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6、7-V液体培养基中较为适合黄连细胞生长的蔗糖浓度为.3%,当蔗糖浓度增加到7%时,细胞生长速率开始下降,但小檗碱含量提高到5.20%.小檗碱产率为456.60mg/L(23天)。基本培养基中随着补加NH4NO3浓度的增加,抑制细胞生长愈严重;补加0.8g/LNH4NO3的小檗碱含量比未加的增加约10%,随着浓度的增加又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黄连提取物对高脂喂养ApoE-/-小鼠主动脉AS斑块内胶原类型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比值的影响,探讨黄连提取物稳定斑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3只6-8周龄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喂养13周后,待其形成成熟的AS斑块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黄连提取物组、辛伐他汀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1只.继续高脂喂养,并按体重比折算给予小鼠临床推荐剂量的相应药物治疗13周,处死动物,每只小鼠取主动脉根部的4个切面,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Ⅰ、Ⅲ型胶原含量,以及斑块内MMP-9和TIMP-1的表达,计算MMP-9/TIMP-1比值.结果:给药13周后,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黄连提取物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Ⅰ型胶原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辛伐他汀组和黄连提取物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Ⅲ型胶原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Ⅲ型/Ⅰ型胶原比值,两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提取物和辛伐他汀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内MMP-9的阳性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黄连提取物组主动脉斑块内TIMP-1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辛伐他汀组TIMP-1表达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给药组中MMP-9/TIMP-1比值均有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在临床推荐剂量下,黄连提取物可明显改善ApoE-/-小鼠主动脉AS斑块内胶原类型,调整斑块内MMP-9/TIMP-1比值,从而促进斑块稳定.  相似文献   
93.
94.
寒热药性是中药主要药性,如何用现代技术手段直观和客观地表征中药寒热药性的差异性,一直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以黄连及其炮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冷热板示差法,探讨中药寒热药性差异与动物对环境温度趋向行为变化的内在联系,尝试建立基于动物行为学的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评价方法.研究表明,给予寒性药黄连后,动物的宏观行为学表现为在高温区(40℃)停留比例(remainingrate,RR)显著增加(P〈0.05),即“趋热性”增强,其内在表现为ATP酶活力、机体耗氧量显著下降(P〈0.05),即机体能量代谢能力下降,从而使动物代偿性地趋向高温区,以补偿机体偏“寒”的感知和客观存在,反映出黄连的“寒性”特征.炮制品胆黄连和姜黄连对动物“趋热性”影响程度与生黄连不同,胆黄连反映出的“寒性”增强,而姜黄连则减弱,这与传统理论对炮制黄连的药性改变认识基本一致.上述结果提示,本文建立的基于动物温度趋向性的冷热板示差法,以温区停留比例(RR)作为宏观评价指标,可以客观且直观、定性且定量地表征中药的寒热药性差异,ATP酶活性改变引起的能量代谢变化可能是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5.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勇安方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入院的97例SLE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加味四妙勇安方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脂代谢指标、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粘度(PV)、血小板黏附率(PA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高于对照组,心绞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方辅助治疗SLE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可减轻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效改善脂代谢、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通过肠肝轴探讨加味消脂利肝方(简称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按雌雄随机将28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消脂方组和阳性对照组,模型组10只,其余每组6只。适应性饲养后,通过高脂饲料诱导法(high-fat feed,HFD)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持续6周后,模型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L/kg灌胃,消脂方组给予消脂方7.8 g/kg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0.15 mg/kg灌胃,实验持续2周,同时给予高脂饲料。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转氨酶(ALT、AST)、血脂(TG、TC、HDL-C、LDL-C)水平,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油红O染色)观察及肠道内容物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TG、TC、LDL-C、HDL-C、ALT、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864,P<0.001;H=13.078,P=0.004;H=13.508,P=0.004;H=13.132,P=0.004;F=19.565,P=0.004;H=13.049,P=0.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P=0.011、P=0.005、P<0.001、P=0.012),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0),肝组织脂质沉积增加(P=0.028),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降低(P=0.014)。与模型组相比,消脂方组NAFLD大鼠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P=0.031、P=0.042、P<0.001、P=0.029),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20),同时改变肠道内容物中菌群的多样性(P=0.026),调节菌群的相对丰度。结论 消脂方通过肠肝轴调控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调节血脂异常改善肝损伤,从而抑制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7.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肥胖型PCOS患者28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糖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空腹血糖(FPG)]。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4%(129/140),高于对照组的80.71%(113/140)(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BMI、腰臀比、PI、RI、LH、FSH、TC、LDL-C、TG、FPG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HDL-C、E2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可降低患者体质量,调节性激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和糖脂代谢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黄连对正常氧和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IHH)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收缩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青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氧组和CIHH组。前者不予任何处理,后者于低压氧舱接受28d模拟海拔5000m高度的低压低氧(PB=404mmHg,PO2=84mmHg,11.1%O2)处理,每天6h。制备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并将其恒温灌流,记录黄连对动脉环收缩活动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黄连使去甲肾上腺素(NE)和氯化钾(KCl)诱发的正常氧和CIHH大鼠离体动脉环收缩活动明显减弱,但其对两组大鼠动脉收缩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除去内皮后各组收缩幅度均无显著变化。以收缩幅度为指标,用Logit法计算正常氧组黄连对NE和KCl诱发收缩的ICso分别为2.99g/L和6.14g/L,CIHH组则分别为3.45g/L和5.81g/L。格列苯脲、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可部分阻断黄连对两组大鼠动脉环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吲哚美辛还能抑制黄连对正常氧大鼠动脉的舒张作用。黄连明显抑制NE诱发的两组血管细胞内钙性和细胞外钙性收缩。结论:黄连对正常氧和CIHH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具有明显舒张作用,该作用不依赖血管内皮,且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其抑制CIHH大鼠血管收缩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TP敏感型钾通道,增加一氧化氮浓度,抑制肌浆网释放Ca2+及细胞外Ca2+内流;对正常氧大鼠动脉的舒张作用可能还通过增加局部前列环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加味逍遥散对LP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8 mg·kg-1)、加味逍遥散低、高剂量组(3.64、7.28 g·kg-1)。采用慢性LPS注射(ip,0.5 mg·kg-1)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于造模同时灌胃给药,共14 d。采用旷场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小胶质细胞标志蛋白Iba-1的表达,ELISA法检测海马匀浆液中TNF-α、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TLR4、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显著(P<0.01),海马小胶质细胞明显激活(P<0.01),TNF-α、IL-6含量增加(P<0.01),TLR4、NF-κB蛋白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和高剂量加味逍遥散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缓解(P< 0.05),小胶质细胞Iba-1表达恢复正常(P<0.01),TNF-α、IL-6含量下降(P<0.01),TLR4、NF-κB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氟西汀组比较,高剂量加味逍遥散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者抗抑郁功效无显著区别。结论: 加味逍遥散能明显改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TLR4/NF-κB通路,进而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益血降浊解毒汤对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N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使用激素(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血降浊解毒汤。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血糖)、SLE临床活动度(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及副作用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白蛋白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含量降低,且治疗组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3,6,9,12月SLEDAI评分逐渐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更低(P0.05)。结论:益血降浊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具有明显优势,且能降低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