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血压波动测定方法测定的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456名患有动脉硬化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24 h动态血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颈动脉斑块组(n=1012)和无颈动脉斑块组(n=444),分别采用经典的标准差方法(SD法)和个体血压波动测定方法(个体法)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血压波动,回顾性分析这两种方法测定的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联性。结果:SD法测定颈动脉斑块组24 h收缩期血压波动(SBPV)、白天SBPV、夜间SBPV以及24 h舒张期血压波动(DBPV)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5);而白天和夜间D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体法测定颈动脉斑块组24 h SBPV、白天SBPV、24 h DBPV以及白天DBPV水平较无颈动脉斑块组均明显升高(P0.05);夜间SBPV和夜间D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颈动脉斑块组SBPV值出现次数,SD法测定SBPV最多的是10-15 mmHg(n=541),其次是大于15 mmHg(n=399);个体法测定颈动脉斑块组SBPV值出现次数最多的是0-8 mmHg(n=490),其次是8-10 mmHg(n=350)。结论:在老年男性动脉硬化相关疾病患者中,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两种方法均可测定血压波动,但以个体血压波动测定方法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老年多层螺旋CT Flash Spiral模式和Spiral模式的冠状动脉动脉成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老年患者186例,根据心率和心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98例行Flash Spiral模式扫描;B组88例行Spiral模式扫描,对两组扫描的冠状动脉分别做图像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并统计分析心率变异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BMI)、钙化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心率、心率变异性方面,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及对比信噪比(CNR)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可诊断节段基于血管节段评价A组和B组分别为1.98%和2.21%,基于患者评价分别为8.16%和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扫描时间、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单位有效剂量(ED)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率变异性10次/min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低于心率变异性5~10次/min和≤5次/min(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 Flash Spiral模式扫描老年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Spiral模式接近,但有效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心率变异性是影响老年患者Flash Spiral模式扫描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及甲状腺功能与他汀致冠心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日)后1-3个月肝功能正常组(ALT和AST均正常者)300例;肝功能轻度异常组(ALT或/和AST升高3倍以下者)300例;肝功能重度异常组(ALT或/和AST升高3倍以上者)300例。在转氨酶重度升高组中选取停用他汀药观察组和加用CoQ10(20mg,3次/日)治疗组各100例,对比两组转氨酶下降情况。结果:PCI术后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1-3个月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甲状腺功能降低;肝功能的异常与年龄及饮酒有相关性。转氨酶重度升高患者中,加用CoQ10治疗组较仅停药组转氨酶显著下降。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引起的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及甲状腺功能下降与肝功能损伤有明显相关性。CoQ10可显著降低转氨酶水平。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远程护理管理进行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SDSS评分无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SAS、SDS、SDSS评分下降、但试验组患者SAS、SDS、SDSS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远程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1周、术后1月、3月、6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纵向应变值仅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显著增加,与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圆周应变值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均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后6个月的纵向应变值和圆周应变值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用于评估CABG术后缺血心肌的功能变化的敏感性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为临床评价CABG的疗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采用间断切口与长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静脉桥材料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111例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获取大隐静脉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长切口组64例,在CABG中采用长切口法获取大隐静脉,间断切口组47例,在CABG中采用间断切口法获取大隐静脉。比较两组大隐静脉获取时间、下肢切口缝合时间、下肢手术时间、大隐静脉桥长度、下肢切口长度和下肢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间断切口组大隐静脉桥长度及下肢手术时间(45.4±6.7)cm,(65.8±10.3)min与长切口组(47.5±6.7)cm,(65.8±10.3)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切口组获取大隐静脉的时间(48.9±8.3)min显著长于长切口组(37.3±5.8)min,下肢切口长度与缝合时间(17.0±3.5)cm,(16.9±3.4)min明显短于长切口组的(43.5±6.4)min,(31.7±5.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隐静脉壁的损伤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间断切口组术后下肢切口延迟愈合、感染、渗出、下肢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长切口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间断切口获取大隐静脉能够显著缩短下肢手术切口长度,有助于减少术后下肢切口感染、延迟愈合、渗出、下肢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和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四肢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84例四肢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2例,分别采用他克莫司和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评定PASI以及疗效指数,并对用药过程中患者的不良事件进行观察记录。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PAS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时间组间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银屑病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29%,与B组的69.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与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四肢斑块状银屑病均安全有效,且二药相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疗效及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IMT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中LDL、TC、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HDL水平显著上升,而上升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或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直接相关。通过手术引起冠脉狭窄,探讨冠脉狭窄与骨保护素(OPG)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冠心病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20头巴马小型猪,在胸腔镜直视下手术丝线永久性结扎左前降支近端建立轻度(狭窄程度20-49%)、中度(狭窄程度50-69%)和重度(狭窄程度≥70%)狭窄的冠状动脉狭窄模型;(2)各组小型猪分别在其手术处理前后1 min留取静脉血和分离血浆,测定骨保护素的含量。结果:(1)手术对各组小型猪血浆OPG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之间冠脉狭窄模型猪手术后血浆OPG的浓度较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性损伤,导致OPG升高。(2)骨保护素与冠状动脉硬化和血管钙化有关,但与没有动脉硬化和钙化引起的的冠脉狭窄无关。  相似文献   
140.
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理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生境破碎化的概念内涵与度量,介绍了生境破碎化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与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生境破碎化研究存在度量破碎景观格局的方法尚未统一、研究方法有待精确以及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阈值效应尚未发现等问题。今后,半干旱地区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需要加强,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将会在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中得到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