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气囊助产在臀位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4月~2009年4月期间48例臀位孕妇施行气囊助产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臀位产妇经阴道臀位助产44例(91.7%),产后出血量少;在分娩过程中无出头困难发生,产后检查软产道无宫颈裂伤,产后未发生产褥感染。结论气囊助产技术安全可靠,经过正规培训后容易掌握,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的新式适宜的助产技术。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程、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提高分娩质量.方法:9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式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分娩,观察两组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24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5.6%,显著高于对照组(55.2%),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乐式陪伴分娩能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作为观察组,自然分娩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为95.33%,活跃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确切,相对安全,是目前分娩镇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4.
姬秀玲  李晓霞 《蛇志》2005,17(3):198-198
产后出血,尤其是胎儿娩出后2h之内的急性子宫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也是产科工作者探讨研究的课题之一。2004年1~12月,我院产科共收治晚期妊娠分娩合并产后大出血患者16例,均采用改良背带式子宫全肌层缝合治疗方法,现将手术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后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瘢痕子宫产妇分娩提供可靠经验和指导.方法: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门诊检查并收住入院的1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将120例再次妊娠产妇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对比两组孕妇产后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及产后发热等情况.结果:通过统计后发现采用剖宫产组产妇在平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等方面与阴道分娩组差异不大,但和初产妇剖宫产之间差距较多.结论: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后可以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分娩,在分娩前后做好准备工作和产妇心理疏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妇产科临床实践中运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到2013年在我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结果: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消除产妇顾虑和担心,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后出血及阴道撕裂的发生。结论: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实践效果较好,应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7.
孙刚 《生理学报》2011,(2):187-188
人类生命在子宫内孕育的足月时间约为280天,足月妊娠对于个体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不足37周出生的胎儿即早产儿不仅死亡率高,而且存活下来的胎儿往往存在各种健康问题,属于器质性的后遗症在出生时即可发现,但有些由表观遗传学修饰导致的慢性疾病在出生时则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对再分娩时宫颈裂伤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经物理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足月阴道分娩56例与同期足月阴道分娩且无物理治疗史的158病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是否进行物理治疗发生宫颈裂伤治疗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物理治疗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方法只要操作正确,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的临床处理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处理PROM96例的临床资料,及对母儿的影响,并并随机抽取同期110例胎膜未破产妇作对照,从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母儿并发症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难产率、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妇科炎症和引流产史是PROM的易发因素,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可导致难产及母婴并发症,应加强孕期保健:对未足月者以期素待疗法延长孕周可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对足月PROM应引产或剖宫产结束妊娠,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及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研究住院分娩费用标准,为医保按病种付费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3—2016年60 954例住院分娩病例病案首页,利用非参数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分娩费用影响因素,通过CHAID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组合分组,计算标准费用和费用上限。结果 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是否伴随其他妇科手术3个因素作为分组变量,形成12个住院分娩费用DRGs,标准费用对实际费用的解释比例达93.70%。结论 科学合理选择分组变量,构建更加符合实际的病例组合和费用标准,有助于推动医保按病种付费方式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