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80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辛香料油树脂抑菌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辛香料油树脂对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细菌和以酵母菌为代表的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花椒、辣椒、大蒜、生姜4种辛香料油树脂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4种提取物对酵母菌的抑制能力优于大肠杆菌。对受试菌的M IC范围均在3.0~4.0 g.L-1之间。其中生姜油树脂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大蒜油树脂对酵母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并且它们的抑菌活性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激光生物学报》2009,18(3):294-294
由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和固体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承办,LASER2009’Beijing第十九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10月中旬在满载奥运风姿、魅力金秋的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杯碟法测定绿粘帚霉(RCEF4099)菌株的发酵液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RCEF4099菌株发酵液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8mm以上。对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转接6代之前,活性稳定,从第7代开始其活性缓慢降低,第10代的抑菌圈直径仅比出发菌株减少了1.7mm。RCEF4099菌株发酵液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发酵液加热到60%仍有较高活性。该菌株的发酵液对酸的稳定性较好,抑菌活性最强的pH值为4。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索未知功能蛋白CUEDC2对雌激素受体(ER)β转录活性的调控,为进一步阐明CUEDC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线索。方法:运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雌激素受体的转录激活活性,运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CUEDC2与ERβ的相互作用,同时外源过表达CUEDC2及ERβ,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CUEDC2对ERβ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结论:CUEDC2能够与ERβ相互作用并抑制ERβ的转录活性,但其对ERβ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复苏促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苏促进因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中的蛋白质,能促进休眠菌复苏。复苏促进因子的作用机制目前仍然是未知的,然而对此类蛋白的结构域预测及核磁共振分析显示其保守区具有溶菌酶样折叠。我们简要综述了国外对此类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6.
黄连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DPPH、FRAP和ABTS三种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对黄连植物不同部位的有机溶剂提取部分进行抗氧化评价,将所测定结果与Trolox进行比较,发现黄连植物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不同。其中,黄连须根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同一部位中,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一般要高于石油醚提取物。在三种方法中,黄连不同部位的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三种方法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以FRAP法与DPPH法相关性最好(r=0.9261,P<0.01)。  相似文献   
997.
发酵初期在米根霉菌发酵培养基中添加L-乳酸可以调控发酵产物乳酸的光学纯度。随着L-乳酸添加量的增加,所产L-乳酸的光学纯度随之增加,当L-乳酸的添加量≥1.5g/L时,D-乳酸不再产生。同时,L-乳酸的产量、生物量、糖转化率也随之降低。该调控方法对乳酸菌调控产L-乳酸光学纯度影响不大,对大肠杆菌发酵调控产D-乳酸光学纯度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998.
鱼类的皮肤与水环境直接接触,皮肤上覆盖着一层由上皮细胞和表皮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其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如作为渗透压调节器、天然润滑剂和鱼类种内化学信息传递介质.  相似文献   
999.
斜生栅藻中虾青素的积累过程及其光合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在光温(30℃,180 μmol/m2·s)胁迫条件下积累虾青素的过程,观察了该过程中细胞形态及细胞光合生理的变化。胁迫条件下,细胞在48h内生成并积累了包括海胆酮、角黄素、金盏花黄素和金盏花红素在内的多种次生类胡萝卜素,并合成了虾青素及其酯。该过程中,细胞形态由两端尖细变得不规则、膨大,原来由4、8个细胞组成的定形群体变为游离的单个细胞或2个细胞组成的群体。藻细胞光合速率在24h内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又呈现下降趋势,从34.29 μmol O2/mg Chla/h迅速下降为5.21 μmol O2/mg Chla/h;呼吸速率在前24h内升高至60.37 μmol O2/mg Chla/h,而后缓慢下降到38.40 μmol O2/mg Chla/h;光合系统Ⅱ的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续而逐步下降,较初始值降低了63.9%。结果表明,斜生栅藻细胞在高光照条件下可以合成虾青素,并通过调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以及光合系统Ⅱ的效率来应对胁迫。  相似文献   
1000.
MTT方法评价微生物细胞活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MTT比色法用于评价微生物细胞活性进行了探讨。本文以大肠杆菌为模式菌株,研究了不同浓度MTT、不同用量、在不同时间对试验结果OD570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数在4.9×107-4.9×108个/mL范围内测出的OD570值与细菌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0.5 mg/mL MTT用量20 &#61549;L,反应时间20 min时效果最佳,其相关回归方程为y = 0.1769x + 0.03,R2 = 0.9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