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血压(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常见的慢性医学问题.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了解他们自身的血压状况,其中70%以上的患者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然而,这些认识到自身高血压状况的人中,只有48%的患者的高血压得到了充分的控制.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高血压的类型、诊断标准及治疗或控制策略,以期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有利于患者对高血压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联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SR)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T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MVD治疗)和研究组(n=40,MVD联合PS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围术期指标、睡眠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联合PSR治疗原发性TN,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是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状况等方面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PNS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联合组(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肾康注射液治疗),各67例。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14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PT、APTT、TT、FIB、Scr、BUN、IL-6、TNF-α、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Alb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联合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羟苯磺酸钙胶囊单药治疗,PNS合并AKI患者在羟苯磺酸钙胶囊的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肾功能损害,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明显,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像特征及其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胸苷激酶1(TK1)、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PHC患者76例纳入研究,记作观察组。另取同期我院收治的70例良性肝病患者记作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MRI扫描,比较两组MRI图像特征。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AFP、TK1、DKK1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及上述各项血清学指标诊断PHC的效能。结果:PHC患者T1WI主要表现为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DWI均表现为均匀高信号。观察组血清AFP、TK1、DK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MRI检查联合血清AFP、TK1、DKK1诊断PHC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上述各项检查方式单独诊断。结论:PHC患者MRI图像特征如下:T1WI主要表现为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DWI均表现为均匀高信号。此外,MRI检查联合血清AFP、TK1、DKK1诊断PHC的效能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内毒素、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象肠道菌群情况,同时检测两组对象血清内毒素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拟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而肠杆菌和酵母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内毒素、IL-6、IL-1、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拟杆菌数量与血清内毒素和IL-6、IL-1、TNF-α水平呈负相关,肠道肠杆菌和酵母菌数量与内毒素和IL-6、IL-1、TNF-α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具有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促进该病病情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We aimed to shed new light on the roles of microRNAs (miRNAs) in liver cancer using an integrative in silico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A new protocol for target predic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is presented and applied to the 26 highly differentially deregulated miRNA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is framework comprises: (1) the overlap of prediction results by four out of five target prediction tools, including TargetScan, PicTar, miRanda, DIANA-microT and miRDB (combining machine-learning, alignment, interaction energy and statistical tests in order to minimize false positives), (2) evidence from previous microarray analysis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targets, (3) gene ontology (GO) and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of the miRNA targets and their pathways and (4) linking these results to oncogenesis and cancer hallmarks. This yielded 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s of miRNAs in cancer hallmarks. Here we presented several key targets and hundreds of new target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many new cancer-related hallmarks. In addition, we also revealed some known and new oncogenic pathways for liver cancer. These included the famous MAPK, TGFβ and cell cycle pathways. New insights were also provided into Wnt signaling, prostate cancer, axon guidance and oocyte meiosis pathways. These signaling and developmental pathways crosstalk to regulate stem cell transformation and implicate a role of miRNAs in hepatic stem cell deregulation and cancer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ir complete interactome, we proposed new categorization for some of these miRNAs as either tumor-suppressors or oncomiRs with dual roles. Therefore some of these miRNAs may be addressed as therapeutic targets or used as therapeutic agents. Such dual roles thus expand the view of miRNAs as active maintainers of cellular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大鼠肝癌发生中肝癌组织CLDN1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规律。方法6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择40只作为模型组,其余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在1-12周饮用含DEN80mg/L的饮水以诱癌(每日8mg/kg),各组在造模过程的第4周、8周、12周、16周随机5只取肝,第20周剩余大鼠取肝,应用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CLDN1mRNA的表达,应用MSP法检测肝组织CLDN1启动子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结果模型大鼠病死率为10%(4/40),正常组无死亡。至第20周,成瘤率达到100%。RT—PCR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16周和20周CLDN1 mRNA表达下调(P〈0.05),其他各周两组差异不显著。MSP结果表明,模型组肝组织CLDN1甲基化率达77.78%,而正常肝组织甲基化率为2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LDN1启动子甲基化及CLDN1基因表达下调与大鼠肝癌病变相关,对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灌注化疗,每4周进行一次灌注化疗,对照组(n=54)进行3次,治疗组(n=54)只进行一次。治疗组给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评价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Vr)、白蛋白(ALB)、总胆红素、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甲胎蛋白(AFP),T细胞亚群和加强肝脏CT扫描。随访1年,经CT确定肝癌复发。结果:治疗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为59.26%,对照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为37.03%,两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变化相比较,除腹胀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相比较,ALT和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相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变化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一年,治疗组复发率为22.22%;对照组复发率为53.70%。两组治疗一年后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结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并发症及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29a在正常人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以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29a,在正常人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水平.同时收集并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中取得的正常肝脏组织和癌症组织中miRNA-29a的含量.结果:1)与正常人血清相比,miRNA-29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0.05).2)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iRNA-125含量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iRNA-29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但患者的血清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4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侵袭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Beclin 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X2=7.53,P〈0.01)。病理分级Ⅲ~Ⅳ、TNM分期Ⅲ~Ⅳ、存在静脉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Beclin 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病理分级Ⅰ~Ⅱ、TNM分期Ⅰ~Ⅱ、无静脉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P〈0.01)。结论:HCC组织中存在Beclin 1表达缺失,可能与HCC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对H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