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00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猪胰脏冻干粉时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择8日龄内鸡39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6只,5个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猪胰脏冻干粉.结果:在饲料中添加0.4%猪胰脏冻干粉可提高28日龄肉鸡采食量5.35%、日增重3.96%(P<0.05);猪姨脏冻干粉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偏高,但对提高肉鸡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和尿素氮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显示,猪胰脏冻干粉可提高肉鸡十二指肠食糜和空肠食糜蛋白酶活性4.41%和14.17%(P<0.05);也显著影响了肉鸡养分表现利用率(P<0.05).结论:猪胰脏冻干粉具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采食量、食糜蛋白酶活性和日粮能量利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2.
川中人工纯柏林凋落物分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茂洁 《生态学杂志》2005,24(10):1147-1150
对柏木人工纯林的渊落物有机碳和一些营养元素的分解和释放过程的研究表明,柏木凋落物中有机碳和营养元素的矿化非常缓慢,凋落物有机碳的半减期是33周,氮素矿化半减期是433周,磷矿化半减期是10周,钾矿化半减期是24周,钙矿化半减期是86周,镁矿化半减期是12周。柏木早期生长缓慢、成林困难主要是受氮素不足的制约。在林分改造和营林中适当增加阔叶速生树种,改善凋落物性质.对促进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周转、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柏木人工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3.
土壤养分库对缺苞箭竹叶片养分元素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王朗自然保护区3个密度的缺苞箭竹群落的土壤养分库和叶片养分元素再分配能力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箭竹群落的土壤N、K贮量没有显著差异,土壤P贮量随着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少(P〈0.01),土壤Ca和Mg贮量则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不同密度的箭竹叶片N和K的再分配能力没有显著差异,叶片P的再分配能力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Ca和Mg随着箭竹密度的增加在凋落叶中有显著积累的趋势。这表明,基于密度的箭竹叶片养分元素再分配能力与土壤养分库的大小密切相关,可能的机理过程是不同密度的箭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养分库的大小,土壤养分库通过反馈机制导致箭竹叶片养分元素再分配能力的变化,体现了土壤与植被之间的互动关系。综合分析表明,P可能是限制缺苞箭竹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4.
为研究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迁移养分的能力,建立17.0m2风车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和13.3 m2香根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在四个季节末测定植物生物量和组织氮、磷、铜、锌含量.结果表明,香根草地下部生物量大于风车草,地上部生物量则是风车草大于香根草.风车草年地上部收获量为3406.47 g·m-2,比香根草的1483.88 g·m-2高2.3倍;风车草的氮含量为22.69 mg·g-1,比香根草的15.44 mg·g-1高7.25 mg·g-1;风车草的磷含量为6.09 mg·g-1,比香根草的5.47 mg·g-1高0.62 mg·g-1.植株含铜、锌量风车草略比香根草高.风车草每年迁移N 68.72 g·m-2和P18.49 g·m-2,香根草迁移N 8.93 g·m-2和P 3.69 g·m-2.风车草人工湿地每年由植物迁移的氮、磷、铜、锌比香根草高4~7倍.  相似文献   
115.
付洪  陈爱国 《生态学报》2004,24(2):209-214
通过样方调查和采样 ,对云南省西盟县新厂乡阿莫村自然条件相似、经历了相同休闲年限的桤木休闲地和自然休闲地的地上部分植被生物量和养分蓄积量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休闲 3a后 ,桤木休闲地的休闲效果显著高于自然休闲地。表现在桤木休闲地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自然休闲地 ,休闲 6 a后 ,桤木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达到 6 9,6 4 0 kg/hm2 ,是自然休闲地的 4倍 ;桤木休闲地 N、P、K三大营养元素的地上部分蓄积量 ,经过 2~ 3a超过自然休闲地 ,并在休闲 3a后显著高于自然休闲地 ,休闲 6 a后 ,N蓄积量达到 5 5 7kg/hm2 ,是自然休闲地的 3倍 ,P、K的蓄积量分别达到 4 1kg/hm2 、2 6 5 kg/hm2 ,是自然休闲地的 2倍。目前研究说明桤木种植有改进轮歇农业的明显作用 ,具有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6.
两种农作体系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寇长林  巨晓棠  高强  甄兰  张福锁 《生态学报》2004,24(11):2548-2556
不同农作体系施肥措施差异引起的土壤环境质量变化 ,会进一步影响该体系的生产力并对大气和水体环境产生潜在影响。选取中国北方两种重要的集约化种植体系 (大棚蔬菜和小麦 -玉米轮作体系 ) ,研究了经过长期施肥后 ,0~ 3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微量元素与重金属的差异以及 0~ 90 cm土壤剖面的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p H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大棚菜地氮、磷、钾化肥投入量达 N 2 82 3、P 92 8和 K 92 5 kg/(hm2 · a) ,分别为小麦 -玉米轮作农田的 4 .7、10 .1和 2 3.4倍。大棚菜地还施用了大量的有机肥。菜地土壤养分大量积累 ,尤其是硝态氮和速效磷 ,0~ 90 cm土层二者分别达 1389.8kg N/hm2和 132 1.1kg P/hm2 ,为农田的 5 .6和 8.4倍。速效钾和铵态氮累积量分别为 1817.3kg K/hm2 和 10 0 .4 kg N/hm2 ,为农田的2 .2倍和 1.8倍。同时 ,大棚菜地土壤中的养分还存在严重的淋溶现象。大棚菜地有机质、全氮和有效铁、锰、铜、锌含量分别为农田的 1.3、1.4、1.2、1.3、1.3和 1.4倍。镉含量为农田的 3.8倍。镉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可见 ,磷肥的大量投入是镉在土壤中累积的主要原因。大棚菜地各层土壤 p H均明显低于农田相应土层 p H,而 0~ 30 cm和 30~ 6 0 cm土层的电导率则  相似文献   
117.
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三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晶  邓红兵  吴钢  郝莹婕  尚文艳 《生态学报》2004,24(11):2360-2366
对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中 3种养分 (N、P和 S)在植被 -凋落物 -土壤中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在长白山高山冻原植被亚系统中 ,3种养分总含量分布规律是石质高山冻原 (ST) >典型高山冻原 (TT) >沼泽高山冻原 (WT) >草甸高山冻原 (MT) >石海高山冻原 (RT) ;3种养分积累总量为 72 .4 6 kg· hm- 2 ,其中 N、P和 S分别是 4 8.5 5 kg· hm- 2 ,10 .33kg· hm- 2 和 13.6 1kg· hm- 2 ;生物量与养分积累分布规律是 WT>TT>MT>ST>RT。 (2 )在长白山高山冻原凋落物亚系统中 ,平均凋落物量是 1.96 kg· hm- 2 ;3种养分积累总量为 :82 .5 kg· hm- 2 ,其中 N、P和 S分别是 4 6 .2 8kg· hm- 2 ,2 1.14 kg· hm- 2 和 15 .0 8kg· hm- 2 ;养分积累总量分布规律是 TT>WT>RT>MT>ST。 (3)长白山高山冻原土壤 (0~ 2 0cm)亚系统中 ,养分积累总量为 39.6 t· hm- 2 ,其中 N、P和 S分别是 2 3.76 t· hm- 2 ,5 .86 t· hm- 2和 9.98t· hm- 2。 4 )在长白山高山冻原生态系统中 ,3种养分总积累量为 4 0 6 4 4 .98kg· hm- 2 ,其中 N、P和 S分别是 2 4 734.85 kg· hm- 2 ,10 0 18.7kg·hm- 2 和 5 891.4 3kg· hm- 2 ,土壤库是长白山高山冻原的主要养分储存库  相似文献   
118.
施肥对土壤潜在养分(磷和钾)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 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辽河平原土壤磷钾的自然释放速度和不同施肥制度下的肥料效应以及建立宏大养分库的过程。结果表明 ,N、P肥在下辽河平原对玉米具有极好的增产作用 ,但K肥对玉米暂时不表现增产效果 ;对大豆而言 ,P、K肥效果均很明显。不同施肥处理作物吸收养分之间的差异与产量之间的差异相似 ,但其幅度不同 ,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表明籽实产量的增长与养分消耗不是等比例的。豆茬土壤的供P状况要优于玉米茬 ;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 ,残留肥料P、K进入速效养分库的量减少 ,不同元素其表现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9.
在模拟郁闭林下(L1,大约1%~2%的全日照)、林窗(L2,大约18%的全日照)、开阔地(L3,全日照)3个光照水平和每个光照水平下进行施肥(F1)和不施肥(F0)对照的6个实验处理条件下,研究了 2年龄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 Seem)幼苗在随后的两个生长季里的生长对光照和土壤养分的响应.结果显示:光照和养分对幼苗高度、基径和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经过两个生长季,L1处理下幼苗高度增量极显著地小于L2和L3处理下幼苗高度增量.L1处理下基径和生物量的增量在处理当年秋就极显著地小于L2和L3处理下的增量,并在第二年差异继续扩大.L2和L3处理下的幼苗间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施肥明显地促进了L2和L3处理下的幼苗的生长,但对L1处理下的幼苗没有明显的作用.这些结果说明,虽然2年龄米心水青冈幼苗能够在林下的弱光条件下生存,但生长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幼苗在林窗的中等光照条件下能够与在开阔地全日照条件下生长的一样好或更好,这与许多耐阴的落叶树的响应一样.在比林内光照强度较高的条件下施肥或较高的土壤养分才对米心水青冈幼苗的生长和生存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0.
氮胁迫对水曲柳幼苗养分吸收、利用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树木受到环境胁迫时发生形态和生理上的改变,以便获取对其生长发育限制最严重的资源.在东北林区凋落物因受温度影响分解速度和有机物矿质化过程缓慢,森林树木常受到氮营养胁迫.通过温室栽培试验,对氮胁迫下水曲柳幼苗生长的生理学和形态学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氮胁迫下,水曲柳幼苗的净氮吸收速率和净磷吸收速率都会减少,但在生长前期氮利用效率和磷利用效率高于氮供给充足(8mmol·L^-1)和过量(16mmol·L^-1)时的氮利用效率和磷利用效率.当氮供给浓度不足时,叶重比减少,而特定叶面积和根重比增加.相对生长速率随氮供给浓度增加而增加.在氮胁迫下净同化速率下降,导致总生物量下降.在幼苗生长前期,水曲柳幼苗处于氮胁迫时根/茎比显著大于氮供给充足或过量时的根/茎比。而在生长后期。根/茎比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