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s)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等调节作用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其正常生理功能对人体免疫稳态的维持不可或缺。基于免疫疗法的临床需求,越来越多研究着眼于深入理解FOXP3~+Treg在局部组织炎症条件下的功能紊乱及其相关分子机理。现将系统阐述近年来有关FOXP3~+Treg生理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新进展,重点聚焦在多种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FOXP3~+Treg功能稳定性及组织特异性的分子机理及其潜在干预新靶点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热点,其中结合肿瘤疫苗和纳米技术的纳米疫苗为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新思路.纳米疫苗可以实现疫苗和佐剂的共载,且智能化的纳米载体进一步实现了抗原有效的靶向递送,促进了抗原的摄取和递呈,激活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本文就纳米疫苗的原理、优势、纳米材料的类型、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为后期纳米疫苗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转移性肾癌(mRCC)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虽然靶向治疗为转移性肾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但免疫疗法一直作为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基础疗法。在过去的20年中,研究者也一直在研究新的免疫疗法,研究方向趋向于研究各种细胞因子,其中最主要的有IFN-α和IL-2两种,二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转移性肾癌的细胞因子疗法仍需进一步优化,本文总结了使用细胞因子治疗转移性肾癌的Ⅲ期临床试验,以期为转移性肾癌细胞因子疗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为什么有淋巴细胞大量聚集而癌细胞却不能被排除?有肿瘤治疗效果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做出了回答。由于这种药剂的上市,屡遭失败的免疫疗法也许要开花结果了。  相似文献   
3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治疗性疫苗是一个新概念,而实际上在一个世纪之前该治疗技术即为众人所知:应用于治疗慢性葡萄球菌感染、梅毒和结核等慢性传染性疾病,只是其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至20世纪40年代后即消失在抗生素的发现和临床使用的浪潮中。然而,即使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疫苗的治疗性接种仍用于母亲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新生儿及拟诊为狂犬病病毒早期感染的患者。……  相似文献   
36.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方法,其胞外段抗体以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方式与相应的肿瘤相关抗原结合识别后,使T细胞活化而发挥抗肿瘤效应。CAR-T在血液疾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就CAR的结构、CAR-T治疗的靶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相应策略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7.
细菌内毒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细胞识别内毒素的机制,毒血症休克中的细胞因子,内毒素的生理病理作用,对内毒素的超敏和耐受及抗内毒素抗体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38.
白介素6 (interleukin-6, IL-6)是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相关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免疫疗法利用抗人源IL-6抗体来治疗相关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效降低药用蛋白的生产成本,同时积累功能蛋白。通过基因枪轰击和再生筛选,得到了2个在烟草质体中表达了鼠源抗人源IL-6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的独立株系,并用Southern blotting鉴定了质体转化烟草的同质化状态。抗人源IL-6 scFv基因在质体转基因烟草中成功转录和翻译,功能性抗人源IL-6 scFv在质体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的含量占到总可溶性蛋白的1%,达到41 mg/kg鲜重。另外,质体转基因烟草的表型与野生型烟草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它们具有相似的生长速率、成熟植株的株高以及果荚数目。抗人源IL-6 scFv的高表达量也表明了利用质体转基因植物低成本生产scFv的潜力。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估自体CIK细胞治疗对改善化疗后晚期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力及生活质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开放的、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比较自体CIK细胞治疗与一般对症治疗对化疗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运用E-ORTC QLQ-C30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分析CIK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变,观察不良反应。结果:CIK治疗对化疗后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T细胞亚群的升高作用优于一般对症治疗,自体CIK细胞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躯体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体CIK细胞对改善化疗后晚期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力及生活质量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0.
在过去的40多年间,基因治疗已从临床前试验研究过渡到了临床试验阶段,并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中,从单基因隐性遗传的血友病到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迄今为止,在近30个国家范围内.包括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或已经获得批准在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超过了1650项。在这些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是用于肿瘤的治疗。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基因治疗的理论到90年代初第一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开展再到当前基因治疗的广泛应用,可以说基因治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尽管这个领域至今为止还没有成熟.但是基因治疗仍然有潜力能够为肿瘤患者减轻病痛。本文主要从基因治疗的策略和载体系统的研究两大方面对该领域的进展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