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0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373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城市生态系统的模拟方法:灵敏度模型及其改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吕永龙  王如松 《生态学报》1996,16(3):309-313
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探讨其持续发展对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问题,需要运用动态的模拟方法进行。由德国著名生态控制论专家F.Vester和A.V.Hesler教授提出的“灵敏度模型”方法,将系统科学思想、生态控制论方法及城市规划融为一体,解释、模拟、评价和规划城市复杂的系统关系,是模拟城市生态系统很好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灵敏度模型”为评价城市持续发展能力、探讨其持续发展对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
生态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河南省森林生态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和遂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子主要有6个,即:森林覆被率、人口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大风日数、降水集中率和地形;河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按其稳定程度可分为5个等级;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是建立稳定性判别模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3.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1993~1995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及水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田模式其总耗水量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节水模式和节水节肥模式较常规模式节省灌溉水达15~23%,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0%以上.各模式蒸发蒸腾耗水量在同一生长季内基本相同.田间结构及调控管理对其无明显影响实测水稻生育期田间蒸发蒸腾量与计算的可能蒸发蒸腾量相差不过5%。  相似文献   
94.
对稻萍结合系统细绿萍共生固N量研究表明,萍的固N力在整个生长季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最高固N率出现在6月初,萍固N量随其接种量和水稻行距增加而增加.50~10cm宽窄行交替的水稻行距和1500kg·hm-2的萍接种量的稻萍结合系统的总固N量为107.1kg·hm-2,而30cm等行距的325kg·hm-2的萍接种量的稻-萍结合系统的总固N量仅为36.0kg·hm-2  相似文献   
95.
揭示了柞蚕林N循环与放蚕强度、土壤肥力、剪伐周期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柞蚕茧收获和周期性剪伐柞树枝叶是影响柞蚕场N平衡的主要因素.放蚕强度和剪伐周期必须根据柞蚕场土壤肥力水平和柞树生长势来确定.调整林下植被组成、种植固N植物能明显提高土壤供N能力,适当施用速效N肥能有效地促进保苗场幼树、幼龄柞墩和恢复老龄柞墩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96.
悬钩子属种质的评价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进行了7省悬钩子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在南京建立了悬钩子属田间基因库。3年来对田间基因库内保存并开花结果的30个种进行了开花结果性状的记栽和评价。内容包括果实特征,糖、酸、维生素类、氨基酸、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染色体计数等。分析了种间和种内多样性物存在及在良种选育中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
悬钩子种质评价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十年代初在南京建立了悬钩子属田间基因库。考虑到国内外尚未发表悬钩子属种质评价标准,特拟定此标准供田间基因库使用。内容包括登记数据、引种数据、栽植数据、繁殖保存数据、植株数据、病虫害敏感性、同工酶酶谱、染色体计数和备注等9部分。在植株数据中有:1.植株类型;2.植株大小;3.生长势;4.刺;5.萌蘖;6.顶端生根习性;7.枝蔓寿命;8.叶(包括叶成分等共10项);9.花序;10.花;11.果(包括果实成分等共18项);12.适应性;13.丰产性  相似文献   
98.
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彭少麟 《生态科学》1996,15(2):26-31
恢复生态学是现代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其理论与方法均在不断发展之中。本文论述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并探讨热带亚热带区域地带性植被的恢复途径及其效益  相似文献   
99.
对广州市白云山6个检测点的水体检测表明,白云山森林有明显的净化功能,森林内3个检测点的水体保持良好的水平,其检测项目符合评价标准;但其余3个测试点因靠近郊区或在人群活动的地方,受城市污染影响,环境污染已超出自然净化能力并出现有2~3个项目超标,因此在白云山的治理中,必须及时注意森林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对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0.
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铅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铅在国道附近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及其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大气中铅浓度与汽车流量成正比,而与风速、温度等相关性不明显;距公路越远,土壤及小麦中铅的含量越高,含是与距离呈一定的匀相关性,5m及60m为其转折点;铅在土壤中由上上及在小麦体中由根向茎、穗的迁移较小;小麦各器官中铅含量大小依次为根〉叶〉穗〉茎〉籽。叶片、穗尚从大气中直接部分铅。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中,各器官积累铅量不同,其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