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5篇
  免费   1381篇
  国内免费   4264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424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417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20篇
  2016年   453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526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549篇
  2004年   525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3年,利用我国唯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 (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FACE) 技术平台,研究了FACE条件下冬小麦宁麦9号不同生育期N含量、吸收、分配和N效率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ACE处理使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含N率显著降低,降幅达4.4%~13.4%;不同生育时期吸N量显著增加(7.4%~25.4%),生育中期的增幅明显大于生育前、后期;不同生育时期茎鞘的N积累能力相对增强,叶片N积累能力相对减弱,而对麦穗N积累能力的影响因生育进程而异;FACE处理使小麦不同生育时期N物质生产效率(5.5%~10.3%)、成熟期N收获指数(16.3%)和N籽粒生产效率(9.3%)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增施N肥,使小麦不同生育时期N含量和吸收量呈增加趋势,使N效率呈下降趋势,而对N在各器官中分配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二氧化碳湍流交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开路式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森林-大气界面的CO2湍流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在近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冠层上方垂直风速和CO2浓度功率谱在惯性子区基本符合-2/3定律,垂直方向主导湍涡尺度约为40 m.湍流通量贡献区主要在0.01~2 Hz频率范围内,冠层上方低频传输的湍涡贡献了更多的CO2通量.这说明开路式涡度相关仪器系统可以满足冠层上方湍流通量观测的基本要求.但通过涡度相关法实测获得的森林-大气CO2通量仍存在夜间低估现象,非湍流过程的增加是涡度相关技术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需要对弱湍流条件下的CO2通量做相应的修订.  相似文献   
993.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陈丽、谢青梅等七位研究生和教授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AIV)非结构蛋白NS1在病毒粒子中不存在,故可通过检测NS1抗体来鉴别禽流感受病毒感染鸡群和免疫鸡群,将NS1基因和T4等菌体SOC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融合表达,其融合蛋白可以作为鉴别禽流感免疫鸡群和感染鸡群的检测抗原。  相似文献   
994.
《生命科学》2007,19(3):325-325
日前,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朱永平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杨柳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遗传中心的孙中生教授就“精神活性物质成瘾防治和戒除”展开合作,取得重要成果。该研究论文“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三个阶段大鼠前额叶皮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国际顶尖杂志《蛋白质组学研究》上全文发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7例卵巢恶性肿瘤、8例正常卵巢与4例良性肿瘤中P-gp、GST-π的表达。结果P-gp在卵巢恶性肿瘤与正常卵巢及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gp表达与恶性肿瘤分期、分级无关,而与组织学类型及化疗有关。GST-π的表达在卵巢恶性肿瘤与正常卵巢及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与化疗有关,而与组织学类型、分期、分级无关。结论卵巢恶性肿瘤中存在着原发耐药,P-gp及GST-π的表达与化疗耐药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96.
NSCLC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对血管生成素-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NSCLC组织HIF-1α、血管生成素-2蛋白的表达;培养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CoCl2模拟缺氧处理6h、12h、24h,以及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genistein处理细胞12h后,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A549细胞HIF-1α蛋白和血管生成素-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46例NSCLC中HIF-1α、血管生成素-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34/46)、63.0%(29/46),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P<0.05);HIF-1α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呈正相关。急性缺氧可以诱导A549细胞HIF-1α蛋白和血管生成素-2 mRNA表达增加,分别在6h,12h达到高峰,随着缺氧时间延长,HIF-1α蛋白和血管生成素-2 mRNA表达相对减少;genistein抑制HIF-1α蛋白后,血管生成素-2 mRNA的表达也相应减少,呈浓度依赖。结论缺氧时NSCLC中HIF-1α可参与血管生成素-2的调控,HIF-1α、血管生成素-2表达增加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关,二者共同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97.
间断低氧对大鼠下丘脑超微结构及前增食欲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睡眠中间断低氧对大鼠下丘脑前增食欲素及受体水平的影响以及下丘脑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大鼠分成对照组、间断低氧组和持续低氧组,分别给予吸入空气,持续低氧和间断低氧气体,并在实验开始后1d、3d、1w和4w应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前增食欲素及受体水平,分析其间的变化关系,电镜观察下丘脑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持续低氧组比较,间断低氧4w后大鼠下丘脑前增食欲素mRNA水平明显降低,受体水平升高,但在持续低氧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低氧后1d、3d、7d后大鼠下丘脑前增食欲素mRNA降低,受体水平升高,在4w后,持续低氧组则接近正常。急性持续低氧大鼠超微结构变化更严重,而慢性间断低氧变化更持久。结论慢性间断低氧可以引起下丘脑前增食欲素下降及受体水平升高,急性持续低氧也可引起上述变化,而慢性持续低氧未引起增食欲素改变;慢性间断低氧大鼠下丘脑超微结构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8.
沼泽红假单胞菌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枝  刘飞  邓靖 《生物技术》2007,17(1):50-53
目的:研究沼泽红假单胞菌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对细胞收集、前处理、色素初浸、二次萃取,皂化和溶剂回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提取的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碱性氯化钙絮凝法收集细胞,乙醇浸泡法进行前处理,49℃下丙酮初浸提浸提4h(搅拌并加抗氧化剂),丙酮用量为5mL/g菌泥,回收丙酮,乙醚二次萃取,30℃下皂化1.5h,洗涤,浓缩并回收乙醚,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取红螺菌中的类胡萝卜素,而且还能分离细菌叶绿素。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高达6.148mg/L菌泥。通过HPLC分析表明:类胡萝卜素提取液中主要成分至少有10种。  相似文献   
999.
18S rDNA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膜翅目昆虫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18S rDNA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了18S rDNA的结构研究,18S rDNA的网络资源利用和18S rDNA在膜翅目昆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黄益  吕淑霞  马镝  林英  黄艳 《生物技术》2007,17(6):16-19
目的:筛选一株高产壳聚糖酶的菌株。方法: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测定,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在培养基中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对长白山天池边的土样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一株产壳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最大酶活力达0.325U/ml。结论:经16S rD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与Beta proteobacterium的同源性高达99%。结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将该菌株鉴定为Beta proteobacterium属的一个种,定名为Beta proteobacterium sp.T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