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0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78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作者通过对隶属于35个分类单位的近400号中国鸡皮衣属地衣标本的化学测定,在本文中报道了我国鸡皮衣属地衣中存在的23个化合物,首次报道鸡皮衣属地衣中存在的有分类意义的化学成分1种,即malonoprotocetraricacid。化学测定结果表明:至少在中国鸡皮衣属种中,4,5-二氯地衣酮(4,5-dichlorolichexanthone)可能局限于Pertusaria亚属;β-地衣酚类(β-orcinol)化合物是主导的髓层化学成分;β-地衣酚类缩酚酸(β-oreinoldepsides)和β-地衣酚类原岛衣酸型缩酚酸环醚(β-orcinolprotocetraricacid-typedepsidones)是Pionospora亚属的特征性化学成分,β-地衣酚类斑点酸型缩酚酸环醚(β-orcinolstictic acid-typedepsidones)是Pertusaria亚属的特征化学成分。形态和化学特征在鸡皮衣属内存在着平行的或独立的进化路线。  相似文献   
992.
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对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物,但化学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利用植物基因工程获得抗虫转基因植物是更具前景的途径。目前主要利用的抗虫基因是苏云金杆菌的δ-内毒素基因和植物来源的抗虫基因(如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凝集素基因等),各种抗虫基因在转基因应用中各有其优缺点,如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在植物中表达水平低。随着抗虫转基因植物在大田中的应用,昆虫的抗性或适应性问题也随之产生,这将是转基因植物发展道路上又一挑战。  相似文献   
993.
芒萁的生化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类植物芒算(Dicranopterispedsa)广泛分布于我国江南丘陵、山地的酸性红壤上,从而被称为那里灌木草丛等次生植被的“识别种”及“标志种”植物,也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O芒算的竞争能力和“排外”能力很强,某个地段一旦被其种群所占据,其他植物便很难在此前发、生长和定居。如此,我们在野外所看到的便是由这单一物种所构成的“纯植丛”(pure山icket);自然群落是如此,再看农田杂草,其抗性、忍耐力、占空力和对其他种的排斥力虽然也很强,但却同样难以侵入芒共植丛。尽管农田与芒算等形成的决生性灌草丛植被常常相间分布,…  相似文献   
994.
绿茶对人胃癌细胞株中p21,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p21、p53蛋白的表达,以探讨绿茶的抗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绿茶提取物明显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p21ras、p53蛋白的表达,并有剂量效应。提示绿茶对p21、p53基因突变可能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金针菇栽培基质组分的降解及相关酶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国平  袁生  虞光华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4):237-241
研究了金针菇三明1号、16号、杂交19号在棉籽壳-麦麸基质上生长期间基质中主要化学组分及相关酶活的变化,以及低温刺激对子实体形成生长阶段胞外酶活性、菇的发生及菇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明1号具有微弱的降解木质素的能力;基质组分降解速率的变化与胞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菇外观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与菇蕾发生后菌的代谢活动能力的强弱有关;低温刺激增加了三明1号菇曹发生后胞外酶活性、使之表现出良好的诺外观,而对杂交19号的菇外观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以‘黑丰一号’苦荞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硫酸锌、硫酸锰、水杨酸及脯氨酸等4种化学调节物质浸种对正常灌水及干旱胁迫下苦荞生长的影响,探索提高苦荞抗旱性的最佳化学调控物质.结果表明:(1)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用化学调节物质浸种可不同程度提高苦荞幼苗的叶面积、株高、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壮苗指数、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SOD活性、POD活性以及光合速率;其中用硫酸锌的浸种效果最好,其次为水杨酸,二者与对照均达极显著差异,而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较对照明显下降;硫酸锌和水杨酸浸种使苦荞比对照的单株穗数分别增加31.8%和21.0%,单株粒数增加38.0%和28.9%,百粒重提高8.9%和4.2%.(2)干旱胁迫与正常水分条件下相比,各调节物质浸种处理的苦养幼苗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SOD活性、POD活性以及光合速率均有所降低,但不同处理的下降幅度不同,其中以清水浸种(对照)的下降幅度最大;但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明显上升,而且以清水浸种的上升幅度最大.(3)干旱胁迫下,硫酸锌和水杨酸浸种与对照相比,二者分别使苦荞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光合速率、叶面积、总根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极显著提高,其中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提高79.9%和70.9%,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32.2%和36.6%,可溶性糖含量上升66.0%和43.9%,株穗数、株粒数、百粒重分别增加38.6%和36.2%、40.4%和39.0%、10.7%和6.9%.研究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和干旱胁迫下,利用化学调节物质浸种均可显著提高苦荞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抗旱性,而且硫酸锌和水杨酸的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7.
ISO9000和医药行业徐宏武众所周知,ISO代表国际质量标准,拥有ISO证书,有人称之为产品的护照,产品可以通行于国际间。又有人认为GMP是用于医药行业的管理,有了GMP就不一定需要ISO证书。虽然二者都是用于企业与品质管理,但实际上仍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公司除了通过本国政府的GMP之外,还拥有ISO9002证书的原因。下表简单地比较了二者的不同之点。  相似文献   
998.
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易受光、热、氧化等作用而被分解,具有生物利用率低、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差等特点。植物甾醇与脂肪酸酯化生成的植物甾醇酯可以有效降低植物甾醇的氧化率,具有更好的脂溶性和降血清、胆固醇的能力,更易被人体吸收。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食品添加剂,植物甾醇酯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对植物甾醇酯的原料植物甾醇和脂肪酸来源进行了简单介绍,就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甾醇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介绍了酸/碱化学催化法和脂肪酶催化合成方法,对这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评价,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待突破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哺乳动物使用化学信息来判别周围环境状况或相互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信息接受与交流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较具有很多的优点,与其他通讯方式的结合使用也可更大程度地提高信息接受与通讯的准确性。翼手目(Chiroptera)动物也存在着化学通讯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化学信号在翼手目动物导航定位、探测和辨别食物资源、种内识别、母婴辨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探究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对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养分限制情况和土壤养分的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亚热带森林土壤风化严重,土壤磷有效性低,但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水平的植被生产力。在气候变化(如变暖和CO2浓度增加)背景下,预测植被生产力将会提高,这将增加凋落叶的输入。然而,未来不同质量凋落叶输入增加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影响是否受土壤磷有效性的调控仍不清楚。该研究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3种不同质量(如叶碳氮比或碳磷比存在差异)的凋落叶(马尾松、醉香含笑(俗名: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和磷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结合土壤酶化学计量、矢量长度(VL)和矢量角度(VA)分析,解析了土壤微生物的养分限制状况及其关键调控因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凋落叶添加增加了土壤β-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通过酶化学计量分析发现,凋落叶添加显著提高VL和VA,且影响强度表现为醉香含笑>枫香>马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