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术后出血是甲状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多发生在甲状腺次全切或根治术后的24-48h之间,其主要原因有术中血管结扎脱落,止血不彻底,术后病人过度咳嗽、呕吐、活动频繁等。发现不及时,可引起病人窒息甚至死亡。因此甲状腺术后急救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其预防措施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术中的严格止血、术中憋气及引流物的放置是预防术后出血的关键,而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将危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布拉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S.boulardii)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服用阿司匹林老年患者的影响,并从免疫炎症及肠道菌群的角度,探讨S.boulardii治疗H.pylori感染的机制。方法选择180例年龄60~75岁且服用阿司匹林的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四联组应用铋剂四联疗法,S.boulardii组在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S.boulardii。观察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血清白细胞介素(IL)-8和IL-17水平、临床疗效评分、不良反应、肠道菌群变化。随访12个月,观察H.pylori根除成功者和H.pylori根除失败者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1)四联组和S.boulardii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85.4%、86.7%(χ^(2)=0.066,P=0.826),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77.8%、80.0%(χ^(2)=0.133,P=0.8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S.boulardii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四联组(χ^(2)=1.925,P=0.009)。(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IL-17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S.boulardii组低于四联组(均P<0.05)。(4)治疗后,四联组患者肠道内乳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双歧杆菌/肠杆菌值(B/E值)较治疗前降低,而S.boulardii组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四联组患者肠道内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而S.boulardii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均P>0.05)。(5)随访12个月,H.pylori根除成功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H.pylori根除失败者(χ^(2)=3.825,P<0.001)。结论S.boulardii联合四联疗法不能提高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老年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但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S.boulardii改善肠道菌群,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有关。此外,成功根除H.pylori可有效降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早期细菌易位规律及生长抑素(stilamin)与头孢噻甲羧肟(Ceftazidime)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去氧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致大鼠AHNP模型。一、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12及24小时后采样。二、将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治疗组,Stilamin治疗组,Ceftazidime治疗组,对照组同上。各组经腹腔用药,24小时后采样,观察各组胰肝细菌学指标、小肠粘膜改变、肠组织MDA含量及胰腺光镜病理学评分。结果:一、模型组胰肝细菌检出率及菌落计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检出菌以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为主,肠粘膜病变主要在回肠。二、肝胰菌落计数(CFU/g):生长抑素组和抗生素组明显低于盐水组,(P<005)。抗生素组检出的细菌以肠球菌为主。生长抑素组肠粘膜病变较其它组明显减轻,且肠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P<001),除出血外(P<005)胰腺病理评分较其它组未见显著差异。结论:AHNP早期应用抗生素和生长抑素能减轻细菌的肠道透壁易位,但不能阻止耐药菌易位。生长抑素腹腔用药能保护肠粘膜屏障。其机理与减轻氧自由基对肠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探讨AIMS65评分联合血清胃泌素(GAS)、前列腺素E2(PGE2)、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AR)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8例的ANVUGIB患者,根据患者住院28 d内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GAS、PGE2水平和计算AIMS65评分、BAR。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IMS65评分、GAS、PGE2和BAR对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108例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7.96%(41/108)。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心率、休克指数、AIMS65评分、GAS、BAR高于预后良好组,PGE2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和休克指数、AIMS65评分、GAS、BAR升高为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GE2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IMS65评分联合GAS、PGE2和BAR评估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IMS65评分、GAS、PGE2和BAR单独评估。结论:预后不良的ANVUGIB患者AIMS65评分、GAS、BAR均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AIMS65评分联合GAS、PGE2和BAR评估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5.
蛛网膜下腔出血对大鼠脑血流量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流量、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的改变及其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对假手术对照组和SAH模型组大鼠检测24h局部脑血流量(rCBF)、SEP潜伏期和血清及脑组织NO含量动态变化。结果:非开颅刺破Willis环的方法可成功地诱发SAH。SAH后rCBF立即降低,在24h内无恢复趋势。SEP潜伏期于SAH后1h开始至24h明显延长。血清和脑组织NO含量  相似文献   
76.
凝血理论的修正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包括内在途径、外在途径与共同通路。经典凝血理论认为内在途径是生理性止血中凝血过程的主要途径,外在途径是次要的或辅助性的,现代凝血理论认为体内凝血过程的启动是通过组织因子途径(外在途径)实现的。但由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存在,外在途径只能形成微量凝血酶,然后是放大阶段微量凝血酶通过“截短的”内在途径生成中量凝血酶,以完成正常凝血过程。现代凝血理论对于心脑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7.
丁乡客  丁格林 《蛇志》1997,9(4):60-60
清栓酶为主治疗外伤性黄斑出血丁乡客丁格林(湖南省桃江县丁乡客眼科诊所413400)(湖南桃江县人民中医院眼科)外伤性黄斑出血,临床常见,以往让其自行吸收,如超过半个月不吸收,则可引起黄斑囊肿或穿孔,将遗留永久性视力损害,我们采用首先止血,然后用清栓酶...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神经元细胞凋亡、坏死及继发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8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n=20)、单纯SAH组(n=20)、SAH+安慰剂治疗组(n=20)和SAH+褪黑素治疗组(n=20),经大鼠自体尾动脉(股动脉)非肝素化动脉血在20 s内注入视交叉池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褪黑素注射剂量为150 mg/kg,1次/12 h,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建模后48h处死各组部分大鼠,取血凝块周围的皮层脑组织(额颞底)做标本,通过TUNEL荧光染色及Fluoro-Jade B荧光染色测定神经元凋亡及坏死的情况,各组剩余大鼠在SAH后48小时开始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其认知功能。结果:SAH组大鼠的活动功能评分、Morris水迷宫试验的逃避潜伏期及总路程、神经元细胞凋亡和坏死的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显著升高(P0.01),而褪黑素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安慰剂治疗组(P0.05),但SAH组和安慰剂组之间以上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可能通过减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病例共25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两组,治疗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并于治疗72小时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胃内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各指标改善情况、胃内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绝对卧床休息、镇静、给予氨甲环酸止血、脱水降颅压、防治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德国拜尔公司)持续微泵静脉注射20 mg·d-1,连用14 d,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qid,至第21天,根据监测血压调整剂量。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脑血管发病情况、CT评价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1.3%;对照组有效率73.9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脑血管痉挛4例,占8.7%;对照组发生脑血管痉挛26例,占56.5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够显著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对脑血管再出血具有积极防治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