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8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06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高产条件下不同花生品种的最佳化控时期,以小花生品种‘花育20’(HY20)和大花生品种‘花育25’(HY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多效唑(PBZ)不同喷施时期对花生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保护酶和碳、氮代谢酶活性,以及荚果产量和籽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施PBZ均提高了2个品种花生在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且PBZ喷施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在饱果期,HY25的各指标以主茎高25cm时喷施PBZ的效果最好,但HY20在主茎高25 cm时喷施PBZ的保护酶活性降低,化控时间过早导致植株早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碳代谢酶活性也略低于CK,HY20的指标以主茎高30 cm时喷施PBZ效果最好.适宜时期PBZ处理提高了2个品种的荚果产量和经济系数,提高了脂肪含量和油酸相对含量以及O/L值.高产条件下,HY25和HY20的最适多效唑处理时期分别为花生主茎高25和30 cm左右.  相似文献   
992.
三维基因组学是以研究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组空间构象,及其对不同基因转录调控的生物学效应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也是后基因组学时代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它的研究重点是空间构象与基因转录调控间的关系。通过三维基因组学技术,科学家将能对基因组的折叠和空间构象、转录调控机制、复杂生物学性状、信号传导通路和基因组的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系统解读生命百科全书和精准生物学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综述了目前三维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技术、研究现状、科研进展、存在问题、未来及与精准生物学的关系等内容。以期能较系统地展示三维基因组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解读从三维空间构象信息到不同基因功能研究的路径,精准决定在转录调控网络中不同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的可能模式。  相似文献   
993.
在对广东省湿地植被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分析湿地植物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和利用对策。结果显示,广东省湿地维管植物共有96科240属352种,大部分为被子植物,其中含属数和种数较多的科有菊科、禾本科,含种数较多的属有莎草属Cyperus、蓼属Polygonum、母草属Lindernia、簕竹属Bambusa。出现频率较高的物种主要有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铺地黍Panicum repens L.等。从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总种数的71.59%,居主要优势;从生态类群来看,湿生植物占总种数的43.47%,居主要优势;从植物来源来看,本地物种占总种数的90.63%,居主要优势。入侵植物有41种,占总种数的11.66%。已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共204种,占总种数的57.6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垦、采砂、排污等人为活动以及外来物种入侵使湿地环境遭到破坏,植物种类大大减少;用于园林绿化和净化污水的植物种类较少且多为外来种。建议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加强外来物种的监控,多利用本地植物资源进行园林绿化和净化污水。  相似文献   
994.
陕西汉中地区黑熊的现状,分布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3年,作者在陕西省汉中林区采用三阶抽样设计调查并询访群众,求算每个所选择的最小样本单位(三级区)的方差,推算黑熊整体数量。根据黑熊数量将该地林区划分为3个密度区级:高密度区(0.03头/km ̄2以上),秦岭中山区;中密度区(0.01-0.029头/km ̄2),巴山中山区;低密度区(0.01头/km ̄2以下),秦巴低山丘陵区。全区有黑熊312头,平均密度0.035/km ̄2,遍布10县166个乡。分析了各地黑熊数量多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开发前   总被引:84,自引:6,他引:78  
尹澄清 《生态学报》1995,15(3):331-335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是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的界面区。由于它在系统间的特殊地位,近年来受到国际上生态和环境学界的格外重视。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功能有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拦截和过滤经过此交错带的物质流、有利于鱼类的繁育、稳定毗邻的生态系统、净化水体、减少洪水危害、保持水土等。水陆交错带的保护和科学开发都有待提高,使之在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湖北及其邻近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调查和进行保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及其邻近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分布、保护现状和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97.
银叶老鹳草种群中诱导保护抗性的研究刘登义,查德民,周忠泽劳斯·埃里克松(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芜湖241000)(瑞典国立宇米欧大学生态植物学系)InducedProtectiveResistanceinGreaniumsylvaticumPopula...  相似文献   
998.
九岭幕阜山植物区系中的特有属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岭、幕阜山植物区系拥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37个(含42种),是华东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尤其是特有物种多样性)中心之一。本文调查研究了九岭、幕阜山种子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在数量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本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区系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及其生态特征,探讨了本区与江西其它山体中种子植物特有属的联系,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99.
水分胁迫下Ca ̄(2+)、PEG预处理对小麦幼苗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洪法水,马成仓,董振吉,周谋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淮北235000)EFFECTSOFCA ̄(2+).PEGPRETREATMENTONDEFENSIVEENZYMESACTI...  相似文献   
1000.
鹅掌楸在中国的自然分布及其特点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星散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海拔450~1800m阔叶林中。依其自然地理区域,鹅掌楸在我国西部,从北由大巴山,经武陵山、大娄山,伸向云贵高原东部,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带,在东部和中南部,有5个各自以中、低山为中心,被平原相间隔的“岛”状分布。较大种群多分布在我国西部。与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L.)在北美洲的分布相比,鹅掌楸为星散间断分布,天然更新不良,在自然群落中多为偶见种。中国东部和西部鹅掌楸在形态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别,西部种群在花被片颜色,叶片裂片变化及同工酶等方面表现出与北美鹅掌楸有更多的相似特性。因而推论,现存鹅掌楸属的这两个对应种,在地史上是通过欧洲及大西洋陆桥建立联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