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北方两省农牧交错带沙棘根围AM真菌与球囊霉素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学礼  陈程 《生态学报》2011,31(6):1653-1661
2009年7月在内蒙古和河北两省农牧交错带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集中分布区选取3个典型样地,分别从0-10cm、10-20cm、20-30cm、30-40cm和40-50cm土层采集沙棘根围土壤样品,研究了沙棘根围AM真菌与球囊霉素空间分布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沙棘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疆南星型(Arum-type)丛枝菌根。AM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与样地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大梁底村和多伦东样地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率及孢子密度无明显差别,但均显著高于黄柳条村样地,只在大梁底村发现丛枝定殖;孢子密度在3个样地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不同结构定殖率在大梁底村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其他2个样地无明显变化规律;AM真菌最高定殖率和最大孢子密度均出现在0-30cm浅土层。根围土壤总球囊霉素(TEG)和易提取球囊霉素(EEG)含量在3个样地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孢子密度与菌丝定殖率、泡囊定殖率和总定殖率极显著正相关。AM真菌菌丝、泡囊和总定殖率与土壤pH值、有机C、碱解N和速效P含量、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丛枝定殖率与土壤碱解N含量和脲酶活性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AM真菌不同定殖结构和土壤因子对TEG和EEG含量贡献不同,对于TEG:菌丝>孢子>泡囊;有机C>速效P>酸性磷酸酶>pH值,对于EEG:泡囊>孢子>菌丝;有机C>速效P。结果建议,AM真菌孢子密度、菌丝定殖程度和土壤球囊霉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综合反应土壤AM真菌群落、有机C动态和养分循环进程,可以作为土壤质量及功能评价的新指标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2.
采用HPLC-ELSD法对桑植株各部位所含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进行了含量测定,使用TSKgel Am-ide-80(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84∶16,6.5 mM醋酸铵),流速为1.00 mL/min,柱温:30℃,线性范围为0.505μg~20.2μg(r=0.9991,n=6),平均回收率为94.95%(n=5),RSD=1.98。测定结果表明,野桑叶、嫩枝和根皮部位的DNJ含量较高,而家桑的叶、枝皮和根皮中含量较高。本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能快速检测桑树资源及类似植物和相关产品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3.
红谷霉素是一种抗细菌的新型抗生素。为探讨红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本文采用浓度为EC50和EC90的红谷霉素对试验菌株进行处理,并设空白对照,测定供试菌株的胞外多糖、细胞膜渗透性和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质和胞外酶活性)。结果显示:红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首先表现在对核酸合成的抑制,由于核酸的合成受阻,引起菌体内的蛋白质和其它的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受阻,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透视电镜照片显示:红谷霉素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内部的原生质体明显变稀。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肺纤维化初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变化。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博莱霉素(BLM)组和手术对照(Sham)组。BLM组为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5 mg/kg);Sham组为气管内滴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S)。应用离体血管张力检测技术测定大鼠肺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用HE显示肺动脉壁病理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检测肺纤维化程度;右心漂浮导管技术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结果:①BLM组大鼠的肺动脉血管(保留内皮和去内皮)对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均弱于Sham组(P均〈0.05)。②BLM组大鼠肺动脉血管(保留内皮)对氯化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弱于Sham组(P〈0.01)。③Sham组有内皮的肺动脉血管对L-NAME和PE联合作用的收缩反应明显强于PE单独作用(P〈0.01),而BLM组有内皮肺动脉血管对L-NAME和PE联合作用的收缩反应与对PE单独作用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LM组肺动脉内皮细胞脱落。⑤BLM组大鼠肺组织呈现纤维增生初期的病理特征,且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高于Sham组(P〈0.05)。结论:肺纤维化形成初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反应性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55.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受基因毒剂的特异性诱导。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PARP1基因上游长2179bp的启动子片段插入到质粒pAKK687的β-葡萄糖醛酸糖苷酶(GUS)报告基因上游,转化拟南芥。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US报告基因仅在苗龄3-5天的拟南芥根部及花发育早期的雄蕊中表达;1.5μg.mL-1博莱霉素与22μg.mL-1丝裂霉素联用强烈诱导了GUS报告基因的表达(尤其在拟南芥的幼苗和果荚中)。进一步降低抗生素浓度,发现单独使用1μg.mL-1博莱霉素对GUS报告基因也具较强的诱导活性,且对拟南芥幼苗的生长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AtPARP1启动子是一个新型的具较大应用潜力的抗生素诱导型启动子。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证实mTOR信号通路的存在,通过CCK-8法研究雷帕霉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PCR分别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研究雷帕霉素对mTOR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p-mTOR、p-p70S6K、p-4E-BP1在细胞质中均呈阳性;CCK-8法显示雷帕霉素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p-mTOR、p-p70S6K表达明显减少,而p-4E-B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CyclinD1、VEGF、c-myc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中存在mTOR信号通路并处于激活状态;雷帕霉素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与雷帕霉素抑制m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7.
抗体融合蛋白是新一代抗肿瘤抗体药物.CD20在约95%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表面过度表达,是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理想靶点.力达霉素(LDM)是强效烯二炔抗肿瘤抗生素,目前已进入Ⅱ期临床阶段.采用DNA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制备抗CD20单链抗体与力达霉素辅基蛋白LDP的基因工程融合蛋白scFv-LDP.经纯化和...  相似文献   
58.
过量表达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增强番茄的衣霉素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核细胞内质网腔内未折叠蛋白的过度积累会引起内质网胁迫(ER胁迫),继而激活未折叠蛋白应答(UPR)信号途径,诱导内质网定位的分子伴侣的大量表达(如BiP和calnexin等)。本工作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ER-sHSP)导入番茄,发现ER-sHSP的过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番茄整株对衣霉素的抗性。衣霉素处理使未转基因番茄中BiP和calnexin基因的表达迅速升高,转基因番茄中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也有增加,但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番茄。说明ER-sHSP能够减轻ER胁迫,并可能参与UPR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由多重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院内感染不仅是临床医师必须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而且已对全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一直以来,万古霉素都是临床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曾被称为临床抗感染的"最后底线"。但目前,万古霉素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在许多国家分离出来,这就对开发新型抗感染治疗药物提出了迫切要求。就万古霉素及新型替代药物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及耐药状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应用快速酶联免疫法(ELISA)及Northern印迹杂交法研究了博莱霉素(BLM)同系物诱导癌基因表达的作用.通过检测P21和c-myc蛋白表达的改变和药物在RNA的转录水平上对癌基因表达的影响,证明BLM能够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不仅发生在蛋白质的翻译水平,而且可能发生在RNA的转录水平上.BLMA6及A2对Ras基因亦有极显著的抑制,提示其亦为以p21蛋白为靶点的抗癌抗生素.A6、A2与A5之间的区别提示在同系物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抗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