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胃癌及癌旁组织定量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胃癌特异的肿瘤标记物,用于胃癌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靶点的选择,本研究采用荧光差异显示凝胶电泳(DIGE)技术分离并筛选 Cy3、Cy5 及 Cy2 荧光素标记的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或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并分析。结果共筛选出 33 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 9 个蛋白质点在胃癌组织中上调,24 个蛋白质点下调。对 22 个蛋白质点采用质谱技术成功鉴定,突变结蛋白、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热休克蛋白 60等在胃癌中高表达,热休克蛋白 27、前列腺素 F 合酶、硒结合蛋白 1、锌指蛋白 160、微管蛋白 α6、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 1 α1 等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筛选出 5 个未知蛋白。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可望成为胃癌诊断的特异标记物,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有关,为胃癌的诊断、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我国北方玉米品种个体产量潜力与氮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大田试验,在低密度条件下, 研究了我国北方1990年以来大面积种植的50个玉米主栽品种个体产量潜力和N利用效率.探测分析和正态分布检测结果表明,单株籽粒产量(GY)、千粒重(KW)、单株生物产量(AB)、籽粒收获指数(HIG)、N利用效率(NUE)和N收获指数(HIN)6个指标分别符合正态分布N(265.1,44.502)、N(322.3,36.912)、N(515.8,64.732)、N(0.514,0.062)、N(43.0,5.372)和N(0.643,0.062),其变化范围为GY 198.35~345.22 g/株、KW 241.50~391.82 g/1 000粒、AB 402.34~712.84 g/株、HIG 0.39~0.63、NUE 31.18~57.35 kg grain·kg-1N和HIN0.47~0.74.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NUE高度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471**,P=0.01),而籽粒千粒重与NUE呈显著性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427**,P=0.02).对GY和NUE进行分层聚类,将北方玉米品种划分为高产高NUE型、低产低NUE型和中间型,目前高产高NUE型玉米品种相对较少,仅占24%.  相似文献   
83.
膀胱肿瘤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中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绝大多数为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膀胱癌的早期症状不 明显,复发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其疗效非常重要。近年来,诊断膀胱肿瘤的新方法不断出现,显著提高了膀胱肿瘤诊断 及预后预测水平。其中,膀胱肿瘤标记物检测已成为膀胱肿瘤的诊断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发现,细胞角蛋白20 (cytokeratin 20,CK20)是中间纤维家族成员之一,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特异性表达于伞细胞,在膀胱癌中特异性表达于膀胱移行细 胞癌,其诊断膀胱肿瘤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较高,且与膀胱肿瘤的临床分级、病理分期和转移均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辅助诊断 膀胱肿瘤的检测标志物及治疗和预后评估指标。本文将就其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4.
肺癌仍然是现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与吸烟密切相关,其较早发生远处转移和播散导致预后差,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但其具有初始化放疗敏感,却很快耐受的特点,导致了它总体预后不良,生存期短。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疾病预后、疗效判断标记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在小细胞肺癌中分子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包括神经内分泌的相关蛋白、凋亡蛋白抑制剂(Survivin)、相关酶类及膜蛋白,这些分子标记物与小细胞肺癌疾病的进展、预后密切相关,能够为临床的疾病治疗评估提供潜在可行的方法。但是,这些标记物仍存在特异性不高的问题,最终应用于临床实践,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5.
Ecogenotoxicology is the stud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genetic material and DNA-damaging agents of anthropogenic origin in wild populations, in relation to subsequent effects on the health of organisms (Shugart and Theodorakis, 1994). Traditionally, biomarkers for genetic toxicology can be classified in "biomarkers of exposure" and "biomarkers of effect", depending whether the aim is to monitor and quantify the exposure to genotoxicants,  相似文献   
86.
The journal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GPB) is now inviting submissions for a special issue (to be published in June of 2015) on the topic of "Biomarkers for Diseases".
As an emerging index, disease biomarkers have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The detection of the disease indicators at molecular level, DNA, RNA, protein or metabolites, could gain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signals that truly reflec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fully facilitate diagnostic analysis at early phase with invasive mode. Revolution of high-throughput techniques, such as genome-sequencing and mass spectrometers, greatly promotes the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isease biomarkers. The existing disease biomarkers have covered nearly all the macromolecular categories as well as their variants and modifications, including predisposing genetic variations (such as SNPs), mutations,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miRNAs, splice isoforms, abnormal proteins and autoantibodies. Although some biomarkers have been adop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re are still great needs for studies on identifying new ones, understanding the existing ones and applying the well-studied one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8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发生、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干细胞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乳腺癌干细胞是首次分离出来的实体干细胞,研究表明,它是一群未分化、具有多种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乳腺干细胞的分化、更新能力受激素及信号转导通路的严格控制,一旦这种机制被破坏或发生异常,干细胞就会异常分化,变成乳腺癌干细胞,并无限生长形成肿瘤.乳腺癌干细胞具有放、化疗抵抗性,高致瘤性及高侵袭转移性,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要想更好地治疗乳腺癌就需要寻找针对这些干细胞的靶标,从而为临床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依据.本文对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研究及治疗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8.
分子标记物在禽类粪便污染溯源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入环境后的禽类粪便不仅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且其携带的致病菌对人类健康也存在潜在危害,因此快速准确地识别并控制粪便污染源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微生物溯源(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MST)技术可以利用分子标记物识别人和不同动物的粪便污染,从而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粪便污染。鉴于禽类粪便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多的禽类MST标记物被开发并用于禽类的粪便污染溯源研究。归纳总结了多种禽类(如鸡、鸭、鸽子、海鸥、加拿大雁和沙丘鹤等) MST分子标记物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重点综述了禽类分子标记物的基因来源,包括细菌16S rRNA基因、线粒体DNA和功能基因等。其中,细菌16S rRNA基因在标记物设计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源指示菌主要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及其家族成员;以cytb基因、ND5基因、16S rRNA基因和ND2基因等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为设计来源的禽类MST标记物在溯源研究中指示效果最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使用功能基因作为设计来源的禽类MST标记物种类较少,且均表现出较低的敏感性,但是将功能基因作为MST标记物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多种禽类标记物指示效果的比较,能为科研人员快速选择禽类标记物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还对禽类MST技术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其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MST技术在我国环境质量监测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89.
杨益民 《人类学学报》2021,40(3):535-545
有机残留物分析,是指从残留物载体中提取有机分子,利用科技检测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判断有机残留物的生物来源,从而了解古代动植物的加工、利用和相关载体的功能等。中国有机残留物分析工作已开展40余年,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需要更多重视。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考古遗存研究中有机残留物分析的发展历程,然后梳理了动物制品、粮食作物制品、经济作物制品、器物内炭化物和有机宝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生物标记物、脂质和蛋白质等三类有机分子,并少量涉及淀粉粒、植硅体等植物微体化石方面的突破性工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与免疫、神经炎症、感染和精神等因素有关。其临床特征主要是长期(6个月以上)的极度疲劳感伴肌肉和关节疼痛、头痛、淋巴结肿痛、喉咙痛、光敏感、直立后不适以及流感样症状等,可累及多系统。CFS诊断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因为对CFS的病因所知甚少,并且这种疾病缺乏明确的生物标记物,所以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目前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失调在CFS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肠道微生态干预在缓解疲劳、睡眠和注意力障碍等症状的决定性作用。本综述复习了关于肠道菌群失调和CFS关系的研究,总结肠道菌群在CF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加深临床工作者对CFS的认识,便于尽早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