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5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31.
昆明地区35种森林木本植物的燃烧性排序与分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装置对昆明地区35种森林木本植物的活枝叶进行燃烧试验,在测定和分析样品引燃时间、有焰燃烧阶段烟气温度变化和质量损失过程等基础上,提出了燃烧性参数,即单位质量可燃物在有焰燃烧阶段产生的烟气温升峰面积与引燃时间之比.根据该参数和引燃时间长短对35种植物的燃烧性进行排序和分类,采用2种方式对燃烧性排序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小白花杜鹃(Rhododendron siderophyllum)等14种植物为难燃类;水红木(Viburnum cylindricum)等5种植物为可燃类;圆柏(Sabina chinensis)等16种植物为易燃类.可燃类与易燃类间平均引燃时间相差36.2s,可燃类与难燃类间平均引燃时间相差276.7s,可燃类与易燃类占样品总数的60%,而难燃类占40%,难燃物种比例较小是昆明地区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2.
基于时间聚类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的癫痫fMRI盲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聚类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的癫痫fMRI数据盲分析方法,并将两种方法有效联合,提取发作间期的癫痫fMRI激活时空信息.该方法首先由时间聚类分析得到与激活相关的时间峰度特征曲线,以此特征作为时间参考信息;再由空间独立成分分析分解fMRI信号得到空间独立成分;最后将每个独立成分所对应的时间曲线与参考曲线做相关分析提取相应脑激活图.提出的方法无需任何关于癫痫fMRI的先验假设信息,有效解决了独立成分的排序问题,实现了对数据的盲分析.仿真试验结果阐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对癫痫数据的试验结果显示空间定位准确性优于统计参数图方法.  相似文献   
933.
三江平原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同期野外实测的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分析了三江平原洪河自然保护区草甸、沼泽植被、灌丛和岛状林4种湿地植被及样本总体的NDVI与LAI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NDVI与不同湿地植被类型叶面积指数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制作完成洪河自然保护区LAI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样本总体的LAI估算效果不太理想,其NDVI与LAI的相关性仅为0.523;将研究区分为草甸、沼泽、灌丛和岛状林4种湿地植被类型,NDVI与各植被型LAI的相关性和估算效果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所建立的LAI遥感反演模型以三次曲线回归方程拟合精度最高,R2分别达到0.723、0.588、0.837、0.720.以上结果表明,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并基于遥感植被分类的基础上,CBERS-02遥感影像可用于较大区域内湿地植被生理参数的反演研究.  相似文献   
934.
《蛇志》2008,20(1):F0004
KF-3000脑循环分析仪是上海匡复医疗设备发展有限公司和复旦大学联合研究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的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与分析仪器。它通过无创检测颈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液压力、血管管径和人体血压,以及颅内大脑两侧前、中、后动脉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运用脑循环动力学模型和专用计算软件来计算分析反映脑循环功能状况的脑血管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35.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烟草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烟草绿原酸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适合分离烟草绿原酸的树脂,并对其动态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DA-1树脂对烟草绿原酸不仅吸附量大,而且解吸率高,适合烟草绿原酸的分离富集.该树脂吸附分离烟草绿原酸的工艺参数为:上柱液浓度3.5 mg/mL,pH 3.0,流速3倍柱床体积/h;以6倍柱床体积的40%乙醇进行洗脱,解吸附效果最佳,绿原酸总回收率为80.06%,初步吸附分离得到的产品中绿原酸含量为39.20 g/100 g.  相似文献   
936.
PnET-Ⅱ(photosynthesis and evapotranspiration)模型是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参数较多, 包括植被、土壤和气候参数等.本文估计了丰林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中红松和阔叶树的总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枝干NPP对PnET-Ⅱ模型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 PnET-Ⅱ模型的植被参数中,林冠参数变化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且红松总NPP对植被参数的敏感性大于阔叶树;红松和阔叶树NPP对土壤持水量变化敏感性较小,且红松NPP对土壤持水量的敏感性略小于阔叶树;在气候情景范围内,气温变化对红松和阔叶树NPP的影响最大,降水和光合有效辐射次之.不同气候情景对NPP模拟结果的影响不同.红松和阔叶树的总NPP和枝干NPP对各输入参数的敏感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37.
应用单个体培养方法,以浓度为3.0×106 cells·ml-1的斜生栅藻为食物,在18 ℃、23 ℃、28 ℃和33 ℃的温度梯度下比较了镰形臂尾轮虫和尾突尾轮虫的生活史特征.结果表明:18 ℃和23 ℃下,尾突臂尾轮虫的生殖期和平均寿命均显著长于镰形臂尾轮虫,产卵量也显著大于镰形臂尾轮虫;28 ℃下,2种轮虫的各主要发育阶段历时、平均寿命和产卵量均无显著差异;33 ℃下,镰形臂尾轮虫的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历时以及平均寿命均显著长于尾突臂尾轮虫,产卵量显著大于尾突臂尾轮虫.18 ℃下,尾突臂尾轮虫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显著大于镰形臂尾轮虫;23 ℃和28 ℃下,尾突臂尾轮虫的生命期望显著长于镰形臂尾轮虫,而其他种群增长参数间均无显著差异;33 ℃下,镰形臂尾轮虫的世代时间、生命期望、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极显著大于尾突臂尾轮虫.2种轮虫的主要发育阶段历时、平均寿命、产卵量、世代时间、生命期望、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尾突臂尾轮虫更能适应较低的环境温度,而镰形臂尾轮虫则相反.  相似文献   
938.
建立信号转导通路的数学模型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信号转导通路本身的复杂结构及其所表现出的强非线性特征,使得对该类模型的参数辨识十分困难.参数辨识所需要的测量数据的选择对于辨识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一类信号转导通路模型参数辨识中最小应测量状态的计算问题.给出了用于确定该最小应测量状态的目标函数,通过对目标函数进行简单的运算,确定了用来估计未知参数的最小应测量状态的数量,同时给出了一种计算系统状态对应于未知参数的敏感性系统曲线的新方法.以TNFα诱导的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39.
通过测定黄淮麦区2年度3试点13个小麦区试品种糊化特性(RVA)参数及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研究了小麦RVA参数稳定性及其与其它主要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峰值粘度、保持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回升值起主导作用,环境对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影响较大.峰值粘度、保持粘度、最终粘度在品种间变幅较大,分别为2 055.50 cp~3 935.50 cp、1 046.42 cp~2 589.00 cp和2 412.00 cp~4 341.50 cp,峰值粘度、保持粘度、稀懈值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10.74 %、12.17 %、21.25 %.除峰值时间外,其它RVA参数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峰值粘度与保持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及回升值间极显著正相关.峰值粘度、保持粘度、最终粘度、回升值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Zeleny沉降值间极显著负相关.同时依据RVA参数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峰值粘度可作为衡量小麦淀粉特性的最重要指标,由于品种间淀粉品质差异大,因此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同时注重蛋白质和淀粉品质.  相似文献   
940.
目的:测定喘息性支气管炎惠儿急性期血小板参数并分析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小板4项参数,并随机选择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症组、轻症组血小板数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也升高,且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存在血小板的活化、聚集和释放,其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