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水生生态系统中,pH是重要的非生物因子之一.pH可以通过影响水生生物的存活和繁殖,进而影响其在水体中的分布和多度,最终决定水生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1].  相似文献   
92.
长江仪征-崇明段的轮虫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于1988年5月-1990年7月对长江下游仪征-崇明江段的轮虫进行了调查,发现轮虫103种,平均密度15.6个/升,平均生物量0.0131毫克/升。各江段轮虫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差异较大,这与长江口复杂多变的环境有关,其中盐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作者于1988年5月-1990年7月对长江下游仪征-崇明江段的轮虫进行了调查,发现轮虫103种,平均密度15.6个/升,平均生物量0.0131毫克/升。各江段轮虫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差异较大,这与长江口复杂多变的环境有关,其中盐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95.
刘杏忠  张克勤 《菌物系统》1998,17(2):105-108
在贵州樊静山和吉林长白山食线虫菌物调查中,发现2种要近的菌物,经比较研究后,将长白山菌株鉴定为球捕轮虫霉新种,将樊静山菌株鉴定为胶孢轮虫霉中国新记录种。标本在中国科学院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96.
青弋江芜湖段轮虫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 0 3年 1- 12月 ,对青弋江芜湖段轮虫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周年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分析了轮虫密度与水温、水体叶绿素a浓度和水流量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以便为我国轮虫区系以及河流中轮虫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经鉴定 ,共发现轮虫 10 4种 ,其中钳枝巨头轮虫 (Cephalodellaforceps)、长趾巨头轮虫 (C .macrodactyla)、尾钩巨头轮虫 (C .mucronata)、奇槌巨头轮虫 (C .evabroedi)、突纹腔轮虫 (Lecanehornemanni)、爱沙腔轮虫 (L .elsa)、长趾似月腔轮虫 (L .lunarisacus)和泛热三肢轮虫 (Filiniacamasecla)等 8种轮虫为我国亚热带地区的新记录种 ;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 (Keratellacochlearis)、广生多肢轮虫 (Polyarthravul garis)和无尾无柄轮虫 (Ascomorphaecaudis)。 1- 4月 (汛期前 ) ,轮虫总密度与水温、叶绿素a浓度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5 33,P <0 .0 5 ;r=0 .5 4 8,P <0 .0 5 ) ;而在 5 - 9月 (汛期 ) ,轮虫总密度与水流量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5 80 ,P <0 .0 1) ;10 - 12月 (汛期后 ) ,轮虫总密度和水温、叶绿素a浓度和水流量之间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多元回归 ,R2 =0 .6 80 ,P <0 .0 5 ) ;水流量对 10 - 12月轮虫密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7.
本文综述了水生浮游动物轮虫培养的过程中,培养温度、pH值、饵料的种类及密度、光照等因素对轮虫卵及种群生长的影响,并结合当前水产养殖现状,对轮虫大规模、高密度培养的产业化途径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8.
殷旭旺  牛翠娟 《生态学报》2008,28(8):3495-3506
研究了5种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方形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十指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在不同pH条件下(pH 5, 6, 7, 8, 9, 10)当前繁殖(mx)与未来存活(lx 1)、未来生殖(mx 1)和残余生殖价(V*x)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5种臂尾轮虫存活代价的相关系数在初始几个日龄组表现为正相关或负相关,在随后的大部分日龄组中,均表现为负相关,直至整个生命周期.相对于存活代价,5种臂尾轮虫繁殖代价和残余生殖代价的相关系数的变化幅度较大,但整体趋势仍就是大部分呈现负相关.因此可以推断,轮虫在不同pH条件下存在存活代价、繁殖代价和残余生殖代价.mx与lx 1对日龄组的回归分析有100%回归关系显著,mx与mx 1有97%回归关系显著,而mx与V*x有93%回归关系显著.因此推断,轮虫在不同pH条件下存活代价、繁殖代价和残余生殖代价的负相关性随着日龄组的增加而逐步增加.结果还发现,某些种类的轮虫(方形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和十指臂尾轮虫)在胁迫的pH(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其存活代价、繁殖代价和残余生殖代价较适宜pH(中性)条件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
为了研究枯水期鄱阳湖子湖泊轮虫休眠卵空间分布的差异, 于2015年1月份, 在鄱阳湖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南深湖和白沙湖2个子湖泊进行取样调查。研究发现, 不同生境类型中轮虫休眠卵的密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 轮虫休眠卵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梯度性, 在洲滩植被区、泥滩区和积水区中轮虫休眠卵的密度逐渐减少。南深湖植被区中轮虫休眠卵的密度最高, 为(3.34±1.28) ind./cm3, 茭白中密度高达5.45 ind./cm3。不同水生植被生境中轮虫休眠卵的密度趋势为: 挺水植物>洲滩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不同水深区轮虫休眠卵的分布不具有明确的规律性。此外, 研究还发现轮虫休眠卵的密度与底泥的软硬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泥质越软, 轮虫休眠卵的密度越低。  相似文献   
100.
初步探究了捕食者卜氏晶囊轮虫对其猎物萼花臂尾轮虫形态及种群生活史对策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在含卜氏晶囊轮虫信号的环境中培养得到的萼花臂尾轮虫所产后代个体较对照组侧棘刺明显增长,体型增大,卵体积增大,净生殖率明显降低。短期接触捕食者信号的萼花臂尾轮虫种群与长期接触捕食者信号的萼花臂尾轮虫种群相比,具有较大的卵体积和较短的侧棘刺,同时具有显著较高的净生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