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11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桂清  景茹草  侯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0):1541-1542,1545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年龄、绝经年限、子宫内膜厚度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诊治的110例自然绝经1年以上子宫再次出血者的诊刮或子宫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病理结果分别为非器质性病变44例占40%、良性病变26例占23.6%和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40例占36.4%,相关影响因素有IUD 13例占11.8%、高血压22例占20%和肥胖17例占15.5%。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要原因是子宫内膜非器质性病变,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内膜越厚、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其中IUD、高血压、肥胖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Rockall危险性积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H)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UGIH患者,依据Rockall评分标准对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计算其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分,记录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120例AUGIH患者中,低危组39例(32.5%)、中危组72例(60.0%)、高危组9例(7.5%)。高危组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分别为33.3%和22.2%,均明显高于中危组16.7%和1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ckall评分系统可作为AUGIH患者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对急诊AUGIH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痛血康胶囊治疗早孕SD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受孕7 d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早孕不完全流产模型,痛血康治疗7 d观察并记录SD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情况及病理组织学改变。2)用小鼠尾尖取血法,观察痛血康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3)用小鼠耳廓肿胀和SD大鼠棉球肉芽肿两个模型,观察痛血康的抗炎作用。4)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所致SD大鼠血瘀模型,观察痛血康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痛血康能增强早孕不完全流产SD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强度,促进残存的胚囊组织排出;能降低血瘀模型SD大鼠全血和血浆黏度,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SD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痛血康在早孕SD大鼠中具有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可能与增强流产SD大鼠的子宫收缩强度、促进残留在宫腔的绒毛或蜕膜组织排出、缩短出凝血时间、抑制炎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64.
卢东红  唐星火  林莉  吴长亮 《蛇志》2012,24(1):30-31,91
目的探讨饮酒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出血前24h内饮酒的患者分为A组(173例),出血前无明显诱因的患者分为B组(16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Hp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48h内止血及胃镜表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酒后上消化道出m患者出血前消化道症状更多见,出血原因以胃黏膜损伤及贲门撕裂综合征多见,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65.
覃永安 《蛇志》2012,24(1):75-76
眼镜蛇咬伤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急性生物中毒性疾病。我院2011年8月24日收治了1例眼镜蛇咬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岁,2011年8月24日8时不慎被眼镜蛇咬伤右手3h急诊入院。患者家属代诉:当天11时被眼镜蛇咬伤右手背后,右手背疼痛、红肿、瘀血斑和血疱,无恶寒、发热等不适,食欲正常,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66.
罗敢平  乐冬友  徐自强 《蛇志》2012,24(3):254-255,257
目的探讨烙铁头蛇咬伤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1例烙铁头蛇咬伤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并分析其病因。结果迟发性出血通常发生在烙铁头蛇咬伤后的第5~6天,发病率约16.42%;11例患者均出现伤口流血不止、皮下淤斑、牙龈出血及鼻衄,其中1例伴有便血及血尿,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显著延长。经及时给予抗蛇毒血清、补充血容量等治疗,11例患者均痊愈。结论烙铁头蛇咬伤后迟发性出血并不少见,及早发现、积极处理是治愈的保证。  相似文献   
67.
乌梢蛇血清的抗出血因子:一个有前途的抗蛇毒药物原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松  黄接棠 《动物学报》2006,52(6):1113-1118
用柱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法,从乌梢蛇血清中分离纯化了一个抗出血因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得其分子量大约为65 kD;测定了五种蝮亚科蛇毒(尖吻蝮、竹叶青蛇、原矛头蝮、哈扑和短尾蝮)的最小出血剂量和乌梢蛇血清中抗出血因子对这五种蛇毒的抗出血活性;还测定了七种蛇毒(除上述五种毒蛇外,还包括圆斑蝰和银环蛇)的半数致死量,以及抗出血因子对中毒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从乌梢蛇血清中提纯的抗出血因子的抗蛇毒活性,不仅可以抵抗它的捕食者尖吻蝮的蛇毒,而且还可以抵抗具出血活性的其它蛇毒;但它对不具出血活性的银环蛇毒的致死抑制作用不明显。该抗出血因子不仅在体外实验表现出强的中和出血毒素的活性,而且在体内实验中亦表现出对中毒小鼠良好的治疗作用,因而可能成为新的抗蛇毒药物的有前途的原料。乌梢蛇血清对血循毒的中和能力的获得,可能归因于尖吻蝮与乌梢蛇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陆莲英  汤月英 《蛇志》2009,21(4):309-3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连发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多连发套扎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准备、物品准备和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的生活指导、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睡眠护理,以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3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套扎术急诊止血成功率100%,术中无并发症发生。近期无复发32例,为88.89%。结论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优点。护士掌握内镜套扎治疗配合和护理的各种技能的熟练程度,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9.
周小菊 《蛇志》2022,(1):90-92,119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式疼痛管理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5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9)和观察组(n=437).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医护合作式疼痛管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  相似文献   
70.
周开隆 《蛇志》2010,22(3):265-269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esitiresit bleeding,UG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必须紧急处理,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病死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有器官本身溃疡、炎症、机械、肿瘤、血管病变、全身性血液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