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1篇
  免费   692篇
  国内免费   2067篇
  7890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抵抗素基因表达的调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Yao X  Hu RM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3):265-268
抵抗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它与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具有相关性,并受多种因素调控。胰岛素和抗糖尿病药物、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营养与饮食等都参与抵抗素基因表达的调控。对抵抗素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肥胖等的防治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52.
谷氨酸脱羧酶与Ⅰ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与Ⅰ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的发病有很大关系,被认为是Ⅰ型糖尿病发病的自身免疫启动靶抗原。谷氨酸脱羧酶对于Ⅰ型糖尿病的预测、诊断、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大应用价值。该文阐述了谷氨酸脱羧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谷氨酸脱羧酶与Ⅰ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53.
[背景]我国于2020年4月突发兔出血症病毒2型(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2,RHDV2)疫情,严重威胁兔养殖业和生态平衡,而且目前国内对RHDV2的病原学以及遗传特征等基础研究匮乏.[目的]分离鉴定RHDV2毒株,对分离株进行全基因测序与遗传进化分析.[方法]对成都某兔场疑似...  相似文献   
954.
用抗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病理组织学及图象分析对实验性铬酸钠中毒大鼠肝进行了研究。一次气管内注入0.04 mg/kg Na_2CrO_42天后肝组织即出现病理改变和Ⅳ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增加。一次注入0.98 mg/kg Na_2CrO_4后第2~28天Ⅳ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均较对照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肝病变程度一致,且随着肝组织的修复而下降。结果说明铬染毒所致的Ⅳ型胶原的改变与肝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5.
2018年5~9月,北京市西城区五所小学先后共报告了5起呼吸道感染集中发热疫情。为了解报告的5起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开展了现场调查,并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进行病原学筛查,对鉴定为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分别扩增六邻体蛋白基因Loop2区域以及三个衣壳蛋白(五邻体基座蛋白、六邻体蛋白和纤维蛋白)基因全长,进行HAdV型别的初筛和确认,同时与GenBank数据库中国内外HAdV-3流行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5起集中发热疫情的致病原均为HAdV-3。进一步研究发现,全球流行HAdV-3可划分为Clade1和Clade2两个进化分支,2004年至今我国流行的HAdV-3病毒株均属于Clade2进化分支,也是近年全球优势流行株。两个进化分支HAdV-3病毒株在三个基因序列上均高度保守。本研究为我国呼吸道HAdV防控,以及HAdV-3型疫苗研发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56.
林乐勋  陈阳  郎秀娟 《病毒学报》2020,(6):1043-1049
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而细胞焦亡是一种以细胞溶解及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目前细胞焦亡参与EV-A71致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EV-A71感染引起的焦亡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EV-A71感染Vero细胞,6 h后检测caspas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EV-A71感染促使caspase-1表达升高,表明EV-A71感染引起细胞焦亡;检测IL-1β和IL-1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EV-A71感染促进IL-1β和IL-18的表达升高,表明EV-A71诱导的焦亡与炎症的产生有关。EV-A71感染后加入caspase-1抑制剂Ac-YVADCMK,在感染后6 h检测caspase-1和EV-A7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加入Ac-YVAD-CMK可降低caspase-1和EV-A71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明Ac-YVAD-CMK可抑制细胞焦亡和病毒的感染;检测IL-1β和IL-...  相似文献   
957.
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近年成为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本实验室在之前的研究中发展了人肠道病毒构象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算法,并成功应用于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构象表位的预测,发现CV-A10的构象表位在病毒衣壳表面呈现site 1、site 2和site 3三簇分布。本研究中,应用相同算法对CV-A6的构象表位进行系统性预测,并将CV-A6和CV-A10这两种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的构象表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V-A6(A颗粒)和CV-A10(A颗粒)的构象表位具有高度一致的site 1、site 2和site 3三簇分布模式,而且这种分布一致性超过了CV-A10两种颗粒状态(A颗粒和成熟颗粒)的一致性,说明衣壳结构和颗粒状态对于构象表位非常重要。虽然CV-A6(A颗粒)和CV-A10(A颗粒)具有高度一致的构象表位分布模式,但在共享的58个氨基酸残基位点中,仅有21个(36.2%)残基保守,而且绝大多数构象表位都有3个以上...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福州地区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特征。

方法

纳入60例STC患者和健康志愿者20例, 留取新鲜粪便样本, 冰块运送至实验室并存放于-80度冰箱, 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 分析各组肠道菌群的生物多样性与结构组成。

结果

测序后共得到1 702 004 524条有效序列, 样本序列平均有效长度为414.1 bp, 总样本平均序列条数为2 127 505.7条。与对照组比较, STC患者肠道菌群丰度指数Ace指数、Chao指数和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下降(P < 0.05), 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 < 0.05)。在门水平上, STC组以拟杆菌门、放线菌门为主, 正常对照组以厚壁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 STC组以拟杆菌属(Bacteroide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丹毒杆菌属(Erysipelatoclostridium)、巨单胞菌属(Megamonas)为主, 正常对照组以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布劳特菌属(Blautia)为主。

结论

STC患者肠道菌群发生紊乱, 表现为丰度及多样性下降, 菌群结构发生改变, 可能与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59.
家兔胫骨前肌肌纤维型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家兔胫骨前肌的肌纤维起止、排列和神经支配特征,将该肌分为前、后两个亚体。利用家兔8例16侧胫骨前肌,按上述两个亚体分别取材,作恒冷箱冰冻横切,肌球蛋白ATP酶染色,将肌纤维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检测各亚体的肌纤维型构成比例,肌束内肌纤维的分布特征,并用图象分析仪测量各亚体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结果发现,前、后亚体以Ⅱ型纤维居多,前亚体ⅡA型纤维高达35.4%,后亚体Ⅰ型纤维多达24.5%,两者的ⅡB型纤维均达50%左右。而左、右侧之间无差异,肌束周边部内Ⅰ型纤维仅占12.7~13.3%,ⅡB型纤维高达59.9~60.0%,说明受肌束膜压迫影响,ⅡB型肌纤维血供少,以适应无氧酵解的功能。各亚体的Ⅰ型纤维较细,Ⅱ型纤维较Ⅱ粗,A型与ⅡB型二者相似。作者认为,前亚体主要参与快速有力的足背屈运动,后亚体则维持踝关节的稳定,保持足弓的形状和弹性,以便适应该肌的站立、跑动和跳跃的功能。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基因pfm对三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构建pfm基因互补菌株pfmC.提取野生株PAO1、敲除株Δpfm和互补株pfmC的RNA,利用Real-time PCR从转录水平检测效应蛋白ExoS、ExoT和ExoY转录水平的变化.以ExoS为代表,检测细胞内和分泌到细胞外效应蛋白的含量.收集铜绿假单胞菌PAO1、Δpfm和pfmC菌体内和分泌到细胞外的总蛋白,利用ExoS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杂交,特异检测ExoS的蛋白水平.[结果]与野生型相比,Δpfm中exoS、exoT和exoY转录水平明显降低,而pfmC中这3个蛋白的转录水平得到回补.Δpfm菌体内和分泌到细胞外的ExoS量均明显低于野生株PAO1,pfmC细胞内和细胞外分泌的ExoS蛋白量均得到恢复.[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基因pfm会影响三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