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报道了缅甸克钦邦杜茎山科(Maesaceae)杜茎山属1新变种:光叶杜茎山(Maesa permollis Kurz var.glabrifolia J.Wang&N.H.Xia).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并建立豚鼠光过敏试验的方法。方法采用TBS作为阳性对照物,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分别于第1天、第4天、第7天对豚鼠皮肤进行UV-A紫外光诱导,诱导剂量紫外光强度为30 J/cm2;于第一次诱导后28 d对豚鼠皮肤采用UV-A紫外光激发,激发强度为9 J/cm2。结果阴性对照组24 h、48 h、及72 h豚鼠光过敏试验阳性率均为0,阳性对照组为24 h、48 h、及72 h豚鼠光过敏试验阳性率均为100%。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豚鼠皮肤光过敏试验模型,TBS可作为阳性对照物。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视功能及房水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VG患者156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8)和研究组(n=78),对照组患者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房水炎症因子,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46%(69/78),高于对照组的67.95%(53/78)(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97%(7/78)低于对照组21.79%(17/78)(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NVG,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及房水炎症因子,同时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4.
摘要 目的:研究四妙勇安汤辅助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anretin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 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糖指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我院)收治DR患者50例85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5例43眼,观察组25例42眼。对照组给予PR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四妙勇安汤,连续服用28 d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VCA)、平均视野缺损(mean visual field defect, MD)、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CMT)、血糖相关指标及UAE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 %)高于对照组(81.39 %,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的BVCA显著升高,CMT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的BVCA和CMT对比也存在差异(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MD值均降低,治疗3个月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MD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UAER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研究期间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四妙勇安汤联合PRP治疗DR疗效显著,患者BVCA、MD和CMT均得以改善,FBG、HbA1c、FINS水平和UAER均显著降低,且联合应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及对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球旁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0例,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OP、CMT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0 % vs 77.50 %,P<0.05);治疗前,两组IOP、CMT、BCVA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IOP、CMT以及BCVA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青光眼采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对房水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172例(180眼)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5例(88眼),采用视网膜光凝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87例(92眼),采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消退时间,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情况和静脉循环时间、眼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血液流变学、房水炎性因子检测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虹膜新生血管消失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68%(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眼压更低,静脉循环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视野缺损值更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更厚(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黏附率(PAd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房水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与观察组的10.87%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血管青光眼采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房水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筛选不同光处理下粘虫Mythimna separata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基因定量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粘虫头部组织为材料,选取18s rRNA、EF-1α、β-actin、GAPDH和AK5种候选内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然后通过△Ct法,BestKeeper、GeNorrn、Normfinder和RefFinder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GeNorm软件进行基因配对差异分析,以判断内参基因的最适组合.[结果]5种候选内参基因的Ct值都处于15-28之间.4种软件对5个候选基因稳定性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分析各种软件的分析结果,推荐粘虫成虫不同光处理条件下采用AK和GAPDH作为内参基因.[结论]根据特定试验体系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对于qRT-PCR定量结果的准确定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后续粘虫在不同光处理条件下目标基因的准确定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不同光质补光对火龙果茎生理特性及开花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光质补光对火龙果茎生理特性的影响,该文采用红光、白光、蓝光3种不同光质对火龙果进行夜间补光,测定火龙果茎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线粒体蛋白、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分裂素(CTK)、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并统计茎长、开花数、果实产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3种光质补光均可提高火龙...  相似文献   
999.
高山生态系统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高山植物的抗冻机制,而很少关注其对极端高温(高于45℃)的适应性。本研究发现高山物种圆锥南芥跟拟南芥比,具有更强的基础耐热性和获得性耐热性。通过叶绿素荧光检测发现在极端高温下,圆锥南芥具有更稳定的光系统II和更有效的能量耗散机制来维持更高水平的光合效率。通过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检测发现圆锥南芥的膜伤害更小,膜流动性与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紧密相关,圆锥南芥脂肪酸具有更低的16∶3含量,更长的碳链,不饱和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可能有助于维持膜的稳定。另外,更高表达量的HSP101和HSP70可能为圆锥南芥提供了更好的保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圆锥南芥能利用生理生化活动的调整来适应高山环境中的极端高温,这种耐热策略与低地耐热植物相似,因此圆锥南芥具有系统性耐热能力,可以作为研究植物耐热分子机制的模式物种。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光质对白及组培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婷  占卓  马健  陈艺群  李阳 《广西植物》2021,41(4):584-590
白及的自然繁殖率极低,组培育苗是其种苗繁殖的主要方式之一。为探索提高白及组培育苗质量及缩短育苗周期的高效人工光环境,该文以紫花白及(Bletilla striata)为试验材料,研究LED光质对白及组培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红蓝光组合中的蓝光占比,有利于促进白及组培苗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而白及的球茎大小与红光的占比呈正相关;在红蓝组光合中增加25%的绿光(2R1B1G),可显著提高白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组培苗根系和叶片的生长。综上结果表明,2R1B1G处理下的白及组培苗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发育均表现出最佳优势,2R1B1G处理的LED光谱可推荐作为白及组培育苗的光质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