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262.
心脏起搏器对我们来说越来越不陌生,佩带起搏器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但起搏器究竟为何物,到底能起什么作用,至今仍蒙着神秘面纱。 其实心脏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已有40年。1929年,美国库德医生就曾经用针头插入心肌给予直接电刺激使一个婴儿已停搏的心脏复跳。1952年,美国卓尔医生报告应用体表电极电刺激治疗心脏停搏  相似文献   
263.
胃肠功能性动力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吕 《生理通讯》2001,20(5):100-102
  相似文献   
264.
265.
鱼类的血清和体表黏液在其适应复杂水体环境的生理生化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鱼类血清和体表黏液的蛋白组分与含量的差异,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体表黏液丰富的宽体沙鳅Sinibotia reevesae、中华沙鳅S.superciliar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及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四种鱼的血清与体表黏液的蛋白组分展开研究,共获得158条蛋白区带,其中血清67条,体表黏液122条,其分子量在10.92~194.48 k D之间。聚类分析显示宽体沙鳅血清蛋白与中华沙鳅的相似度最高(0.67),与南方鲇的相似度最低(0.40)。四种鱼的血清蛋白组分的差异体现了其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而体表黏液蛋白组分中中华沙鳅与南方鲇的相似度最高(0.53),与长薄鳅的最低(0.47),未呈现出与血清类似的遗传分化规律。  相似文献   
266.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率徐缓和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疗效显著,目前世界各国已广泛使用,受到普遍重视。1958年第一个心脏起搏器入人体。心脏起搏技术是工程技术和心脏电生理相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应用中最成功、但又在进一步发展的技术。特别是近20年来,从工程技术方面讲,由于微电子和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软件代替某些软件传感某些生理参数异构成闭环电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电极等应用,使心脏起搏技术更合乎生理要求,心脏起搏的适应症更扩大,除治疗心脏传导系统障碍引起的心动过缓外,还有心动过速、埋杆式自动除颤等更多类型起搏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