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存在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宗雪  崔国发  袁婧 《生态学报》2008,28(5):2090-2090~2098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但其存在价值目前缺乏明确的市场价格.因此对大熊猫的存在价值进行估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研究了我国居民对于大熊猫的保护意识和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WTP),进而对大熊猫总体存在价值进行了评估.问卷调查选择在大熊猫栖息地集中分布的四川省进行,采用支付卡式(Payment Card, PC)问卷调查方式,对回收的674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非零支付474份,占有效问卷的70.4%.调查表明:人均支付价值为82.7yuan/a,进而得出我国大熊猫总的存在价值为3.67×1010yuan/a.建立支付价值与居民社会经济因子的回归模型,通过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指数选择最优模型,结果显示对支付价值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为学历、收入和年龄.其中,支付价值与学历、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通过对年龄、学历、收入3个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各因子不同水平支付价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42.
徐建英  孔明  刘新新  王清 《生态学报》2017,37(18):6205-6215
运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了生计资本对于农户再次参与下一轮退耕还林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约77%的农户愿意再次参与退耕工程,愿意再参与退耕的农户和不愿意再参与退耕的农户生计资本具有显著差异性。逻辑斯蒂回归结果表明,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对农户的再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但是作用方式不同:其中自然资本对农户再参与有着显著的负影响,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再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影响。生计资本二级指标中,农户拥有的耕地面积、现金收入、家庭村委会成员数量以及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的再参与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农户拥有的耕地面积对其再参与意愿具有显著负影响,且贡献较大((β=-23.041)),而现金收入、家庭村委会成员数量以及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再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影响,以现金收入的影响最大(β=38.591),其次分别是家庭村委会成员数量(β=13.625)和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β=7.717)。最后,论文探讨了生计资本及其组成指标对于农户再参与意愿的作用机制,建议降低农户对于土地资源的依赖,提高非农业收入和补偿标准,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及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来提高农户的再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43.
居民小米(谷子)消费水平是谷子产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城镇居民小米消费影响因素对于谷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河北省石家庄市513名消费者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小米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年龄、对小米历史文化或营养价值的认知水平等显著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最后提出了提高居民小米营养和健康的认知水平、实施小米品牌战略、开发多种层次的产后加工产品、制定不同层次的营销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4.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其文 《生态学报》2014,34(17):5114-5123
利用问卷调查和条件估值法,以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结果表明:(1)当地居民对保护区和退耕还林政策不熟悉,如果给相应的补偿,超过一半的居民愿意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在保护区内从事垦荒、砍伐、放牧等活动。建立保护区后,绝大多数村民在生产生活和家庭收入等方面受到影响。(2)不同村庄农户的家庭受损和机会成本相差较大。对于林地没有被保护区划占的农户,机会成本为10000元/户。对于林地被保护区划占的农户,机会成本为10000元/户+750元/666.7m2×被划占的林地亩数。(3)采用投标卡方法,确定农户受偿意愿为230.66元666.7m-2a-1。(4)通过卡方检验,受教育程度、民族和居民所在村别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受偿意愿。文化层次与受偿意愿的关系呈单调变化,瑶族的受偿意愿最高,其次是苗族,汉族的受偿意愿最低,受保护区影响越大的村庄,其受偿意愿也越大。(5)当地居民的受偿方式呈多样化。多数居民希望得到现金补偿,选择多种受偿方式的组合较为普遍。补偿金主要用于基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农户的技术补偿需求主要是优良林木种植技术和果木蔬菜种植技术,最关心的政策补偿是提供就业。  相似文献   
45.
长岛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维护的条件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岛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海岛自然保护区,迅速发展的捕捞业、养殖业和旅游业不可避免地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使长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采用支付卡式的条件价值法,调查并估算了2013年居民和游客对维护长岛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支付意愿,并与2008年的研究结果比较以检验条件价值法的可靠性。结果显示,2013年居民和游客人均最大支付意愿分别为203.77和257.26元/a,分别比2008年增长了7.9%和21.7%。两次支付意愿调查结果的相同点在于居民或游客对各个投标额愿意支付的人数比例在不同年份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愿意支付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前者体现在居民对各个投标额的选择比较集中,而游客的选择比较分散;后者表现为居民和游客愿意支付的人数比例增长率分别为20.5%和19.1%。结果表明,采用条件价值法评估长岛自然保护区居民和游客对生态系统维护的支付意愿结果可靠,其评估结果主要受经济收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因此,当地政府应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46.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评估资源、环境物品及服务价值最广泛的方法.支付意愿(WTP)的引导技术是CVM研究的重要手段.对WTP引导技术的研究是提高CVM评价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三江平原生态旅游水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评价对象,分别运用支付卡式、单边界二分式和双边界二分式3种WTP引导技术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3种引导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支付卡式、单边界二分式及双边界二分式中的社会经济属性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关系一致,其中,变量投标值、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以及关心程度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显著,变量性别和职业对支付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支付卡式的WTP为每人112.46元,其次是单边界二分式(136.15元),双边界二分式问卷的WTP为每人168.74元.综合考虑调查对象的性质、调查成本以及统计技术等,双边界二分式的结果(47.86×108元·a-1)最符合实际,可作为三江平原生态旅游水资源的非使用经济价值.不同WTP引导方式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很大,为提高问卷有效性,合理选择调查问卷类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7.
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王凤珍  周志翔  郑忠明 《生态学报》2010,30(12):3261-3269
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评价,不仅可为建立区域生态账户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促进政府加大城市湖泊湿地保护与治理投资力度。以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为研究对象,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计量。结果表明,88.2%受访者认为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的非使用价值很重要,但41.2%受访者对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不了解:受访者认为湖泊湿地非使用价值3种组分的重要性程度顺序为存在价值遗产价值选择价值。受访者对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严东湖、东湖、紫阳湖的支付意愿率分别为70.8%、70.1%、56.9%,人均支付意愿值分别为48.4元·a-1、49.6元·a-1、44.0元·a-1,非使用价值分别为2.84×108元·a-1、2.88×108元·a-1、2.07×108元·a-1,呈现出半自然湖泊自然湖泊人工湖泊的趋势。受访者年龄、年收入、文化程度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性别、职业、职称对支付意愿无显著影响;受访者年收入、文化程度、职称对支付值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职业对支付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8.
黄蕾  段百灵  袁增伟  田丰  毕军 《生态学报》2010,30(2):487-497
为更好的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同时为了提供湖泊生态安全管理、宣传、预防等方面的建议,应用目前评价非使用价值较成熟的条件价值法(CVM),以洪泽湖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运用支付意愿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数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共发放支付卡式CVM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获得支付意愿的分布形态和规律。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湖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不同人群对恢复该湖泊生态服务功能支付意愿的差异。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得到在洪泽湖生态系统恢复计划案例中,受访者的支付意愿主要受到家庭年收入、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并展开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和解释。最后针对模型分析的结果,提出具体可行的增强公众环保态度和环保意愿的建议,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为决策者选择有效目标人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王奕淇  李国平 《生态学报》2020,40(9):2877-2885
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中,相关利益主体的生态补偿意愿和行为的分析对政策的管理和执行至关重要。运用选择实验法对渭河流域中下游居民的支付意愿进行考察,通过构建Mixed Logit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支付意愿及其偏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选择显著受到水质、河流面积/水量、水土流失情况、动物种类/数量这4个属性变量的正向影响,支付金额的负向影响;其次,城镇和农村居民对水质这一属性具有最高的支付意愿,对河流面积/水量这一属性具有次高的支付意愿,而对动物种类/数量这一属性具有最低的支付意愿;最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13.168元月~(-1)人~(-1)和9.050元月~(-1)人~(-1),前者的支付意愿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0.
文化林是按照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来保护和管理的森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维持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调查了文化林周边村民对文化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知及保护意愿,结果表明:(1)村民认为文化林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为固碳释养、水源涵养及美学价值,并与最满意的服务功能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最期望提高的服务功能是文化功能,例如:生态旅游,美学价值.(2)相对周边其他森林村民对文化林的资源利用较小,主要是非林木产品,平均26.3%的被访村民在文化林中获得过收入,40.6%的被访者获得山野菜、竹子、中药材、薪柴等.但90.1%被访者从其他森林中得到薪柴等林产品,开展旅游村落的村民获得林产品比例相对较小,但管护意愿相对较低.(3)村民对文化林的保护积极性较高,70.4%的被访者愿意花时间来管护森林,距文化林越近、家庭收入越高,管护意愿越高.38.9%的被访者愿意支付费用来维持服务功能不变化,距文化林越近,管护意愿越低的被访者,支付意愿越高.(4)通过了解村民对文化林的态度和认知,对我国农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天然林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大力宣传文化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文化功能,并寻找替代生计提高居民收入,雇佣当地男性村民看护森林,充分利用村民的传统知识加强共管力度,完善村规民约,在今后规划中尽量将村落沿着文化林布局,积极支持对文化林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