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板蓝根多糖(Indigowoad Root Polysaccharide,IRP)对SD系无初乳仔鼠十二指肠IgG+和SIgA+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40窝0d仔鼠随机分为A~E组:(A)初乳组,(B)常乳组,(C)常乳+高IRP组,(D)常乳+中IRP组,(E)常乳+低IRP组.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的IRP,于0、7、14、21、28 d随机取6只进行取材,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通过Moticam 2306图像处理系统对各实验组仔鼠十二指肠中IgG+和SIgA+细胞及分泌物的分布和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gG+和SIgA+细胞首先出现于腺体周围固有层,然后在绒毛固有层、上皮细胞之间和肌层也有分布.IgG+和SIgA+细胞数量随日龄增大而增加,且C、D、E组的IgG+和SIgA+细胞数量在7~28 d高于B组.在7~14d、14~21 d、21~28 d发挥最佳效果的组别依次为E、D、C组.结论 IRP可以促进无初乳仔鼠十二指肠黏膜IgG+和SIgA+细胞的表达.随着日龄增大,发挥最佳免疫效应的IRP浓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常见原因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收集1988年6月至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例十二指肠严重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十二指肠严重损伤的原因及外科处理方式。结果:本组8例十二指肠严重损伤,主要的损伤原因为车祸和医源性损伤,均经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除1例3.5年后肿瘤复发死亡外,其余病人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经以往各种手术相比较,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Roux-en-Y吻合效果最好。结论:十二指肠损伤常见的原因是车祸和医源性损伤,因十二指肠位置特殊,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困难。应及早诊断,根据患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术中探查选择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其治愈率。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该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轻,疗效好,而且适应于十二指肠各部位的损伤。  相似文献   
83.
研究通过重组腺病毒表达系统包装重组腺病毒Ad—PDX-1,通过重组腺病毒将Pancreaticduodenalhomeoboxl(PDX-1)导入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tadiposemesenchymalstemcells,rASCs)中,评价PDX.1在rASCs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ASCs.PDX-1在体内修复糖尿病的潜能提供了实验基础。研究通过构建pAdEasy-CMV—PDX-1腺病毒质粒,在重组腺病毒表达系统PadEasy-1中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PDX-1。培养及鉴定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将携带PDX-1的重组腺病毒感染rASCs,通过RT-PCR、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检测PDX-1在rASCs中的表达及产物定位。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腺病毒包装成功,具有较高滴度,并能成功感染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PDX.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并可稳定表达,为后续将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B细胞诱导分化奠定了基础,为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罗凤才 《蛇志》1999,11(3):64-65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常常漏诊或误诊。我院自1988年5月至1998年10月经纤维胃镜及十二指肠镜共作上消化道检查19634例,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癌23例,占同期受检病例的012%,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8~77岁,平均58岁,其中50~77岁16例(696%)。病程最长1年5个月,最短7个月,平均9个月。12 临床表现 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上腹隐痛、食欲减退、消瘦,其中上消…  相似文献   
85.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 能神经和P物质(SP) 能神经在人十二指肠壁内的分布。结果显示: VIP能和SP能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均呈棕褐色; VIP能神经纤维遍布肠壁各层,SP能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肌层和神经丛; VIP能和SP能神经元见于肌间和粘膜下神经, 尤以后者为多, 但形态特点不同; 在肌间神经丛, SP能神经元比VIP能神经元多。粘膜内可见VIP能和SP能神经元, 多单个分布在粘膜肌层内。结果表明: 1VIP能和SP能神经在人十二指肠壁内分布有差异。2粘膜内存在VIP能和SP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86.
比较研究了贮存期分别为6个月、18个月、30个月的陈皮药材水煎剂及其挥发油对大白兔离体十二指肠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存期陈皮水煎剂均可降低大白兔离体十二指肠的收缩幅度和紧张度,且呈剂量依赖性;对正常离体十二指肠的作用强度依次为97年组>96年组>95年组,但对由Ach引起痉挛的十二指肠作用强度依次为95年组>96年组>97年组;挥发油的作用较弱,作用强度依次为95年组>96年组>97年组。  相似文献   
87.
以Wistar糖尿病模型大鼠作为受体,进行同性间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用激光照射、免疫抑制剂及二者配合应用进行抗移植排斥反应试验,于术后7天及出现排斥反应相时,进行病理解剖与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日剂量为39。7245J/cm^2的激光照射,可推迟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程度;激光照射与8-5-3mg/kg/day的硫唑嘌呤(Aza)配合,上述作用显著,且与环孢霉素A(CsA)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89.
于志华  孙利民 《蛇志》2010,22(2):161-161
胆囊炎术后合并胃十二指肠球部出血帷床少见,我院收治1例经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