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本文分析了VA菌根真菌二个属——Glomus(球孢内囊霉属)和Sclerocystis(硬内囊霉属)不同种的孢子或孢子果中N、C的百分数含量及比值,发现同一个种的VA菌根真菌虽然寄主不同,来源的地点各异,但孢子或孢子果中N、C含量及比值基本相同,只是培养时间长短对分析结果有影响。同一属的不同种的孢子中N、C含量及比值有差异,不同属差异尤为明显。我们认为孢子或孢子果中N、C含量及比值似可作为分类、鉴定中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筛选获得3株吸附Au3+能力较强的真菌。对其中一株芽枝状枝孢(Cladosporimmcladosporioides AS 3.3995)进行了吸附Au3+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温度、时间和Au3+的浓度对菌的吸附作用有影响。最适pH为5以下,温度在30—50℃之间。该菌的最大吸附量为140 mgAu3+/g(干细胞)。电镜观察表明,Au3+在细胞壁的表面上慢慢地还  相似文献   
13.
14.
15.
水生丝孢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6.
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nta Berk.et Br.)是黑胶粉虱病原真菌,在寄主初龄幼虫期使用孢子悬浮液喷雾,个体容易感病,而且致死力较强。该菌最适生长温度24—26℃,暴发性流行季节气候条件多阴雨,相对湿度在85%以上。病原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在自然界以感病致死虫尸为营养载体,粘附在叶面,不断形成分生孢子,产生再次侵染,对控制害虫虫口增长作用显著,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烟草内生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报道了从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内生菌根真菌的孢子,用单孢接种烟苗并在温室内水培条件下培养。选出能在烟草上形成菌根的菌株,经过再次单孢接种确认后,进行种的鉴定。从分离的8个菌株中已鉴定出球囊霉属(Glomus)的3个新记录种:漏斗孢球囊霉[G.mosseae(Nic.& Gerd.)GeM.& Trappe]、根内孢球囊霉(G.intraradics Schenck & Smith)和联结球囊霉(G.constrictum Trappe)。  相似文献   
18.
金沙江河谷苏铁天然植物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及其邻近地区陆续发现的苏铁天然植物群落,为本属植物在欧亚大陆内陆分布的最北边缘。其中,面积最大和保存较好的是渡口市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植物群落。本文研究了这个群落的分布与生境、生长状况、外貌、种类组成以及群落的综合特征等。认为具有稀树草原的特点,而这里的稀树草原是次生性质的,苏铁群落是其中幸存的残遗植被类型。这对研究我国植物地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省采集仓贮稻谷及大米样品,共分离到真菌17属48种(不包括酵母菌)。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18种,青霉属(Penicillium)10种,镰孢霉属(Eusarium)4种。研究表明:在浙江省地区之间,贮粮真菌种类无明显差异。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籽粒表面带菌量及内部带菌率均明显下降,其真菌区系以贮藏真菌为主。稻谷在贮藏前以田间真菌为主。贮藏1—4个月的稻谷因贮藏真菌的种类、数量明显增长,而田间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表面带菌量及谷粒带菌率处于高峰期;贮藏1年以上的稻谷,其主要带菌种类为贮藏真菌,带菌量及带菌率明显下降。早籼谷和晚粳谷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其带菌种类和数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我国地下真菌3个新种和2个新记录,它们是:太原块菌Tuber taiyuanense Liu sp.nov.,苍岩山层腹菌Hymenogaster cangyan-shanensis Liu sp.nov.,山西须腹菌Rhizopogon shanxiensis Liu sp.nov.,棱孢层腹菌Hymenogaster fusisporus(Massee et Rodway)G.H.Cunningham以及小硬皮腹菌Sclerogaster minor Coker et Cou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