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3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1 毫秒
971.
本文通过粘虫板诱捕试验,研究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成虫在田间的活动规律.结果发现,绿盲蝽成虫主要在棉花顶部附近飞行,在高于棉花顶部20cm处诱捕到的绿盲蝽显著多于50cm和80cm处(P<0.05).在田间飞行时,绿盲蝽成虫没有明确的偏好方向,在东西南北各方位上的成虫诱捕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昼夜节律上,绿盲蝽成虫集中在傍晚至凌晨时分活动,其中16:00至翌日4:00之间雌雄成虫的诱捕量分别占全天的100%和92.6%.  相似文献   
972.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畜禽品种资源考察及科学研究活动,矮马的考察和研究也包括在此次浪潮中。1981年11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西南马考察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发现了第一匹矮马(母马,7岁,体高为92.5厘米)。以后调查中发现这种矮马是以群体存在的,并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区不同地点,均发现类似的矮马资源。  相似文献   
97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上中游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0-2008年气象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累积距平法、年累积量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分析了黑河上中游径流量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黑河上游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且年径流量和年蒸发量变化显著;中游径流量与蒸发量为下降趋势,降水量为上升趋势,但变化趋势都不是那么明显.上游和中游径流量变化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79年和1984年.以径流突变年份分割时间序列为上游(1960-1979、1980-2008)和中游(1960-1984、1985-2008),得到累积径流量、累积降水量及累积蒸发量与年份线性关系式.上游以气候变化为主,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二者对径流量增大的贡献率分别为59.71%和40.29%;中游气候变化影响较小,以人类活动为主导,二者对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分别为25.23%和74.77%.研究结果对黑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4.
云南元江芒果园桔小实蝇成虫日活动规律及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文丰  李林  孙来亮  肖春  董文霞 《生态学报》2012,32(16):5199-5207
利用甲基丁香酚引诱剂和黄板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成虫日活动规律及飞行高度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多种聚集度指标对桔小实蝇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元江县挂果期芒果园内桔小实蝇日活动量高峰出现在10:00、16:00左右,活动量低谷出现在8:00、14:00和19:00左右,日间温湿度与其日活动量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成虫飞行高度随时间变化,受降雨影响,雌雄成虫飞行高度存在差异。上午、中午成虫多近地飞行,午后多在1.5 m以上高度飞行,降雨导致成虫飞行活动量大幅减退,多分布于1.5 m以上枝叶附近。株高8 m的3a芒果树4 m高度处黄板捕获虫量最大,其次是2 m高处,6m以上虫量较少。雄性成虫在芒果园中呈聚集分布,原因之一是其自身的聚集行为;雌虫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呈聚集分布,少数部分为均匀分布,其聚集由环境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975.
北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北京地区入侵植物扩散与分布规律,探讨影响入侵植物分布的驱动因子,对北京郊区12区县入侵植物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北京地区入侵植物的水平分布格局和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入侵植物种数和分布的各类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7种,不同区县入侵植物物种数量差别较大,通州、门头沟等外来入侵植物分布较多;并形成3个明显的集中分布区域。入侵植物在不同海拔高度都有分布,其数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表现出线形关系,低海拔区域100—900 m是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数量较多的海拔范围。通过对不同影响因子与入侵植物物种多度相关分析表明,进口额、一级公路密度与外来入侵植物数量显著负相关,而与林木覆盖率显著正相关,这些结论与入侵植物分布与扩散一般规律相悖,这与北京地区森林起源与以及人类活动对于植被干扰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形成的景观破碎化有关,多样性干扰为更多植物入侵提供了可能性。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和多样性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其防控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976.
977.
2010年5—11月,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研究了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的昼间洞道利用机制(地面活动强度、进洞频率)以及地面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大沙鼠在春夏秋三季地面活动时间占总观察时间的77.62%、66.13%和80.93%,进洞频率分别为0.50、0.31和0.19次.min-1,地面活动强度和进洞频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其地面行为中,摄食是大沙鼠任一季节最主要的行为,不同季节摄食比例均超过50%;储食是大沙鼠春季两秋两季次重要的行为,其时间比例分别达到了17.19%和25.46%;夏季大沙鼠修饰行为比例明显升高(27.78%),而储食行为比例明显下降(7.1%)。本研究结果说明,食物因子是促使大沙鼠进行地面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温度、生理周期、捕食风险可影响大沙鼠地面活动强度、进洞频率以及地面行为时间分配。  相似文献   
978.
野生动物管理与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监测手段决定了保护工作中收集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收集动物活动位点数据是野生动物管理与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通过样线法收集动物活动痕迹(实体)位点或采用无线电遥测获取动物的活动位点等,采用这些位点数据可以研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家域、运动、栖息地利用和选择等。通过给野生动物佩戴GPS项圈,利用GPS项圈系统进行定位记录其活动位点,较前述常规方法更为便利,能高效地收集大量高质量位点,这种方法可以为野生动物的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79.
基于2000-2010年MODIS NDVI(分辨率250 m)生长季均值数据,采用普通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东北虎分布区——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东部地区植被的变化趋势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显著下降像元面积占当前东北虎分布区面积的比例为9.6%,NDVI显著上升像元所占面积比例仅0.5%;NDVI显著下降像元散布于整个研究区,NDVI显著上升像元则集中在俄罗斯远东的北部中间区域;东北虎分布区内NDVI显著下降像元的面积比例稍高于其在整个研究区域的面积比例.当前东北虎分布区内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以渐变形式为主.NDVI显著下降的像元主要分布在海拔低、坡度缓以及距公路和铁路较近的区域;NDVI显著下降的像元先随着与居民点最近距离的增加而增多,而后持续下降,NDVI显著下降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可遏制该地区植被退化,进而为东北虎保护和维护该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可持续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0.
灰椋鸟是北京城区比较常见的乌.它们在城市中生息繁衍,6月初,我在北师大校园内这棵毛泡桐的树洞中发现有两只灰椋鸟交替进出,立刻意识到它们在这里做窝了,而且已经开始孵卵了,刚刚它俩正交接班。因为是在校园的教学楼之间,所以人来人往非常喧闹.清晨这里晨练的人也很多.而且这棵大树下就有一位老人在练功.并不时地发出非常规的怪音,肢体动作也甚是奇特夸张。但这些都没有影响这对灰椋乌的繁殖活动。这样一来.我对拍摄有了信心,毕竟拍照只是架个相机,并无其他大的动作和声音。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密切关注着这窝灰椋鸟的繁殖进程.很幸运.如愿地拍摄到了亲乌哺育幼雏的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