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74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控制寄生蜂行为的信息化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欧晓明 《昆虫知识》1995,32(5):315-319
  相似文献   
32.
高苯丙氨酸血症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d龄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注射苯丙氨酸(Phe)诱导高苯丙氨酸血症,荧光法测定大脑皮层及其突触体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Y型电迷宫法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显示:高苯丙氨酸血症大鼠大脑皮层NE、DA及5-HT含量降低38.6%~67.4%,突触体中NE、DA和5-HT含量降低51.9%~70.2%,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苯酮尿症智力障碍可能与大脑皮层及其突触体中某些单胺类递质含量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33.
螟虫长距茧蜂寄生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 (Necs)是玉米螟幼虫的重要天敌.寄生率一般在30%-40%,最高可达70%以上,是抑制玉米螟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1985年以来我们对该蜂的寄生行为作了系统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4.
农户生态系统定量分析和演替导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研究了农户生态系统定量分析和演替导向方法,对线性规划方法有新的应用和认识,提出了制约强度、制约幅度、制约作用量的新概念,并首次用于对农户生态系统管理中的限制因素定量分析,从而指导农户生态系统的演替,并取得明显的实践效果。同时,对线性规划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分析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1987年9月至1989年8月,笔者对来自云南瑞丽的2只雄性马来熊成体和7只幼体(3♂,4♀♀)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了观察研究,本文报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饲料配方、幼熊感觉器官的发育、齿式的形成、外部形态的变化、体重的生长方法及行为。  相似文献   
36.
37.
动物行为学知识简介(三):—动物的竞争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龟纹瓢虫幼虫的食物搜索行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邹运鼎  徐光财 《昆虫学报》1991,34(4):391-398
本试验采用Nakamuta(1982)装置研究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幼虫的食饵搜索行为,结果表明:1.五种刺激均能激发搜索行为由广域型转换为地域集中型;2.摄食时间与GUT呈正相关;3.摄食的最后一个食饵大小决定GUT的长短;4.摄食后0—15秒的搜索速度小、弯曲角度大.  相似文献   
39.
花尾榛鸡冬季活动区及社群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悦华  方昀 《动物学报》1997,43(1):34-41
无线电遥测结果表明,长白山冬季花尾榛鸡的月活动区大小为22.5~6.52hm~2。11月至1月,随着天气变冷,花尾榛鸡的活动区面积明显减小(P<0.001)。冬季花尾榛鸡的日活动范围很小,平均466±127m~2。整个冬季花尾榛鸡的活动中心区出现阶段性改变。花角榛鸡对其活动区有一定的依赖性。花尾榛鸡冬季不存在明显的领域,出现集群行为,这与其栖息地食物丰富与抵御天敌有关。花尾榛鸡集群的组织结构是松散的,缺乏义务性,集群中的个体关系有亲疏,存在2只或2只以上个体组成的小组,同组个体之间的距离大多数情况在150~200m以内的联系范围内。推测花尾榛鸡集群时的活动区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40.
为探明温度对米象成虫的飞行行为的影响,应用起飞测定装置和昆虫飞行磨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米象成虫的飞行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23℃时,米象即可起飞;23~35℃内,60.0%~73.3%的米象个体具备飞行能力;温度对米象雌成虫的24 h累计飞行距离、24 h累计飞行时间和飞行速度均有显著影响,随温度的升高其飞行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在32℃时上述3个飞行参数均有最大值。米象雄成虫的24 h累计飞行距离、24 h累计飞行时间和飞行速度受温度影响不显著,整体随测定温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9℃时有最大值。米象雌雄成虫的日常日行活动呈现一定的节律性,每日上午和傍晚以后有两个飞行活动高峰。研究结果明确了米象成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飞行行为特征,可为米象的扩散和害虫感染的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