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7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2173篇
  1003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采自河南4大山系8产地的日本三角涡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用MEGA4.0、PAUP*4.0等程序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和系统树重建。结果表明,采自大别山系商城县的两个种群XYshangcheng1和XYshangcheng2的COⅠ片段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而采自伏牛山系嵩县的种群LYsongxian与其它7种群的COⅠ片段序列同源性最低,在84.3%~89.0%之间。NJ树、MP树和贝叶斯树拓扑结构完全一致,从系统树上可以看出LYsongxian种群与其它7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远;另外7种群又聚为2支。该聚类结果基本和各种群的山系分布相符合。同时结合基于Hsp70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以及涡虫形态学、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证据初步推测:LYsongxian种群可能不是日本三角涡虫,而是三角涡虫属另外一个种,该推测是否正确尚待进一步的组织解剖学验证。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汉滩病毒76-118株M基因G2片段与S基因5'端0.7Kb片段的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2S0.7及pcDNA3.1-S0.7G2;用该质粒免疫BALB/c小鼠,结果表明两种质粒免疫小鼠可同时诱导产生抗滩滩病核蛋白(NP)及糖蛋白(GP)特异性的抗体,且前者刺激产生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后者。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表明,pcDNA3.1-G2S0.7组免疫小鼠脾细胞时NP及GP的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而pcDNA3.1-S0.7G2组未检测到其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这说明汉滩病毒M基因G2片段及S基因0.7Kb片段的嵌合基因既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抗汉滩病毒体液免疫应答,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不同拼接方式对嵌合基因免疫效果有很大影响,嵌合基因G2S0.7这种拼接方式明显优于S0.7G2。  相似文献   
103.
拟南芥细胞中存在中间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整装电镜制样与选择性抽提技术,在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 (L.) Heynh) 愈伤组织细胞质中观察到直径10 nm 左右的纤维网络结构。免疫印迹分析表明纤维的主要成分是6 种多肽,它们分别与动物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 、AE3 有免疫交叉反应。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与AE1 和AE3 反应的抗原呈弥散状定位于整个细胞质中,而且10 nm 纤维可以在体外重新组装。以上结果表明,在拟南芥细胞质中存在类角蛋白的中间纤维。以动物中间纤维基因的保守序列为引物,采用RT_PCR技术,进一步从这一模式植物中克隆到一个cDNA片段,这可能为从分子水平上证明植物中间纤维的存在提供了一个线索  相似文献   
104.
七彩山鸡胃肠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5-羟色胺(5-hydroxtryptamine,5-HT)抗血清研究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as胃肠道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探讨其分布型的成因及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 5-HT细胞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腺胃偶见,分布密度近似波浪型,其中以空肠和十二指肠分布密度最高,盲肠和回肠次之,直肠最少.5-HT细胞的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等,主要分布于胃肠固有膜、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粘膜上皮细胞基部、腺泡上皮细胞之间.结论 七彩山鸡胃肠道5-HT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认为七彩山鸡胃肠道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5.
运用茎尖微芽嫁接技术脱除柑橘黄龙病病原,并采用PCR技术和直接荧光法对脱毒后的植株进行脱毒效率检测。结果表明,茎尖微芽嫁接成活率最高为75%;茎尖微芽嫁接技术是脱除黄龙病病原的一种有效方法,脱毒率达100%,脱毒后均检测不到病原存在;PCR技术检测病毒的检出率为100%,而直接荧光法的检出率仅为33.3%,说明PCR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6.
选取不同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共54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检测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分析基因表达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而新疆细毛羊的IMF含量在各生长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90日龄期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2)FAS基因mRNA水平在哈萨克羊肌肉中初生时最高(P<0.05),然后随日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新疆细毛羊肌肉中,FAS mRNA水平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发育模式,其中6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其余日龄之间差异不显著。HSL基因在2品种绵羊肌肉中的表达模式基本类似,在哈萨克羊肌肉中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初生时的水平显著高于60~90日龄(P<0.05);在新疆细毛羊中30日龄时达到最高(P<0.01),到60日龄时下降到最低(P<0.05),随后保持这种低表达水平。3)FAS和HSL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与哈萨克羊IMF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85(P=0.02),r=-0.423(P=0.05);在哈萨克羊中两基因表达量水平比值(FAS:HSL)与IMF呈极显著负相关r=-0.552(P=0.01)。在新疆细毛羊中两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比值均与IMF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07.
Chip-based flow-through PCR implements the PCR as a continuous process for nucleic acid analytics. The sample is transported in a winding channel through temperature zones required for denaturation, annealing and extension. Main fields of application are the monitoring of continuous processes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contaminants and quality control as well as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cells or microorganisms. A modular arrangement with five heating zones for flow-through PCR is discussed and evaluated. The special heater arrangement allows the implementation of up to 40 cycles on the footprint of a microscope slide, which is placed on top ofa 5 zones heating plate. Liquid/liquid two phase flow of PCR reaction mixture and mineral oil have been applied to create a segmented flow process scheme. In that way, the developed system may provide flow-through PCR as a unit operation for the droplet based microfluidics platform. The single use of disposable devices is commonly preferred due to the sensitivity of the PCR process to contaminations. All-glass microfluidic chips and disposable chip devices, made from polycarbonate as a replication with identically geometry, have been fabricated and tested. For the first time, microchannel geometries with nearly circular profile developed by all-glass technology have been transferred to mass fabrication by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Both devic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gene p53. Although product yield and selectivity of the amplification process do not depend on the chip material, a well defined, reliable segmented flow regime could only be realized in the all-glass chip.  相似文献   
108.
牛磺酸作为营养性添加剂对动物有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何天培,1995;杨建成等,2003).国外在家禽饲粮中应用牛磺酸的报道较多(Yamazaki,1997),国内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SC1通道(sodium channel 1)是昆虫体内一种重要的离子通道,被认为是一种开发新型杀虫剂的神经靶标。本研究拟克隆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的SC1通道基因,并初步分析其生理功能及其与SC1类通道、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的进化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禾谷缢管蚜SC1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禾谷缢管蚜成蚜在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氟氰菊酯诱导下SC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获得了禾谷缢管蚜SC1基因(命名为RSC1)完整的开放阅读框(Gen Bank登录号为KU640190),其长度6 687bp,编码2 228个氨基酸。RSC1具有SC1通道的结构特征,有一个不同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的特殊DEEA模体(motif)。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RSC1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组成一个进化枝,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组成另外一个进化枝,SC1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进化上有更近的起源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LC15,LC35和LC503种剂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6 h后,禾谷缢管蚜RSC1基因表达量相对于清水对照显著下调,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0.57,0.82和0.78倍;3种剂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24 h后,禾谷缢管蚜RSC1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2.19,1.33和1.19倍,其中LC15(0.1484 mg/L)胁迫下RSC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结论】SC1类通道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进化起源上有更近的关系。RSC1通道可能是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次级靶标。由于RSC1和其同源基因只存在于节肢动物中,脊椎动物尚未发现该类基因,因此这类通道可能作为开发新型杀虫剂的神经靶标。  相似文献   
110.
DNA免疫是直接将目的基因注入机体以表达目的抗原,并诱生免疫应答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对DNA免疫技术的起始、目前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作了综述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