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北京无喙兰(Holopogon pekinensis X. Y. Mu & Bing Liu)为华北地区特有珍稀腐生型兰科植物,分布在海拔约1100 m的杂木林内,生境与本区域内其他腐生型兰科植物(常在1600 m以上桦木林中生长)显著不同。本研究针对北京玉渡山和百花山两个北京无喙兰种群的根际土壤样品开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解析北京无喙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4973个细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发现北京无喙兰根际土壤的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等7个门,优势属有MND1、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和Haliangium等。1914个真菌OTU的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优势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结合菌门等;优势属有Archaeorhizomyces、蜡壳耳属(Sebacin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优势真菌多为外生菌根真菌,可能是北京无喙兰潜在的菌根真菌。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北京无喙兰玉渡山种群根际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均高于百花山种群,各种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北京无喙兰所在种群的乔木种类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2.
浑善达克沙地6种灌木生物量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半干旱区,乔木比较稀疏或难以存活,灌木往往在植被群落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地位,其生态功能及生态学意义尤其值得重视。浑善达克沙地疏林草地是沙地顶级植物群落,其中乔木稀疏分布,而灌木在沙甸以及沙陇背风坡呈密集分布。灌木在固定沙丘、改良土壤、提供栖息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其生物量组成也在沙地植被群落中占有很大比重。已往的研究中,灌木相比乔木通常处于次要地位,对灌木的研究尚不充分,灌木生物量的模拟方法亦多采用乔木生物量的模拟方法。然而灌木形态结构与乔木有明显差异,专门针对灌木的生物量模拟方法研究尚不多见。以6种沙地灌木为样本,基于异速生长模型,对比了若干地表测量指标对灌木生物量的预测能力,其中设计了一种更贴近灌木实际形态的圆台体积作为新的预测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指标中,相比高度和地径,冠幅与灌木生物量的相关性更强。(2)相比单因素指标,复合指标与灌木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更强。其中冠幅相关的复合指标更优于地径相关的复合指标。这预示着冠幅以及冠幅相关的复合指标对灌木生物量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3)圆台体积能进一步提高对灌木生物量的预测能力。相关分析和拟合评价结果显示,圆台体积与灌木生物量的相关性更强,拟合误差较小,并且对于不同的灌木种类,其相关性和拟合精度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这意味着圆台体积对于不同的灌木种类,均具有较好的生物量预测效果。因此建议,在灌木属性测量较为充分的情况下,圆台体积是更为理想的预测指标,而在测量不充分情况下,冠幅及其相关复合指标更适宜进行灌木生物量预测。研究结果最终建立了6种沙地灌木的圆台体积-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模拟方程,为进一步研究沙地灌木的碳储量以及灌木在半干旱植物群落中的生态意义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3.
金森  颜雪娇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2):3317-3324
通过2010-2011年两年的连续观测,研究了帽儿山地区10种典型灌木生长期内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并建立了灌木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0种灌木生长期内的最低含水率都高于100%.在展叶期后到落叶期之前,大部分灌木含水率都超过200%.其中,瘤枝卫矛、珍珠梅和接骨木在整个生长期内不易燃;暴马丁香、东北山梅花、乌苏里绣线菊、金银忍冬、长白忍冬、栓翅卫矛和小叶鼠李在萌芽期和落叶期内可燃,在展叶期到落叶前期不易燃.土壤含水率和日最高气温对多数(7种)灌木的含水率有影响,林冠干旱指数则对部分(5种)灌木含水率有影响.所建立的线性预测模型中,9个模型可以解释超过35%的含水率变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35.9%和13.4%.  相似文献   
84.
毛菍     
<正>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是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野牡丹属植物(详见彭东辉等:618~625)。大灌木,高1.5~5 m;茎、小枝、叶柄、花梗及花萼均被平展的长粗毛,毛基部膨大。叶片坚纸质,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顶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钝或圆形,长8~15(~22)cm,宽2.5~5(~8)cm,全缘,基出脉5,两面被隐藏于表皮下的糙伏毛,通常仅毛尖端露出。伞房花序,  相似文献   
85.
在介绍八角莲属的用途和我国八角莲的野生资源概况的基础上,从生物学特性、繁殖特性、生境状况和人为因素等几方面分析了导致八角莲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并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种质资源收集和资源发展结合利用的三项有效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86.
干旱荒漠区不同灌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广泛分布于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的白刺、霸王、红砂、沙冬青、沙木蓼、梭梭和驼绒藜7种不同的旱生灌木,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形态氮素、有机碳的含量特征及土壤pH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分别平均高24.9%、24.5%和65.1%,土壤有机碳平均高出18.5%,土壤pH值平均低0.14个单位.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碳和pH之间都呈现出了极显著差异(p<0.01).7种灌木根际土壤全氮、硝态氮和有机碳含量均比非根际土壤含量高.除沙冬青根际铵态氮含量较非根际低以外,其余6种灌木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梭梭的根际土壤pH高于非根际,其它6种灌木均是根际pH低于非根际土壤.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之间均呈显著相关,二者表现为线性关系.而土壤全氮与铵态氮在根际与非根际则均无相关性,全氮与硝态氮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均显著相关,且二者也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87.
于2007年8月,在北京八达岭地区野外实地踏查的基础上,按海拔梯度每升高100 m布设10个典型灌木样地,共40个样地,分别进行灌木群落调查.采用TWINSPAN方法、依据各样地灌木各物种的重要值对研究区灌木群落进行分类,采用DCCA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并选取代表地形因素和土壤因素在内的环境因子共16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北京八达岭地区灌木群落共划分为10个类型.(2)北京八达岭地区灌木群落与各环境因子之间有较好的独立性,土壤环境因素对灌木空间分布格局影响较大(特征值为0.90);土壤环境因素中,灌木群落格局与土壤容重因子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3)土壤环境因子对灌木群落格局变异的解释能力达到36%;而单纯由地形环境因子的解释能力只有9%,二者交互解释能力为3%,说明土壤环境因素是影响北京八达岭地区灌木群落格局的主导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八达岭地区灌木群落分布格局与土壤容重和海拔因子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以高度城市化的孤岛状山体——建设中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保育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人工林经过近50年低干扰和自然发育后的物种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辰山植物区系以泛热带和北温带占优势,具有典型亚热带和温带成分交汇和南北植物分布交错特征;但保育区内种类单一,维管束植物仅有49科69属94种;主要群落是以枫香、刺槐、臭椿、三角枫和朴树等为优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以香樟和秃瓣杜英等为优势树种的常绿阔叶林,以及毛竹林;物种多样性普遍较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为刺槐+香樟群落(1.757),Simpson均匀度指数最高值为毛竹+三角枫群落(0.163);多样性指数曲线和均匀度指数曲线不具有一致性的变化趋势;多数群落垂直结构中无明显林下分层现象;演替前期的落叶乔木种群后续个体不足。长期孤岛状隔离所导致的种源补充缺乏,人为干扰导致的群落景观结构发生局部或整体变化,均使现阶段辰山残存植被地带性更新苗不足、群落发育不充分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低;从森林植被保育和群落进展演替考虑,可利用较好的林下生境条件,适当引进苦槠、青冈等地带性植被优势种,将落叶阔叶林诱导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89.
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是香港的一所非牟利机构,于1951年建园,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农业辅助。本园因适应香港社会的转型,发展成为环境教育与自然保育中心。致力“提高大众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透过保育和教育,积极改善世界”。本园现推行的计划有野生动植物保育、可持续农业及环境教育等。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于1998年2月开展华南生物多样性保育计划,研究队曾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60多个天然林区进行快速生物多样性评估,了解当地野生动植物的分布与状况,  相似文献   
90.
据调查和文献统计,福州市有野生兰科植物34属68种1变种,并就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