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9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宝江  潘磊 《生物多样性》2012,20(2):231-234
近年来,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呈逐渐增多趋势。为摸清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状况,我们于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原产地在国外、已经在黑龙江省内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种群、威胁或者破坏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包括种下分类单位)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我们给出了目前黑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名录,对它们的原产地、引入途径以及区系成分等进行了分析。黑龙江省目前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1种,隶属于17科35属,以菊科种类为最多,有12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9.3%,并且它们以草本植物为主,共39种,占95.1%。从来源地来看,来自美洲、欧洲的种类分别为22种和14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3.7%和34.2%。从传入途径看,基本上为有意或无意引入(40种,占97.6%)。本区外来入侵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共包括9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共17属,占68.0%。根据对黑龙江省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及有效防治进行的探讨,我们建议实行具有地域特色的外来物种引进风险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02.
外来生物入侵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而且,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构成全球变化的重要成分,其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物进化以及景观影响深远,给环境和人类经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已成为世界性灾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入侵植物对我国农林牧业等领域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多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入侵植物剑叶金鸡菊克隆繁殖特性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庐山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入侵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生境剑叶金鸡菊的克隆繁殖特性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生境资源水平高低对剑叶金鸡菊的克隆构型影响不显著,无论是资源贫乏的岩石还是资源丰富的弃耕地生境,剑叶金鸡菊依靠植株基部节处萌生的小芽体生长成密集丛生状,其游击型克隆构型变化与环境资源可利用水平高低无关。剑叶金鸡菊种群的伴生植物多为一些适应范围广的杂草,由于剑叶金鸡菊的密集型克隆生长的集团化生长策略,使其种群耐贫瘠和干旱能力非常强,因而适应不同生境的能力也非常强,这种生长策略使剑叶金鸡菊个体能快速扩增并排挤本土植物,〖JP〗形成大面积的单一优势种群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4.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园林工作者的辛勤工下,城市的空气质量、环境质量和市民的活动场所均大为改观。但由于气候因素及生物入侵,使园林植物病虫害传统的地理分布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园林病虫害防治的传统理念受到挑战,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这种损失在时间上是不可弥补的,该损失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园林植保工作者对此要保持清醒认识,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5.
烟粉虱种内及种间竞争取代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烟粉虱复合种下危害最为严重的一个生物型,现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害虫,被称为“超级害虫”。近年来,存许多地区发现B型烟粉虱竞争取代非B型烟粉虱和其他害虫的现象。综合相关报道.B型烟粉虱竞争取代机制包括资源利用竞争和相互干扰竞争,可能涉及的因素包括:生态位竞争、寄主适应能力的差异、非对称交配互作、高温逆境适应能力差异、药剂敏感性差异及其与双生病毒的互作等,且B型烟粉虱可能含有的独特的内共生菌对增强其竞争能力也具有一定作用。此外,本文还就目前Q型烟粉虱在局部区域严重危害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广州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初步探讨了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生境、生长特性、危害以及来源.结果表明:广州市现有外来人侵植物73种,隶属于27科59属,其中菊科(19种)、禾本科(8种)、豆科(7种)和苋科(7种)植物占了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6.2%.生活型分析发现,在广州有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中,陆生草本植物最多(58种),其次为灌木(10种)、水生草本(3种),乔木种类最少(2种),它们主要生长在人类干扰比较频繁的低海拔地区.另外,基于对外来入侵植物目前在野外的生长和分布状况等生态学特性进行分析,可大致将它们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危害程度分为3级,其中危害严重的有11种,危害中等的有25种,危害较轻的有37种.从原产地分析来看,61种来自于热带美洲地区,占广州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83.6%.与国内其他地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比较发现,广州和广西共有种数最多,有62种,然而,对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种类,在数量上广州与香港、深圳和广西相同种类较多,分别有8种、7种和6种.对广州市目前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潜在威胁)的评估结果表明,对一些在其它地区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应当加强监控,防止入侵扩散并造成重大生态灾难.还对广州市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及防治策略做了简要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7.
外来入侵植物的氮代谢及其土壤氮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4种外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金腰箭和马缨丹)和1种本地植物鸡矢藤(对照)的氮代谢及其土壤氮特征.结果表明:外来人侵植物的组织硝酸还原酶活性、根际土壤NH4-N、NO3-N含量、蛋白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较高,分别为鸡矢藤的1.65~4.34、1.56~2.15、1.72~3.11、1.43~3.23和1.41~3.33倍,而植物组织硝态氮含量则较低,仅为鸡矢藤的17.5%~50.6%.相关分析表明:植物组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根际土壤总氮、NH4-N、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蛋白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这说明,外来植物入侵使土壤氮代谢加快,氮的生物有效性增强,氮同化能力提高,并且较好地将植物体氮素代谢与土壤氮素代谢协调起来.因此,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与加速土壤氮素的转化可能是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8.
第一届国际太平洋地区入侵蚂蚁专题会议于2007年5月下旬在夏威夷举行。本次专题会议主要由2005年在美国密西西比举行的入侵红火蚁年会参加者所发起建议针对所有入侵蚂蚁进行的一场讨论。来自环太平洋地区9国家和地区的125名科学家们围绕着入侵蚂蚁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会议与实地考察。这次大会的主题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9.
外来有害生物美国白蛾入侵、危害和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具有危害性大,易于传播等特点,是世界危险性检疫害虫。综述了其在我国的入侵和传播的过程,传播的途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以及其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危害和对其采取的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10.
芦苇与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赵广琦  张利权  梁霞 《生态学报》2005,25(7):1604-1611
以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与本地种芦苇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芦苇相比,互花米草具有更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Y)、CO2羟化效率(CE)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2)生长季节初期,互花米草午间时段的光合、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高于芦苇,各指标与光、温的变化基本一致;(3)互花米草的净光合速率曲线呈“单峰”型,测定指标在强光合辐射、高温条件下迅速上升,芦苇则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4)在生长季节初期(5月份)和活跃期(9月份),互花米草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芦苇,而在生长季节后期(11月份)则低于芦苇。该项研究有利于解释互花米草生长迅速,生产力高,竞争性强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