4蛋白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1)PSCA的表达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PSCA呈高表达,而癌周围组织中PSCA呈低表达.经q 检验,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PSCA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Oct-4的表达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Oct-4蛋白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Oct-4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Oct-4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SCA和Oct-4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癌干细胞",PSCA和Oct-4蛋白也许参与了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Ezrin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2—2009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标本共2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细胞内Ezrin蛋白表达。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Ezrin蛋白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Ezrin蛋白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Ezrin蛋白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Ezrin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zrin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大鼠肝癌发生中肝癌组织CLDN1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规律。方法6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择40只作为模型组,其余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在1-12周饮用含DEN80mg/L的饮水以诱癌(每日8mg/kg),各组在造模过程的第4周、8周、12周、16周随机5只取肝,第20周剩余大鼠取肝,应用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CLDN1mRNA的表达,应用MSP法检测肝组织CLDN1启动子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结果模型大鼠病死率为10%(4/40),正常组无死亡。至第20周,成瘤率达到100%。RT—PCR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16周和20周CLDN1 mRNA表达下调(P〈0.05),其他各周两组差异不显著。MSP结果表明,模型组肝组织CLDN1甲基化率达77.78%,而正常肝组织甲基化率为2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LDN1启动子甲基化及CLDN1基因表达下调与大鼠肝癌病变相关,对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