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筛选与结直肠癌中与化疗敏感性相关的基因,为结直肠癌化疗的个体化方案制定提供分子遗传学方面的依据.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新鲜组织标本,部分用于提取组织RNA和组织蛋白质,部分用于肿瘤药物敏感实验(MTT法).病理学诊断为中分化腺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分为化疗高敏感组和化疗低敏感组,进行cDNA阵列实验比较筛选差异表达基因,Western Blot检测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肿瘤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得到对5-Fu+CF+L-OHP(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联合作用敏感的5例(高敏感组),不敏感的5例(低敏感组),cDNA阵列结果显示化疗高敏感组和低敏感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34个基因,其中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9个;叶酸多聚谷氨酸(FPGS)的表达在高敏感组中均高于低敏感组,HSP27在化疗低敏感组中的表达均高于高敏感组,与基因芯片中cDNA表达变化一致.结论:在结直肠腺癌化疗敏感性不同的病例中存在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高温对人胃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对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ADM予高温43℃处理,用MTT试验检测高温对ADM、5-FU、DDP、TAX作用下细胞生存率和IC50,并以人胃癌敏感细胞株SG-C7901为对照.结果:实验发现人胃癌耐药株sGc7901/ADM细胞除了对诱导耐药的ADM耐受,对CDDP、5-FU、TAX也有交叉耐药.加温至43℃,耐药株SGC7901/ADM细胞的耐药指数明显下降,而且对ADM组、CDDP组、TAX组人胃癌耐药株SGC7901/ADM细胞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3.77、2.24、6.25,但对5-FU组SGC7901/ADM细胞的耐药逆转指数较低,为1.11.结论:高温可以增加耐药株SGC7901/ADM细胞对化疗药物ADM、DDP、TAX的敏感性,一定程度逆转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3.
刘安芳 《蛇志》2006,18(4):304-306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胃肠道副反应,严重的恶心呕吐会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大约有6%的患者因无法耐受而拒绝治疗[1]。因此,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护理界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综述如下。1恶心呕吐的分级根据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的标准,将恶心呕吐分为0~Ⅳ级[2]。0级:无恶心;Ⅰ级:有恶心;Ⅱ级:暂时呕吐;Ⅲ级:呕吐需治疗;Ⅳ级:难以控制的呕吐。2恶心呕吐的类型化疗患者中约60%出现恶心、呕吐症状[3]。化疗引起的呕吐分急性、延迟性和预期性[4]…  相似文献   
104.
化疗不仅导致肠黏膜炎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异常,也会诱发肠道菌群失衡。平衡状态下的微生物是一道生物屏障,菌群失衡可加剧肠道炎症。近期研究发现,5-HT的水平受肠道菌群的调节。因此,化疗引起的5-HT水平改变可能与肠道菌群的异常有关。本研究主要探讨肠道菌群通过何种途径影响化疗后肠黏膜炎和5-HT水平,为临床上以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肠道免疫功能及微生态改变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初发恶性血液病并需要化疗的患者,留取化疗前后粪便标本。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出现发热,分为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组及粒细胞减少不伴发热组。采用光冈法对粪便需氧菌及厌氧菌进行定量培养,分析肠道菌群变化。同时检测患者化疗前后粪便IgA值变化。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的患者10例,占41.7%;未发热患者14例,占58.3%。24例患者化疗后粪便IgA水平及B/E值显著性下降,肠道微生态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肠杆菌、假单胞菌及真菌显著增多。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组与未发热组相比肠杆菌及真菌显著增多,两组患者粪便IgA水平、B/E值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肠道免疫功能、微生物定植抗力下降,侵袭性细菌增多。化疗后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肠杆菌显著增多,可能成为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患者的潜在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异甘草酸镁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肝纤维化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应用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TACE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胸腺肽α1治疗,研究组则应用胸腺肽α1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并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 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治疗5 d后两组患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降低,白蛋白(ALB)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ALT、AST、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IV)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HA、LN、PCⅢ和CI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RBC-C3b RR显著升高、RBC-ICR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RBC-C3b RR显著高于对照组,RBC-I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异甘草酸镁可以有效的缓解肝癌TACE术后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损伤,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提升,有助于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7.
第34届欧洲肿瘤外科会议日前在英国举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作为中国唯一一位特邀代表赴会,并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报告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许剑民所带领的中山医院普外科结直肠癌多学科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对于起初无法进行切除治疗的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与单纯的化疗方案相比,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肝转移转化手术切除可能,并可改善其缓解率及生存率。该项研究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食管癌(EC)患者化疗敏感性血清蛋白质谱,指导临床EC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EC术后复发并行含铂化疗的患者40例,按照化疗疗效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将两组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分析并匹配,筛选出两组差异斑点,并采用MALDI-TOF-MS技术检测EC患者化疗敏感性血清蛋白质谱。结果:两组差异斑点共有68个,以耐药组为参照,敏感组患者血清蛋白下调的斑点有42个,上调的斑点有26个。从这68个差异斑点中筛选出8个斑点进行质谱鉴定,通过数据库检索分析和鉴定最终确定上述斑点所对应的蛋白质名称分别为Kininogen-1,Alpha-2-HS-glycoprotein,Fibrinogen beta chain,Clusterin,Retinol-binding protein 4,Beta-2-glycoprotein 1,Ig kappa chain C region,Complement C4-A。结论:基于铂类化疗的EC敏感患者和耐药患者间存在差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09.
赵刚  金建华  陆文斌  李献文  王芳 《生物磁学》2014,(6):1131-1134,1147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当归补血汤对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本院就诊并于肿瘤科住院的患者60 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且使用TP 方案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TP方案化疗+ 中药组,对照组为TP 方案化疗组。对照组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六君子汤加当归补血汤,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骨髓抑制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生活质量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君子汤加当归补血汤可以有效地改善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0.
战凯  姚涓  肖云鹏  于宣  洪梅 《生物磁学》2014,(2):386-388,400
放化疗综合应用是癌症治疗中的常用方法。研究表明,放化疗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杀伤肿瘤,但过程中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严重制约着放化疗的剂量和疗效。如何在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减轻放化疗综合应用中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已经成为探索更好的治疗策略的关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相关的新药和新治疗思路层出不穷,比如针对肿瘤发生及代谢过程的靶向类新药、用于辐射增敏的新的基因靶点等都已进入研究者的视线。另外,近年来关于肿瘤细胞中药物转运蛋白的研究也为综合治疗靶点寻找提供了一定依据。本文根据当前研究现状,着重总结近年来放化疗综合治疗靶向研究在上述几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