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动力学、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屏气指数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C、TG、LDL-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血管储备能力及屏气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可有效调节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内毒素在革兰阳性(G+)杆菌与革兰阴性(G-)球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确诊的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123例,测定其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究三者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的评估价值。结果:血样培养结果显示,35例患者感染G+菌,88例患者感染G-菌;G-菌组患者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G+菌组(P0.05);且G+菌组、G-菌组及所有细菌组患者血清PCT、CRP、内毒素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CT、CRP和内毒素诊断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截断值分别为1.58μg/L、95.25 mg/L与16.71ng/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别为(65.92%,88.37%)、(67.39%,84.38%)与(56.34%,78.93%),诊断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截断值分别为2.45μg/L、79.45 mg/L与15.54 ng/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别为(78.73%,97.13%)、(68.89%,92.38%)与(65.39%,95.33%)。结论:检测血清PCT、CRP、内毒素水平有利于鉴别G-菌和G+菌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且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可用于早期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丙泊酚静脉麻醉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实验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喜保福宁)吸入麻醉。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90 min(T1)、诱导后150 min(T2)和进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30 min(T3)4个时间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中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全血黏度在T1、T2和T3时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实验组心率(HR)、收缩压(SPB)在T2时均较T0显著下降(P0.05),但T3时又恢复到T0水平(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舒张压(DBP)在T1、T2、T3时与T0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可以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液黏度,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是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的理想麻醉药选择。  相似文献   
164.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睾丸微石症(TM)合并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睾丸动脉与精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情况,并分析VC分级与TM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80例TM合并VC患者及80例健康男性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睾丸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液速度(PSV)、阻力指数(RI)及精索静脉最高流速(VS-Vmax)、静脉返流时间(TR)、平静呼吸最大内径(DR)、Valsalva试验最大内径(DV)。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M分类与VC评分的关系。结果:两组睾丸动脉R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PSV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精索静脉DR、DV、VS-Vmax、TR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M分类与VC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TM合并VC患者睾丸动脉、精索静脉血流动力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VC严重程度与睾丸微小结石数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对诸暨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诊断为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平均年龄64.6岁,检出前平均住院5.7d。13例(19.7%)合并有其他细菌感染,49例(74.2%)合并其他系统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多见于糖尿病(33.3%)、实体肿瘤(30.3%)等免疫力低下疾病,最常见于肝胆外科(24.2%)、内分泌科(16.7%)等科室。患者预后好转47例(71.2%),APACHEⅡ评分为13.78±4.33;死亡19例(28.8%),APACHEⅡ评分为21.10±7.45,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其他感染状况与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状况病死率更高(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实体肿瘤等免疫力低下的危重疾病患者,多发生在医院内环境的外科手术操作的科室,容易合并其他系统感染。APACHEⅡ评分可作为判断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预后的重要指标。控制其他感染情况可有助于临床防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6.
运动对于人类脉管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是维持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运动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刺激直接影响血管结构与功能,而长期运动引起的结构重塑可能抵消短期运动对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使二者产生时程差异,但其机制尚未明确。运动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刺激主要为切应力和周向应力两种,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以将机械刺激转化为化学信号,进而影响细胞表面的离子通道,改变转录因子和有关基因的激活,并发生适应性变化。该文基于血管结构与功能对运动的适应及其血流动力学机制进行综述,为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7.
马志成 《生物磁学》2003,3(4):20-22
用磁和磁场特定生物效应用于临床已有很久历史,我院自1995—1996年二年期间。应用脉冲磁场感应疗法(又称颈脑通)随机对120例颈源性脑供血紊乱患,应用颈脑通进行治疗,从经颅多普勒勒(TCD)作为对脑供血血流动力学监测,其结果证明颈脑通是当前对脑供血紊乱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它能明显地改善局部脑供血障碍,是值得推广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检测控食、强迫跑步及大剂量心得安等复合因素对Wistar大鼠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实验全过程采用控食及强迫跑步的方法造模 ,第 17天起每日灌服心得安溶液 ,连续 4d。第 2 1天测定血流动力学。然后将余下的大鼠再平均分为药物反证组和鉴别反证组。药物反证组灌服补心气口服液 ,连续 12d。鉴别反证组灌服滋心阴口服液 ,连续 12d ,最后测定血流动力学。结果 实验组最大心室内压、平均 +dp dtmax、平均Vpm等指标均小于正常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最小心室内压、平均 dp dtmax等指标均大于正常组 ,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控食、强迫跑步及大剂量心得安等复合因素可抑制Wistar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9.
动脉粥样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不同刺激药物作用下对动脉粥样硬化大耳白家兔的脑血管形态进行了活体的实时动态观察。从脑血管的荧光图像和血管横截面的荧光强度分布可获取正常与异常状态血管内血流状态的相关形态学和流变学参数,从而提供对血管的阻塞状况以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采用幼兔离体心脏模型。模拟临床上可能出现的含血停搏液Ca^2 浓度变化,探讨适宜于未成熟心肌保护的Mg^2 浓度。方法 3-4周龄长耳白兔,依照含血停搏液不同Mg^2 浓度(0.6mmol/L,4.0mmol/L,8.0mmol/L,120mmol/L,16.0mmol/L)随机分为5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采用Ca^2 浓度1.2-1.5mmol/L的含血停搏液,运用温血停搏液诱导停搏,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低温保护,终末温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技术,观察以下指标:1、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前后恢复率;心率,主动脉流量,冠脉流量,心排量,左室收缩压和左室舒张末压;2、心肌含水量;3、冠脉流出液乳酸盐含量;4、心肌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漏出率;5、心肌细胞内Na^2 ,Ca^2 含量;6、心肌组织ATP含量;7、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8、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1、心率恢复率,主动脉流量恢复率及左室收缩压恢复率组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而冠脉流量恢复率,心排量恢复率和左室舒张末压恢复率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优,0.4mmol/L组最差。2、心肌含水量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最低。3、冠脉流出液乳酸盐含量0.4mmol/L组,8.0mmol/L和12.0mmol/L组高于欺科2组。4、心肌乳本能部氢酶漏出率以8.0mmol/L组最低,而肌酸激酶漏出率以8.0mmol/L和12.0mmol/L组为最低。5、心肌细胞内Na^ 、Ca^2 含量;6、心肌组织ATP含量;7、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8、心肌超微结构。结果:1、心率恢复率,主动脉流量恢复率及左室收缩压恢复率组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而冠脉流量恢复率,心排量恢复率和左室舒张末压恢复率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优,0.4mmol/L组最差。2、心肌含水量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最低。3、冠脉流出液乳酸盐含量0.4mmol/L组最差。2、心肌含水量以Mg^2 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为最低。3、冠脉流出液乳桎卤含量0.4mmol/L组,8.0mmol/L和12.0mmol/L组高于其余2组。4、心肌乳酸脱氢酶漏出率以8.0mmol/L组最低,而肌酸激酶漏出率以8.0mmol/L和12.0mmol/L组为最低。5、心肌细胞内Na^2 含量以8.0mmol/L和12.0mmol/L组为最低,而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以8.0mmol/L组最低。6、心肌组织ATP含量以12.0mmol/L组为最高。7、心肌组织SOD活性以8.0mmol/L和12.0mmol/L组库最高,而MDA含量各组间总体差异无显著性。8、心肌超微结构;8.0mmol/L和12.0mmol/L组表现为基本正常未成熟心肌超微结构,而0.4mmol/L组超微结构有明显损伤表现。结论 对于未成熟心肌,当采用温血停搏液诱导停搏,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低温保护,温血停搏液终末控制性再灌注技术时,为避免含血停搏液Ca^2 浓度偏高对未成熟心肌的不利影响。应维持含血停搏液中Mg^2 浓度在8-12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