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小鼠下颌下腺细胞的培养方法,探讨下颌下腺细胞培养条件及细胞生长特性,为研究干细胞转分化涎腺腺泡细胞以及涎腺再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取2周龄的小鼠,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分别进行培养,用活细胞观察法和HE染色法记录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和细胞倍增时间来比较两种方法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均可以成功的培养下颌下腺细胞,(1)组织块法培养的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边形,10天左右成铺路石样;消化法培养细胞亦为上皮样细胞,呈多边形,胞质丰富;(2)HE染色下颌下腺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明显;(3)Cytokeratin13和AQP5表达阳性,Wimentin表达阴性;(4)组织块法培养细胞增殖相对较平缓,消化法培养细胞增长较迅速;(5)消化法培养倍增时间(1.3471±0.6071)天比组织块法倍增时间(2.1887±1.1503)明显缩短(P〈0.05);结论:体外可以成功的培养下颌下腺细胞,但是同时证明下颌下腺细胞长期传代较困难,这为研究干细胞转分化涎腺细胞和涎腺再生体内实验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2.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心肺支持技术,临床上能够为严重、可逆性的心肺衰竭患者提供循环、呼吸支持.近年来,新生儿、儿童和成人脓毒症患者应用ECMO治疗的成功报道日渐增多,掀起了脓毒症患者应用ECMO治疗的热潮.然而,ECMO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却一直存在争议.大量回顾性研究表明新生儿及儿童脓毒症患者中应用的成功率相对较高,成人脓毒症患者应用ECMO治疗例数较少,但仍可在其他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尽早尝试ECMO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将Caco-2细胞模型的改良研究特征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系统的总结,便于相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在实际研究中更科学有效的利用该细胞模型。方法:概述了近年来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相互作用、代谢及在药物剂型开发中应用情况,并查阅有关改良研究的文献,总结对Caco-2细胞模型进行的改良方法。结果与结论: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研究中有良好的吸收、代谢规律。其中包括通过基因重组、基因敲除或化学物质诱导改变转运蛋白表达和细胞内的代谢酶,增加私液层可以通过加入私蛋白或细胞共培养方式来完成,将培养周期缩短,增加药物溶解性与减少非特异性结合等。这些改良使该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体内生理条件,Caco-2细胞模型是药物体外研究十分稳定且良好的方法,能够使其在研究药物的吸收、代谢及高通量筛选中发挥及其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胃癌腹腔转移运用体外高频热疗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癌腹腔转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静脉化疗,观察组运用体外高频热疗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腹水缓解有效率上,观察组8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腹痛缓解有效率上,观察组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在实体瘤控制有效率上,观察组55%显著高于对照组32.5%,p0.05。结论:胃癌腹腔转移运用体外高频热疗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及时缓解患者不适。  相似文献   
65.
【目的】旨在通过体外静态模拟瘤胃发酵法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对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及功能菌群数量的影响。【方法】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处理做阴性对照(NC),以莫能菌素(MON,5μmol/L)做阳性对照,试验组NI添加水平分别为3(NI-3)、9(NI-9)和27 mg/100 m L(NI-27),每个处理4个重复,分别于培养后的0、3、6、9、12、24 h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培养24 h后,采集发酵液样品,用于发酵参数和菌群数量的测定。【结果】与NC组相比,添加NI和MON均能显著降低产气量和甲烷产量(P<0.05);添加NI对pH值、干物质消失率(DMD)和有机物消失率(OMD)无显著影响(P>0.05);NI-9处理组与NC组相比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NI-3和NI-27组氨氮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相比而言,MON处理组DMD、OMD和氨氮浓度与NC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pH值与其他各处理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与NC组相比,NI各处理组和MON组乙酸浓度及乙丙比均显著降低(P<0.05),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功能菌方面,qPCR结果显示添加NI和MON对总菌和拟杆菌门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NC相比,添加NI对原虫、甲烷菌、真菌和厚壁菌门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MON组原虫、甲烷菌、真菌和厚壁菌门数量显著降低(P<0.05);NI和MON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硫还原菌和C.aminophilum数量(P<0.05),但C.sticklandii数量不受影响(P>0.05)。【结论】添加适宜浓度的NI可降低瘤胃甲烷与氨的生成,但并不影响饲料消化,这种发酵模式的改变可能与瘤胃功能菌群数量与多样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偏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外伤后偏瘫患儿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物理治疗(PT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于治疗1、3个月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粗大运动能力(GMFM)评分、精细运动能力(FMFM)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GMFM、FMF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一个月后ADL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0.48%和76.19%,治疗三个月后分别为95.24%和85.71%,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脑外伤后偏瘫患者ADL及部分运动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普通门诊确诊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仅给予言语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以4周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版儿童语言发育评定法s-s法、Gesell发育评分法评价和比较患儿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较单纯言语训练可更有效改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言语发育和认知发育。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辅酶Q10联合金凤丸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7年10月接诊的185例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95)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用金凤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_2)、胰岛素(INS)、子宫内膜厚度、孕激素(P)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LH、T、E_2、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获卵数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受精率、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酶Q10联合金凤丸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9.
魏欣蕾  游淳 《生物工程学报》2019,35(10):1870-1888
体外多酶分子机器遵循所设计的多酶催化路径,将若干种纯化或部分纯化的酶元件进行合理的优化与适配,高效地在体外将特定的底物转化为目标化合物。体外多酶分子机器反应系统呈现元件化和模块化的特点,在设计、组装和调控方面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近年来,体外多酶分子机器在实现反应过程的精准调控和提高产品得率方面的优势逐渐体现,展示了其在生物制造领域重要的应用潜力。对体外多酶分子机器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合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文中系统地综述了基于酶元件/模块的体外多酶分子机器的构建策略,以及改善该分子机器中酶元件/模块之间适配性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生物制造平台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70.
合成生物电路在生物传感及生物计算方面成为了广泛应用的工具。工程化生物电路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同时也具备模块化的特征。在本文中,研究了基于单链DNA开关调控的多功能生物电路的构建方法。通过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单链DNA开关作为核心控制元件,并利用长度为20 bp的toehold区域来激活单链DNA开关,驱动了简单的单向式、循环式以及级联的多层次的生物电路系统。在级联式电路系统中,通过调整单链DNA开关的结构,使信噪比从2.996变成5.274。同时,单链DNA开关作为长单链DNA(784 bp)的一部分,在无细胞蛋白质系统中实现了基因表达调控。因此,本文研究的工程化方法为今后复杂的人工生物电路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