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叶兴国  徐惠君 《遗传学报》1997,24(2):149-153
直接杂交与幼胚培养方法结合获得了小麦与东方山羊草。尾状山羊草属间杂种。F1杂种细胞学研究表发现,东方山羊草的染色体组显著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完全掩盖了小麦phl基因的作用。尾状山羊草的染色体组一定程度抑制部分同源染色配对,尤其强烈抑制小麦phlb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用石蜡制片法和整体解剖法,对小麦品种Fukuho经鸭茅状摩擦禾花粉授粉后不同时间固定的子房样品进行了细胞胚胎学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的168个授粉后120小时(5天)以内的小麦子房中有321%、06%和262%分别发生了卵细胞单受精、极核单受精和卵细胞、极核双受精现象。发生卵细胞受精、极核受精和总受精频率分别为583%、268%和589%。对116个授粉后9天的小麦子房进行整体解剖,检测到有500%的子房有幼胚。报道了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的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情况。为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提供了高频率受精和胚形成的细胞胚胎学证据。  相似文献   
53.
1971年,N.Ulzijkhutag根据采自阿拉善戈壁(=Bordzon-Go-bi)的标本(1970-07-29,V.I.Grubov,N.Ulzijkhutag et G.Tserendalzhid,无号)发表新种Oxytrops grubovii,并以此建立新组Oxytropis subgen.Traganthoxytropis sect.Monan-thos;1987年,G.P.Yakovlev将O.grubovii归入海绵豆属Spongiocarpella;1988年,张振万同意N.Ulzijkhutag的意见,并根据刺垫棘豆之龙骨瓣无喙等特征将Ulzijkhutag的刺  相似文献   
54.
低氧诱导兔血MDA和棘状红细胞增加及其被MPEG—SOD抑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韩沾元  吕及忍 《生理学报》1995,47(6):565-572
兔模拟海拔高度5 000m低氧(低压舱,PaO2=6.9kPa),按0.25,0.5,1,2,3,4,5和24h顺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EC1.15.1;.1,SOD)活性百分数分别下降至86%,76%,81%,84%,55%,81%,84%和95%,在0.5和3h酶活性下降显著(与低氧前比,n=5,p〈0.05和p〈0.01)。在低氧前由腹腔注入维生  相似文献   
55.
四环藻属新种和新变种(硅藻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6.
双色花叶芋(Caladium bieolor)和亮白花叶芋(C.hortulanum)的叶及花序外植体在加有2,4-D 和激动素或只加有2,4-D 的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它们在转移到无激素或含激动素和低浓度生长素的培养基上以后分化出大量胚状体,并进一步长成小植株。本工作为花叶芋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7.
甜茶,悬钩子属一新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1,(4):17-19
本文报道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个新种,Rubus suavissimus。 、  相似文献   
58.
邓春匡   《广西植物》1983,(1):67-76
<正> 广西硅藻羽纹纲的无壳缝目、单壳缝目和短壳缝目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过去虽然有许多藻类工作者作了大量工作,但至目前为止,还未见正式报导。现根据本人1978年参加中国孢子植物志《硅藻志》工作以来所采到的标本,选择了103号,进行酸处理及分类鉴定,初步鉴定属于羽纹纲无壳缝目的硅藻有8属11种20变种2变型、短壳缝目1属6种3变种、单壳缝  相似文献   
59.
布雷费尔德(O. Brefeld)虽对真菌纯培养方法的改进和真菌发育与生理知识作出了不少贡献,但他的主要贡献还是对真菌系统发育的观点。按照他的这种观点,卵菌不是真正的真菌,它应与粘菌一起排除在真菌之外,而真正的真菌应从接合菌开始。他并将子囊菌和担子菌分别分为半子囊菌和真子囊菌,半担子菌和真担子菌。  相似文献   
60.
茶刺蛾颗粒体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刺蛾[Darna trima(more)]*属鳞翅目刺蛾科,危害多种果树林木。1985年我们从四川珙县某茶园内自然罹病死亡的茶刺蛾幼虫中,分离到一种茶刺蛾病原物。通过纯化后,经感染试验、电镜形态观察、超微结构研究等,结果确定该病原物为一种颗粒体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