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993.
994.
目的:观察拇指掌侧动脉起源、走行及其共干情况,探讨其分型特征。方法:72例手部血管标本,其中实体标本46例(左27例,右19例),铸型标本26例(左12例,右14例),观察拇指掌侧动脉即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和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其共干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拇指掌侧动脉即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与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共干情况,将其分为2型,分别是Ⅰ共干型(32例,44.44%),Ⅱ不共干型(40例,55.56%)。根据拇指掌侧动脉的血供来源,Ⅰ共干型又分为3个亚型,分别为:a.共干-掌浅弓型(3例,4.17%),b.共干-掌深弓型(26例,36.11%),c.共干-桡动脉掌浅支型(3例,4.17%);Ⅱ不共干型又分为2个亚型,分别为:a不共干-掌浅弓、掌深弓型(27例,37.50%),b不共干-第一掌背动脉、掌浅弓型(13例,18.06%)。结论:根据拇指掌侧动脉即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与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共干情况及其动脉来源将其分为2型5个亚型。对拇指掌侧动脉进行分型可以充分了解拇指掌侧动脉的起源及走行变异,丰富解剖学资料,为临床拇指再植再造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灸结合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和受损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老年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7)、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予以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标本配穴"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受损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87.23%(41/47)高于对照组69.57%(32/46)(P<0.05)。两组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SCV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标本配穴"针灸结合甲钴胺治疗老年DPN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和受损神经传导速度,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湿热蕴结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病例来源于2018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基础治疗联合妇科千金片)和实验组(54例,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最大血流速度(PSV)]、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CRP、IL-6、TNF-α水平以及RI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日常活动、自我感觉、总分以及PI、PSV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7.
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s,PL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囊肿可单独出现于肝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或者合并肾脏囊肿(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PLD是良性疾病,囊肿的体积和数量会持续不断的增长但肝脏功能不受影响。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无需治疗或仅需保守治疗。少数患者会因肝肿大占位效应或囊肿并发症而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时需要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小肝脏的体积,治疗方法包括抽吸硬化术、开窗术、部分肝切除术、肝动脉栓塞术、肝脏移植术及药物治疗等。本文对PLD的治疗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不同压力智能型人工肛门封堵装置的效果。方法:选用8-10月龄西藏小型猪进行动物试验。先进行结肠造口动物模型制备,再设计为3个不同气囊压力组分别接受试验。观察动物一般情况、造口泄露率、造口处肠壁粘膜组织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及肠管局部血流灌注量,并对应进行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33.33 mmHg的压力组较之于其它两组,一般情况较差,体重下降明显(p=0.004);造口泄漏率最低,但造口处肠壁粘膜组织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显著上升(p=0.000);肠管局部血流灌注量显著下降(p=0.000),提示压力太大易致使造口处血运变差及并发感染。结论:压力过大时对周围组织及肠管压迫严重,容易引起缺血、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压力过小时又易发生泄漏,无法达到封堵目的。以气囊压力约18 mmH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探讨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进一步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PICC置管患者,总结归纳导管给药和置管护理后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规范导管护理,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结果 PICC置管后有6例发生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致拔管。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手卫生,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防止交叉感染,减少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