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泥河湾盆地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证据所在地,越来越多的早更新世遗址的发现使得该地区在研究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演化与生存行为领域备受学术界关注。麻地沟遗址群(MD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群,它位于泥河湾盆地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域,由包括E6和E7在内的9个地点组成。MDG-E6与MDG-E7地点发现于2007年,2012-2013年正式发掘,揭露面积分别为30m2和20m2,出土遗物分别有184件和174件。石制品原料主要取自遗址周边的燧石、白云岩和火山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等,剥片和修理技术为硬锤直接打击法且简单随意,组合特征与非洲奥杜威工业(Oldowan)相似。动物化石均很破碎,难以鉴定动物种属。根据地层和初步古地磁测年资料,推测古人类在遗址活动的年龄大致为1.07 Ma BP。  相似文献   
82.
黑土沟遗址是泥河湾盆地目前发现的时代较古老的一处早更新世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根据磁性地层学资料判断,遗址位于Matsuyama反极性时的Olduvai正极性亚时阶段,其年龄为1.77-1.95Ma。2006年,在黑土沟遗址的考古地质勘探中,查明探坑文化层厚1.33m,由4个自然层组成;在大约7.6m~3的堆积中,出土遗物20585件,包括石制品20489件,哺乳动物骨牙碎片96件。石制品中,石核、石片、断块和器物分别占0.36%、97.90%、1.00%和0.74%,在石片中竟有87.74%的数量是碎屑。器物中出现旧石器晚期常见的圆盘状刮削器。石制品保存新鲜,发现拼合标本3组。石制品绝大部分属于微型和小型标本。砸击制品在地层中的密度较大,而且含有似棱柱状石核和似石叶薄长石片。  相似文献   
83.
王頠 《人类学学报》2014,33(3):270-284
本文是2000年以来广西布兵盆地第四纪石器遗址的调查报告。布兵盆地是一个小型的断陷溶蚀盆地,发育南方典型的卡斯特地貌,洞穴众多并保存大量堆积物。盆地内发育2条小河,自西南向东北穿过盆地汇入右江,阶地广泛分布在盆地内部,可以确认的有4级阶地。旧石器在布兵盆地的第二至第四级河流阶地堆积物中均有发现,时代涵盖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的多个阶段,一级阶地的后缘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布兵盆地的石器属于中国南方的砾石工业,石器文化包含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两面打制技术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石片为主的加工技术。这些遗址的进一步综合研究,将对了解华南早期人类石器文化的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广东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介形类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4口钻井及4条地表剖面372个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介形类动物群含介形类化石28属81种,本文描述其中24属62种,包括1新种.此介形类动物群在数量上以女星介科和玻璃介科最繁盛,次为背足介科、湖花介科和类女星介科,依其横向分布及纵向变化规律,划分为Talicypridea和Porpocypris两个动物群及Talicypridea amoena带、Porpocypris globra带和Porpocypris sphaeroidalis带等3个化石带.依据介形类化石三水组可与南雄群对比,时代属晚白垩世早--中期.大塱山组与上湖组坪岭段对比,时代应属晚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85.
广东南雄盆地罗佛寨群的介形类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依据坪岭、武台岗、罗佛寨、城南、枫门坳、修仁、黄茅坪、暖水塘等8条剖面725个样品的研究,系统描述了罗佛寨群的介形类化石21属78种,包括2个新种;建立了罗佛寨群介形类序列,自下而上划分出.Porpocypris globra,Porpocypris sphaeroidalis,Cypris concina,Sinocypris excelsa和Cyprois reniformis 5个介形类化石带.前两个带合称.Porpocypris动物群,时代属晚白垩最晚期.后三带称为Cypris-Sinocypris动物群,时代分别为早、中、晚古新世.  相似文献   
86.
描述在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貘属新种和政貘(Tapirus hezhengensis sp. nov.),它是貘属中已知最小的种之一。在基本特征上,临夏盆地的和政貘与现生貘已相当接近,前臼齿完全臼齿化,门齿、犬齿的数目和形态也与现生貘一致。东亚晚中新世缺少貘科化石的材料,和政貘的发现对中国第四纪貘类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显示中中新世起源于欧洲的真貘在晚中新世时期已扩散至东亚。貘类通常适应于潮湿的热带森林环境,但和政貘在华北三趾马动物群中的发现说明这类动物也能够生活于干旱的温带草原地区。  相似文献   
87.
泥河湾盆地上新世生物地层序列与环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总结了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生物地层,讨论了12个剖面含哺乳动物化石层位的相互关系,以稻地老窝沟剖面的地层顺序为基础排列出约3.7~2.6Ma时段内的9个代表性的生物地层单位。哺乳动物以Paenelimnoecus chinensis、Lunanosorex cf.L.lii、Trischizolagus、Pliopentalagus nihewanicus、Ungaromys、Mimomys sp.、Chardina truncatus、Mesosiphneus praetingi、M, paratingi、Plio- siphneus lyratus、Pseudomeriones complicidens、Castor anderssoni、Huaxiamys downsi、Chardinomys yusheensis、C.nihowanicus、Hipparion houfenense和Gazella blacki组合为特征。动物群在时代上与榆社麻则沟动物组合、静乐红土动物群、灵台雷家河剖面V带及任家沟静乐红粘土动物组合、宁县水磨沟动物组合、游河动物群及沂南棋盘山洞穴动物组合相当。动物群所反映的是温带草原为主、间有树林和干草原的稀树草原环境。  相似文献   
88.
周振宇 《化石》2008,(1):35-38
一路向西,飞机降落在西宁,清凉迅速代替了北京的闷热.我们也卸下大都市中的浮躁,准备摸索着粗糙的石头,寻访古人类的足迹.  相似文献   
89.
甘肃潮水盆地潮参1井侏罗纪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水盆地潮参1井发现Darwinula-Timiriasevia化石组合,化石丰富.保存完好。组合特征显示其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晚期。  相似文献   
90.
陕西中三叠世中蝎蛉科两新属和新种(昆虫纲,长翅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中蝎蛉科Mesopanorpodidae 2新属、新种:Triassochoristites jinsuoguanensis gen.et sp.nov.,Forcinerva tongchuanensis gen.et sp.nov.化石标本采自陕西铜川中三叠世铜川组下段上部的灰绿色泥岩和页岩。这些新属、种系陕西昆虫群(陕西生物群的一个类别)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铜川组的时代相当于欧洲拉丁尼期(Ladinian Stag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