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1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调查滇西亚种树鼩体外寄生虫的自然感染状况,为建立树鼩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野生的滇西亚种树鼩和自繁F1代树鼩各60只分别用尸检法和活体法检测,随即采用拔毛或用透明胶带粘取腋下、耳根、腹股沟、肛门附近等处的毛发制片,置于体视镜和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和虫卵。结果野生滇西亚种树鼩和自繁F1代树鼩体外寄生虫自然感染率分别为:虱子25%/6%、蚤5%/0、蜱1.6%/0、水蛭1.6%/0、虱子和蚤混合感染1.6%/0。结论野生树鼩体外寄生虫的自然感染多为虱子和蚤,其次还有蝉、水蛭,总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繁F1代。使用灭虱灵对于驱除树鼩体外寄生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2.
2,4-二氯苯酚在土壤与河流底泥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内四柳河沿岸土壤与河流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灭菌、温度与污染物初始浓度调控,研究了2,4-二氯苯酚在土壤与河流底泥中降解动力学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微生物对2,4-二氯苯酚降解起主导作用,在45d内,非灭菌土壤和河流底泥的降解率分别是灭菌条件下的1.5~3倍、1.4~2.8倍,土壤和河流底泥中的2,4-二氯苯酚微生物降解量分别为0.128~0.599和0.113~0.718mg·kg-1,非灭菌处理半衰期时间短于灭菌处理;(10±1)℃~(30±1)℃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2,4-二氯苯酚降解加快,在(30±1)℃土壤与河流底泥中残留量最小,分别为0.305和0.203mg·kg-1,半衰期也最短;土壤与河流底泥中的2,4-二氯苯酚均在其浓度为0.5mg·kg-1时降解最快,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2,4-二氯苯酚降解速度呈现递减趋势,半衰期增长。  相似文献   
203.
拟除虫菊酯农药降解菌HP-S-01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查彼氏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燕麦片培养基和理查德培养基等5种培养基对拟除虫菊酯农药降解菌Streptomyces sp.HP-S-01生长的影响,确定了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为菌株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以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中心组分旋转设计法(RRCD)和响应曲面法(RSM),优化了培养基关键组分中可溶性淀粉、硝酸钾和磷酸氢二钾的组成,以降解率为主要衡量指标,最佳配方包括可溶性淀粉25.9549 g/L、硝酸钾1.9975 g/L和磷酸氢二钾0.9505 g/L,最终优化出的培养基处理1 d后对50 mg/L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率达到99.61%,与期望降解率99.92%相一致,比优化前84.10%提高了15.51%.  相似文献   
204.
更正     
本刊2010年第6期刊登的贺军军、罗萍等文章"菠萝渣淀粉功能降解菌筛选及s2b7-4"及2011年第1期刊登的贺军军、罗萍等文章"甘蔗渣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应作者本人要求,文中作者单位排序修改为"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5.
从污泥中筛选出1株对聚乳酸(poly—L—lacticacid,PLA)具有降解活力的细菌DSL09,该菌株对PLA的乳化液、粉末及薄膜都具有降解作用。通过形态学、16SrDNA比对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为提高该菌株对PLA的降解活力,对其进行了紫外诱变,获得了稳定遗传的突变株DSL09-60b,该突变株的PLA降解活性提高至原始菌株的1.5倍。对该突变株产PLA降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经测定DSL09-60b在初始培养基pH为8.0、0.5%酪蛋白为诱导物、接种量6%(体积比)的条件下37℃培养54h时发酵液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6.
207.
目的:观察细柱五加茎中6个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作用.方法:从细柱五加茎中提取得到16-α-羟-19-贝壳杉烷酸、16αH,17 - isovaleryloxy - ent - kauran - 19 - oic acid、贝壳杉烷酸苷A、紫丁香苷、松柏苷、刺五加苷D等6个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其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结果:发现化合物16-α-羟-19 -贝壳杉烷酸、16αH,17 - isovaleryloxy - ent - kauran - 19 - oic acid、贝壳杉烷酸苷A、紫丁香苷、松柏苷对人肺癌A549细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刺五加苷D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其浓度成负相关,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不断降低.结论:6个化合物呈现不同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为细柱五加茎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8.
黑曲霉对黄曲霉生长、产毒及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黑曲霉对黄曲霉生长、产毒的抑制作用及对AFB1的降解作用。方法将黑曲霉分别与黄曲霉、AFB1共同培养,定期测定培养液pH、菌丝体干重、黄曲霉孢子数、AFB1含量。结果黑曲霉与黄曲霉混合培养时,黄曲霉孢子数、AFB1含量均比单独培养的低,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率达到68.06%~91.52%;加入黑曲霉后,AFB1含量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解率为46.19%。结论黑曲霉既能抑制黄曲霉生长、产毒,又能降解AFB1。  相似文献   
209.
XRN家族是一类5′-3′核酸外切酶家族,主要参与rRNA的成熟加工以及特异mRNA的降解过程,在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XRN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综述,XRN家族在植物中主要参与rRNA加工过程、miRNA途径、外源mRNA降解过程以及乙烯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10.
微滴培养技术在卵母细胞培养和胚胎早期发育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近期研究发现这项技术又有新的应用范围.有科学家发现将该技术应用于胚胎干细胞可以实现高效传代,在精原干细胞培养和精子发生相关过程的研究方面也可取得很好效果,同时,对早期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过程的监控和对精原干细胞生长过程的观察也相对容易.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微滴培养技术在这些新领域的研究与常规培养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回顾微滴培养技术的主要发展过程,重点探讨微滴培养技术的最新应用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