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爆发和流行,构建志贺氏福氏2a减毒活疫苗。选用中国痢疾杆菌主要流行株sf301为受体菌,通过基因重组交换技术,突变细菌DsbA和virG基因,并以Serney试验和HeLa细胞侵袭实验鉴定突变菌株sf301:△virG:DsbA33G毒力和侵袭力,采用豚鼠结膜囊接种免疫动物,检测突变菌株免疫原性,了解候选疫苗对免疫动物的保护能力。与野生亲本比较sf301:△virG:DsbA33G已完全丧失毒力,但保留了一定的侵袭力。与未接受免疫的对照组相比,通过粘膜途径免疫的豚鼠,无论是单次免疫,还是双次免疫策略都可以诱发血清和胃肠道粘膜部位产生特异性抗sf301LPSIgG和IgA;面部、胃肠道引流淋巴结和脾脏中IgG和IgA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 secretcells ASCs)数目显著性增高;两种免疫方案都可给免疫动物提供100%抵抗野生亲本毒株攻击的能力。初步动物实验结果提示构建的福氏2a活疫苗sf301:△virG:DsbA33G是一种潜在的候选痢疾疫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并对比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对正常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标比浊法,体外不同浓度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作用下的细菌生长曲线来研究制霜对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4种代表性肠道菌的作用,分析其对4种肠道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千金子生品提取物和霜品提取物对4种肠道菌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相同生药量下,千金子生品提取物对4种肠道菌的抑制作用均大于霜品提取物,且低剂量下会使条件致病菌粪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数量减少。推测千金子制霜前后均会一定程度影响肠道菌群的稳态,制霜后对4种肠道菌的影响弱于生品,与千金子制霜后泻下作用缓和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结论从肠道微生态角度为切入点,考察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对肠道菌群数量和生长情况的干预作用,可初步揭示千金子制霜与肠道菌群数量和结构变化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为深入揭示千金子制霜减毒微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3.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HPIVs)是引起婴幼儿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人3型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 type 3,HPIV-3)是HPIVs中最主要的型别。目前尚无针对HPIVs的上市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研发减毒活疫苗是目前开发HPIVs疫苗的方向。本文主要对HPIV-3减毒活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105.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鹅源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A基因,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和asdpVAX1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VAX1HA和asdpVAX1HA。将重组质粒转染P815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HA基因在细胞内得到了瞬时表达。进一步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得到两种运送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X4550(pVAX1HA)和X4550(asdpVAX1HA),以1×109CFU/只的剂量两次口服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不仅可以检测到HA特异性的血清抗体应答,而且还能抵抗稳定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P815肥大细胞瘤的攻击,说明该运送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系统在体内能够成功释放所携带的质粒,并且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评价国产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MMR)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按整体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和国产各单价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观察;比较不同疫苗组免疫后的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试验组与对照组接种后,除了试验疫苗的中、强发热反应率高于进口对照疫苗的发热反应率(8.60%与2.00%)外,未见其它有显著差异的不良反应。试验组麻疹免后抗体阳转率高于进口对照疫苗(99.5%与94.6%),麻疹抗体GMT也高于单价麻疹对照疫苗的GMT;试验疫苗与进口MMR疫苗的风疹抗体阳转率、腮腺炎抗体阳转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试验MMR疫苗与进口MMR疫苗具有相似的临床反应及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7.
寻求有效的肿瘤基因疗法,构建鸡贫血病毒VP3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并获得较纯的表达VP3基因的融合蛋白,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采用PCR技术扩增VP3基因,并将其与原核载体pET32α( )重组.将重组后质粒转染E.coli BL21,得到表达VP3的融合蛋白,并将此蛋白通过50%的Ni -NTA亲和树脂纯化.同时将重组质粒转染减毒沙门氏菌SL7207.经双酶切和PCR鉴定,成功构建了表达VP3的减毒沙门氏菌苗.融合蛋白通过50%的Ni -NTA亲和树脂纯化,得到纯度在90%以上的纯化蛋白.成功构建了表达VP3的减毒沙门氏菌苗,并且获得纯化的表达VP3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VP3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对抗肿瘤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重要的蚊媒病毒病。近2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登革出血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急剧上升,但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着重介绍目前已经或正在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四价登革减毒活疫苗,以及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9.
霍乱尚在许多国家流行,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作为预防和控制霍乱措施的霍乱菌苗,业已在许多国家志愿者和现场进行试验,积累了大量资料,目前对口服霍乱菌的研究较多,本文对近年来灭活全细胞霍乱菌苗(WC),全细胞-B亚单位菌苗(WC-BS)和霍乱减毒活菌苗CVD-103HgR等口服霍乱菌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菌苗的安全性,效果,影响因素及今后发展方向等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0.
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是丙肝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然而,该蛋白因具有免疫调控作用而影响免疫应答的诱导。构建了HCV核心蛋白的两种表达质粒,一种是体内激活型原核表达质粒pZW-C,另一种是真核表达质粒pCI-C。将该两种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得到重组菌SL7207/pZW-C和SL7207/pCI-C,分别将重组菌口服接种小鼠,检测小鼠的免疫应答,结果发现:① SL7207/pCI-C免疫鼠的CD3+CD4+ T细胞持续降低,而SL7207/pZW-C免疫鼠的CD3+CD4+ T细胞无明显改变;② SL7207/pCI-C免疫只诱导低水平抗HCV核心蛋白抗体,加强免疫对抗体阳转率及抗体水平无明显影响,而SL7207/pZW-C免疫组所有小鼠均产生较高水平的抗核心蛋白抗体。③ SL7207/pCI-C免疫鼠脾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以及加强免疫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均明显不及SL7207/pZW-C免疫鼠。结果提示:携带真核表达质粒pCI-C的沙门菌因在小鼠细胞内表达天然形式(结构以及磷酸化修饰)的HC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而弱化免疫应答。而以携带原核表达质粒pZW-C的沙门菌免疫可避免这一问题,并具有接种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从而可望作为基于HCV核心蛋白为靶抗原的HCV疫苗的候选免疫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