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59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乌骨鸡黑素的一些基本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袁缨  袁星 《动物学报》1993,39(3):287-291
应用元素分析、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IR)分析技术对乌骨鸡体内黑素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元素分析结果得到黑素分子中C、H、N、O克原子比率的均值为10:12:1:3.该比值与动物性吲哚黑素的相应元素比例接近。XPS波谱显示出黑素中含有两种价态的硫(S~Ⅵ、S~Ⅰ),其中以低价态占优势,S2p电子结合能比人发黑素要大些。氮原子只有一种价态。IR光谱中有五组明显吸收峰,其中以主要表征吲哚环的1619—1632CM~(-1)处的吸引峰最强。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出乌骨鸡黑素是以吲哚环为主体的异聚物。  相似文献   
22.
应用胶银技术,对软组织肿瘤特别是纤维源性肿瘤核仁组成区蛋白进行了定量研究。在软组织一些恶性肿瘤中,以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最高,并以此排列了它们的恶性度顺序。在纤维源性肿瘤中,纤维瘤、瘤样纤维组织增生、纤维肉瘤及其亚类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有显著与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其中随访的34例纤维肉瘤患者,具有高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5)与低核仁组成区蛋白均值(<5)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20%和53%(P<0.05)。因此,作者认为核仁组成区蛋白定量在判定软组织肿瘤的恶性度、鉴别其良恶性及预测患者预后中均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背景】汉阳陵是我国截至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陪葬级别最高的汉代陶俑群,出土了大量形神毕肖的裸体俑群,考古学家认为这种裸体陶俑原本“着衣、装木臂”,称为“着衣式陶俑”,为皇室独有,异常珍贵。然而这些推测尚无科学依据,而且陶俑表面附着微生物可能会腐蚀俑体。【目的】通过比较研究汉陶俑表面微生物的组成差异,为汉裸体陶俑着有衣物且装有断臂的推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佐证,同时为汉陶俑微生物腐蚀的防控提供靶标。【方法】应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与纯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着衣式陶俑不同部位微生物进行测定。【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女俑头部微生物多样性较高;男俑上半身微生物多样性最高,腿部居中,头部较低。汉陶俑表面微生物组成按俑的类别及不同部位聚集在一起,其优势菌为放线菌门的克洛斯氏菌属、糖多孢菌属、假诺卡氏菌属及链霉菌科,其他各部位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存在差异,断臂处与碳循环相关功能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最高。纯培养结果显示女俑头部的可培养细菌数量高于男俑头部可培养的细菌数量;男俑上身与腿部可培养的微生物数量高于男俑头部,表明上半身与腿部可能有衣物覆盖,导致其营养差异。【结论】汉陶俑头部与身体表面部位微生物多样性与组成存在明...  相似文献   
24.
植物内生菌是栖居在植物组织内部、以宿主植物代谢物为营养物质的一类微生物。植物内生菌种类丰富,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定殖在植物体内,与宿主植物互利共生。植物内生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增强营养物质吸收、与病原菌竞争生态位、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抗菌物质以及诱导宿主植物产生抗性等机制,提高宿主植物的抗逆性,并且其群落的组成因生态环境、寄主植物不同部位、生长周期的不同发育阶段而显著不同。人们利用传统组织分离法、高通量测序法以及人工重组生物群落等研究方法对植物与内生菌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植物内生菌群落的组成、内生菌对宿主植物影响的功能研究以及人工内生菌群的构建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植物内生菌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5.
细菌S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6.
磷脂组成对脱脂蛋白模型多肽与脂质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脱脂蛋白的脂结合序列合成了两个两亲性多肽Amp1和Amp2,在Amp2在缬氨酸残基取代了Amp1第4位的赖氨酸残基。用内源荧光谱发射峰的蓝移,包埋的钙氯黄素在脂质体中的渗漏,丙烯酰胺对多肽色氨酸残基的淬灭等手段比较了Amp1与Amp2与具有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并研究了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一种水稻卷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水稻卷叶品种流岗卷叶粳与4个平展叶品种及1个卷叶标志基因(rl3)系的杂交或回交后代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流岗卷叶粳的卷叶特性以单基因不完全显性方式遗传; 该基因与rl3基因不等位,当rl3位点处于隐性纯合时两者以累加方式发生互作。这一等位基因可作标志基因使用,暂定名为Rl(t)。 Abstract:Liugangjuanyejing is a rolled leaf mutant of rice.A genetic study on the rolled-leaf character was carried out by crossing it with four flat-leaf cultivars and a genetic marker line (with a rolled-leaf allele rl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character was controlled by an incomplete dominant gene which was non-allelic to rl3 locus and that there existed addi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loci when the rl3 locus was homozygous recessiveness.This new rolled-leaf allele was provisionally named as Rl(t) and could be used as a genetic marker of rice.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高邮杂交鲫(鲫♀×白鲫♂)及其亲本血清生化组成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葡萄糖、乳酸脱氢酶、a-羟丁酸脱氢酶、a-淀粉酶和谷草转氨酶等九个生化指标中,大部分指标高邮杂交鲫与母本无显著差异,而与父本则有极显著差异。这从代谢方面论证了高邮杂交鲫是一个偏向于母本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介绍了颗粒体病毒中单糖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对所得病毒单糖色谱图中的主要组分进行了分析鉴定,证明组成病毒的单糖成分有:鼠李糖、核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并用相应单糖峰高比值,区分了它们间的异同。病毒单糖分析结果。能与血清学和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鉴定病毒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0.
长春净月潭不同林型土壤跳虫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华 《昆虫知识》1991,28(1):38-40
<正> 跳虫是土壤动物主要类群之一,与螨类一起约占土壤动物的80%,在1m~2土壤内跳虫多达上百万。跳虫具有分解生物残体,促进土壤形成,传播细菌的作用。在卫生昆虫上占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