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该文主要介绍一种可以在小鼠中有效地诱导血管内膜增生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硅胶管嵌套小鼠股动脉,造成股动脉血管内膜增生。病理切片观察表明,实验组小鼠股动脉与假手术组相比出现了内膜层和中膜层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细胞排列紊乱,内膜炎症细胞浸润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内膜增生部分是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生和基质积聚所致。该模型的建立对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乳腺于青春期开始发育,乳房腺体由15~20个腺叶组成,腺叶分成若干个腺小叶,每一腺小叶又由数十个腺泡组成。这些腺泡紧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总导管又称输入管,开口于乳头。静止期乳腺是指未孕女性的乳腺,腺体不发达;  相似文献   
93.
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本身具有抗肿瘤活性,以其为基础构建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已应用于临床试验研究。与其他的药物一样,单一的AAV基因药物,可能无法对肿瘤这一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疾病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国内外实验研究发现,多种化疗药物和放疗手段,不但可以提高rAAV载体的基因表达效率,也能促进AAV病毒本身的复制;反过来,AAV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联合AAV与其他的肿瘤治疗策略将有助于优化肿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
庞建  詹宇  吴建军  胡峰  缪勋忠 《激光生物学报》2012,21(5):479-480,F0003,469
目的:观察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本组61例患者先行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然后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结果:61例一次性治疗成功,术后结石无残留,排尿情况较前明显改善,IPSS评分均分由24.4分降到9.4分,最大尿流率由7.2 mL/s上升到19.5 mL/s。结论:钬激光碎石及TURP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重组腺相关病毒生产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具有感染范围广、能在宿主细胞中长久稳定表达外源基因和非致病性等优点,因此在基因治疗领域倍受青睐。rAAV的大规模制备技术一直是限制其临床广泛应用的瓶颈。近年来,有许多改进rAAV制备工艺的尝试。我们在介绍rAAV载体制备所需各种元件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6.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兔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乳散结胶囊(XRSJ)在治疗兔乳腺增生中的作用,探讨其治病机理。方法:将9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XRSJ高、中、低剂量组,逍遥丸组,模型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前5组用肌内注射己烯雌酚、黄体酮1个月建立兔乳腺增生模型。造模完成后,行XRSJ灌胃给药,分别取XRSJ给药前、XRSJ给药3个月后及XRSJ停药3个月后作为3个时间观测点。观察乳房高度变化;乳腺光、电镜形态学变化;放射免疫法监测血清雌激素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及模型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XRSJ治疗能明显降低乳房高度(P<0.05);降低增生乳腺小叶腺泡数目、导管腺上皮细胞层数、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数量(P<0.05);减少乳腺上皮细胞胞质内线立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数量(P<0.05),使部分增生细胞调亡;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E2)含量(P<0.01),停药3个月后治疗效果稳定无反弹。结论:XRSJ治疗具有减轻乳腺组织增生病变、降低E2水平、对兔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PDGF)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对参与其中的信号通路做初步研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与含有重组人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含有或不含2%(v/v)胎牛血清)共培养,用MTT法检测PDGF对RPE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爬片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DGF对RPE细胞迁移等影响;另外分别向细胞培养物中添加PD98059,SB203580和PI3K等不同的信号通路分子抑制剂,判断参与PDGF激活的细胞活动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外源性PDGF能促进体外培养的人RPE的增殖和迁移.ERK1/2选择性抑制剂PD98059和PI3K抑制剂LY294002能显著的降低PDGF-BB诱导的人RPE细胞的增殖(P<0.05),p38抑制剂SB203580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PDGF-BB诱导的RPE细胞的迁移,SB203580和LY29400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D98059抑制作用不显著.结论:PDGF对RPE细胞的影响提示其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其可能为PVR提供一种新的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MDM2和TBX2基因在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亲生物素基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20例增殖期子宫内膜、41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和4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DM2和TBX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DM2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中均无强阳性表达,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DM2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1%和51.11,明显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DM2的强阳性表达率为51.11%(23/45),明显高于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和复杂性非典型增生中的子宫内膜(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DM2强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Ⅱ、Ⅲ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级(72.41%vs 13.33%,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TBX2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5%,45%和72.7%。子宫内膜样腺癌中TBX2基因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TBX2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均有相关性(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DM2、TBX2基因在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提示两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CR-DHPLC检测新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fimY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rfA和hlyA基因序列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的产物经DHPLC技术进行快速检测。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61株参考菌株做特异性试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进行灵敏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较高,检测低限可达到为181CFU/ml。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0.
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危害公共卫生和食品行业的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致病菌.PCR技术是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到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之一.就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中的特异性鉴别基因、模板DNA制备等关键因素及多重PCR、巢式PCR、反转录PCR与定量PCR等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