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肝病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当今肝病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在肝病时发生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调,部分革兰阴性菌大量增殖,后者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升高,而内毒素血症在肝病的维持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加重肝病.因此,肝病-肠道菌群失调-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本文将就肝病时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以及微生态疗法阻断此环节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实验性腹膜炎时,内毒素与肺损伤的变化.方法用酵母多糖A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实验性腹膜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观察实验性腹膜炎时,肺损伤变化.结果模型组内毒素、肺匀浆脂质过氧化物,以及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而还原谷胱甘肽(GSH)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性腹膜炎时,内毒素的形成、细菌因子的释放及脂质过化与肺损害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3.
LPS受体及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毒素脂多糖(LPS)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而LPS跨膜信号转导是引起细胞效应的关键。本文主要综述LPS结合蛋白(LBP)、LPS受体(mCD14、sCD14)以及Toll群受体(TLRs)在LPS激活细胞及信号跨膜传递中的重要作用。推测LPS/LBP与细胞膜CD14结合后,TLRs以及细胞外富含亮氨酸片段的重复序列识别LPS,将LPS的刺激信号跨膜转导,激活NF-kB信号途径导致效应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4.
载脂蛋白E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载脂蛋白E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三种亚型(apoE2,apoE3和apoE4)只有二个部位的氨基酸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apoE4与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性相关,而且对各种脑外伤功能的恢复具有负面影响。apoE2则对老年痴呆具有防护作用,并与高脂蛋白血症有关。apoE3对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起关键作用。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血浆中的apoE多态性与人体的冠心病、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而脑中的apoE是一种多功能分子,在淀粉样蛋白沉积与清除、稳定微管蛋白结构、细胞内信号传导等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多态性与老年痴呆相关。因此,从分子水平研究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对探索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从病理学和组织化学角度观察内毒素性肺损伤时肺组织超微结构和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镜、还原型辅酶 - -黄递酶 (NADPH- d)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和肺内小血管、细小支气管、肺泡的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 :内毒素注射后观察 30分钟组 (I3 0′组 )与内毒素注射后观察 1周组 (Iw 组 ) ,肺内小血管、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明显增多 ,细小支气管和肺泡则减少。 I3 0′组与 Iw 组分别与 C组比较 :(小动脉 :I3 0 vs C,P<0 .0 1;Iwvs C,P<0 .0 0 1;小静脉 :I3 0 vs C,P<0 .0 1;Iw vs C,P<0 .0 5 ;细小支气管 :I3 0vs C与 Iwvs C均为 P<0 .0 2 ;肺泡 :I3 0 vs C与 Iwvs C均为 P<0 .0 1)。电镜结果显示 ,I3 0′组部分肺毛细血管内见有大量红细胞集聚 ,毛细血管内皮变薄 ,微细结构不甚清楚 ,Iw组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状况较 I3 0′组更显严重 ,除较多见红细胞渗入肺泡腔外 ,尚见部分肺泡上皮结构不甚完整而呈泡状改变。结论 内毒素性肺损伤 ,肺内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在小血管明显增加 ,在支气管内 ,肺泡内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6.
B.B.R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 B.B.R(复合生态制剂 )对严重烧伤早期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为防治肠源性感染寻找新途径。方法 :选用健康 Wistar大鼠 13 0只 ,体重 180~ 2 2 0 g,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 B.B.R治疗组 ,BFL(单一双歧杆菌制剂 )治疗组 ,烧伤对照组 (BC)和正常对照组 (NC) ,建立 3 0 % °烫伤肠源性感染的动物模型 ,按时分批活杀取材 ,检测细菌易位率、盲肠膜菌群、血浆内毒素和肠粘膜 s Ig A的含量。结果 :B.B.R和 BFL 组 ,伤后 3 d肠道细菌易位率分别为 10 %、2 0 .7% ,与 BC组 (3 3 % )比较明显降低了细易位率。血浆内毒素 BC组明显高于 NC组 (P>0 .0 5 ) ,而 B.B.R组与 NC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1)。BC组盲肠中双歧杆菌数量与 BC组比较明显减少 ,而 B.B.R、BFL 组与 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NC组肠道中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与 NC比较明显增加 ,B.B.R组差异无显著性 ,肠粘液 s Ig A水平与上述指标有类似变化。结论 :3 0 % °烫伤大鼠肠道内容物双歧杆菌明显下降 ,大肠埃希菌、酵母菌迅速过度生长 ,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 ,应用 B.B.R治疗后 ,促进肠粘膜机械屏障功能的恢复 ,减少细菌和内毒素的易位 ,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提高了肠道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以及革兰阴性杆菌(GNB)的内毒素对小鼠肝癌腹水瘤细胞系Hca-F25/CL-163A3的杀伤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利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与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内毒素共育后的肿瘤细胞凋亡。结果:革兰阳性球菌产生凋亡不明显,革兰阴性杆菌、标准细菌的内毒素分别共育后的肿瘤细胞在G0/G1峰前,均产生一个典型的凋亡峰-AP峰。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的内毒素是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8.
为了对人硫氧还蛋白hTRX功能及其在休克治疗前景进行评价 ,将PCR扩增的hTRX基因连入pKPL 4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pop2 136 .通过两步离子交换柱分离得到纯化的蛋白 ,进一步观察其稳定性及在体外对NFS 6 0和MCF 7细胞的促增殖活性 .结果发现 ,TRX蛋白可明显促进去细胞因子诱导的NFS 6 0细胞增殖和撤血清后MCF 7细胞的增殖 ,并发现外源性TRX可明显对小鼠内毒素血症起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109.
在进行疫苗生产检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检查,其应用具有非常大的广泛性,并且检查的准确性非常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疫苗生产检查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与孕期营养的关系,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34周)60例为A组,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34周)58例为B组,以及同时期门诊产检孕周34周的正常孕妇40例为C组,产检孕周≥34周的正常孕妇40例为D组,检测和比较各组孕妇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水平。结果:A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B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与D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可能与孕期低蛋白血症、贫血相关,加强孕妇孕期的营养可能有助于预防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