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营养假说,本研究首次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幼虫期虫瘿及其着生枝条的部分营养和防御物质的含量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虫瘿中单宁和类黄酮的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枝条的含量或活性,符合营养假说;虫瘿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枝条的含量,淀粉的含量与枝条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不符合营养假说。  相似文献   
2.
鼎突多刺蚁群体结构和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的群体结构和生活史。通过研究表明,鼎突多刺蚁一年发生一代,以蚁后、雄蚁、工蚁、幼虫和卵越冬。卵和幼虫在冬天发育停滞(或极慢)。到了春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卵和幼虫又恢复正常发育。据室内人工饲养观察,卵的发育历期为23.8±2.5天(平均温度26℃)幼虫为20.4±4.4天(26℃),工蚁蛹为19.8±5.5天(27℃)。成长工蚁在5—11月出现;8—11月,雄蚁从蛹中羽化;10月,雌蚁从蛹中羽化。雌蚁分飞交尾后,进入邻近蚁巢或回到原巢,脱翅成为蚁后。蚁巢内存在着多后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二个新种是樱桃双羽爪瘿螨Diptacus pseudocerasis sp.nov.和三角枫双羽爪瘿螨Diptacus aceris sp.nov.它们均营自由生活,分别寄生于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和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s  相似文献   
4.
中国含笑属新植物(英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Species M. foveolatae Merr. ex Dandy simillima, sed differt ramulis petiolisque sparse pilosis, foliis subtus subglabris vel pubescentibus, floribus albis. Arbor 8—16 m alta, gemmis cylindricis, circ. 1.3 cm longis, brunneo-tomen-tosis, ramulis fusco-brunneis vel flavo-brunneis, sparse pilosis ct lenticellatis. Folia coriacea, oblonga vel late oblonga, 16—20 cm longa, 8.5—10.5 cm lata, apice cuspidata basi rotundata vel obtusa, supra glabra, subtus subglabra vel pubescentia;  相似文献   
5.

武汉地区硅质磷片金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11月,在武汉植物所的3个池塘及东湖附近的池塘内采集的标本中,含有大量的具硅质磷片的金藻,共11种,分别隶属于Spiniferomonas, Paraphysomonas, Chrysosphaevella, Mallomonas和Synura 5个属。本文提供了这些藻的硅质磷片、刺及毛的电镜照片。这些藻在中国研究得很少,许多种都是第一次报道,它们中的大多数在世界上其它一些地区也是普遍出现的,有些则毫无疑问地属于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6.
都健  丁锦华 《昆虫知识》1992,29(5):304-306
<正> 就咀嚼式口器昆虫取食研究,由于其取食行为较为直观,经常采用称重法,直接测定昆虫某一龄期或整个一生的取食量。但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其取食对象是寄主的汁液,而且取食行为较为复杂,加上对昆虫人工饲料筛选的难度,尽管许多学者采用了许多方法,但还不能精确测定其吸食量。本文就刺吸式口器昆虫吸食量的研究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林明光  林娟娟 《昆虫知识》1992,29(6):349-351
<正> 刺角沟额天牛Hoplocerambyx spinicornis(Newman)是多次在海口口岸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梢原木中截获的1种我国尚未发现有分布的危险性林木害虫。在印度它被列为“最危险的森林害虫”。与我毗邻各国大多有此虫分布,日本在进口原木中也将该虫传入本土。为此,各口岸动植物检疫所对从东洋区进口的木材应重视该虫的检疫。我们从1985~1990年对该虫的成、幼虫形态特征、寄主植物、为害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并用检疫中截获的初龄幼虫  相似文献   
8.
山西永济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着重报道了山西永济白草坪组(一般认为系中元古界上部相当于蓟县系的层位),以具刺疑源类为主的微化石群,计有4类6属15种,其中包括1新属,4新种,1新组合,1亲近种,2未定种,新属是具细网状纹饰的复杂具刺疑源类Shuiyousphaeridium Yan gen.nov.,4新种是Shuiyousphaeridium membraniferum Yan sp.nov.,Dictyosphaera incrassate Yan sp.nov.,Foliomorpha stipuliferaYan sp.nov.,Manicosiphoninema shuiyouense Yan sp.nov.。本微化石群以球形疑源类为主体,以具刺疑源类的大量发育为特征,并伴生有推测是绿藻和褐藻的化石,其组合面貌与蓟县上前寒武系各组皆有明显区别,具有更高的进化程度,从生物地层标志推测白草坪组所在的汝阳群应归入震旦系。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可能是横裂甲藻的原始分子,它在地层对比和藻类进化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记述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中发现的小刺球藻类化石Micrhystridium regulare,regulare,讨论了它们的产出层位及其归属,并对小刺球藻类化石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作了简要的归纳,最后提出了小刺球藻类化石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和大区域地层对比中重要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瘿螨科二个新种:樟小瘤瘿螨Acerimina cinnamomi Kuang和杧果瘿螨Eriophyes mangiferae Kuang et Cheng,并附有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