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观察奥美拉联用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应用奥美拉唑20mg Bid 呋喃唑酮0.2g Bid 阿莫西林1.0g Bid,疗程1w。结果:45例病例中,42例愈合,40例根除,7d疼痛缓解率为87%。结论:呋喃唑酮三联疗法能有效地根除Hp,且不良反应少,疗效高,病人依从性好,价格适中,是较理想的方案,值得进一步尝试。  相似文献   
42.
许德坚  李强  蒋三元 《蛇志》2009,21(2):103-104
目的观察扶正活血祛瘀法治疗慢性足底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减内服,红萝卜加马齿苋煎液浸泡外洗溃疡处,外敷呋喃西林纱布保护伤口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36例中治愈27例,占75.0%;好转6例,占16.7%;无效3例,占8.3%.姑论以扶正活血祛痰法内服为主,结合红萝卜加马齿苋煎液浸泡外洗与呋喃西林纱布外敷治疗慢性足底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3.
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诱导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胃粘膜氧化应激指标和胃液pH值的变化,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通过观察胃黏膜形态学改变,测定胃液pH值、胃溃疡指数(UI)、胃黏膜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改变,研究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明显减轻WRS大鼠胃黏膜的水肿、出血和溃疡面积,明显降低UI(P0.01);同时显著提高胃粘膜组织SOD的活性、胃液pH(P0.01)和降低MDA水平(P0.01),各指标均以白藜芦醇中剂量组作用显著。本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具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对束缚应激大鼠胃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减少自由基产生和提高抗氧活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不同造模方法致糖尿病大鼠慢性皮肤溃疡创面形态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皮肤缺损组(QS组:剪皮),糖尿病组(DM组:STZ+剪皮),糖尿病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组(DMJJ组:STZ+剪皮+金葡菌),糖尿病加激素组(DMJS组:STZ+剪皮+激素注射),糖尿病加激素加异物组(DMYW组:STZ+剪皮+激素注射+异物埋置)。糖尿病模型稳定后每周测量血糖1次,每日称量体重、观察疮面情况、测量创面面积。12 d后处死,石蜡包埋肉芽组织观察其组织病理形态。结果 DMJJ组前5d愈合速度快于其余组(P0.01);DMYW组的愈合时间延长,DMYW组愈合率显著偏低,与其余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12 d其余组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DMYW组愈合率显著低于其余组(P0.01)。结论注射激素大鼠表现出中医"阴证"证型特点,糖尿病加激素注射加异物埋置复合因素造模法能使大鼠创面表现出与临床相似的"阴证"证型特点。  相似文献   
45.
苦剌总生物碱和槐果碱的抗溃疡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6.
梅懋华  陈奇 《生理学报》1985,37(5):410-415
用5条制备有 Thomas 胰瘘和胃瘘的狗作慢性麻醉实验,观察刺激迷走神经和酸化十二指肠对胰液分泌的相互影响,结果如下:1.在酸化肠的情况下,刺激迷走神经所引起的胰蛋白质和碳酸氢盐的排出量显著增多,其效应超过单独刺激迷走神经和酸化肠所产生效应之和。2.在酸化肠引起胰分泌停止后的短时间内,再刺激迷走神经,胰液分泌的潜伏期缩短,蛋白质和碳酸氢盐排出量增多。3.阻断迷走冲动或注射阿托品后,酸化肠所引起胰液的分泌明显减少。4.用利多卡因麻痹肠粘膜后,酸化肠所引起胰液的分泌也明显降低。这些结果提示,在酸化十二指肠引起胰液分泌的机制中,有迷走神经和局部神经参与,迷走冲动和促胰液素及促胰酶素共同作用靶器官时,有相互加强作用,一旦迷走冲动被阻断,这两种激素的作用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7.
以Wistar糖尿病模型大鼠作为受体,进行同佐间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用激光照射、免疫抑制剂及二者配合应用进行抗移植排斥反应试验,于术后7天及出现排斥反应相对,进行病理解剖与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日剂量为39.7245J/cm ̄2的激光照射,可推迟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程度;激光照射与8—5—3mg/kg/day的硫唑嘌呤(Aza)配合,上述作用显著,且与环孢霉素A(CsA)的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48.
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以成功的模型大鼠作为受体,健康雄性大鼠为供体,行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用移植成功大鼠进行大剂量激光照射、免疫抑制剂及二者配合抗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于术后隔天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于术后7天及出现血糖、尿糖持续升高时采取移植胰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以了解排斥反应的发生与程度。结果表明,日剂量为39.7245J/cm^2的激光照射,可推迟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降  相似文献   
49.
刘文珍 《蛇志》1997,9(2):32-33
毒蛇咬伤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局部伤口常合并有组织坏死,特别是肌健、神经、血管等深部组织严重破坏外露的创面,如果忽略了早期局部创面的处理,往往导致创面经久不愈,或者愈后瘢痕挛缩畸形,至肢体残废.自1989年1月至1996年4月,我科共收治16例蛇伤后上肢深度组织外露者,采用带蒂胸腹轴型皮瓣修复创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护理工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5例,女1例,年龄11岁~74岁.蛇咬伤右上肢13例,左上肢3例,均在伤后7天~12天入院,受伤肢体充血.皮下深筋膜层潜行性坏死,脂肪液化,大量腐臭脓液,部分呈跳跃式的坏死灶,创面严重感染.清创后见深部组织外露者手  相似文献   
50.
带蒂胸腹轴型皮瓣早期修复上肢深度蛇伤溃疡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达恩 《蛇志》1996,8(3):15-17
应用带蒂胸腹轴型皮瓣早期修复上肢不同部位的深度蛇伤溃疡创面16例。仅1例皮瓣远端坏死,3例皮瓣轻度感染,但断蒂后皮瓣均全部成活。随诊3个月至7年,皮瓣质地和弹性均好,手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本文讨论了蛇伤溃疡形成的原因,带蒂胸腹轴型皮瓣的选择和轴型皮瓣的优缺点。认为带蒂胸腹轴型皮瓣是修复上肢蛇伤深度溃疡创面最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