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3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0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1H-NMR模拟谱研究二核苷酸A3′P(CH_3)5′A的构象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Altona等人的方法,在利用~1H-NMR模拟谱确定18℃、40℃、70℃三种温度下有关质子化学位移及偶合常数的基础上,分析了A3′P(CH_3)5′A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a和b的构象状态。它们与A3′P(OH)5′A相比发现:(1)在18℃时两个核糖环是S型构象占主要成分,并随温度升高S型构象成分增多;(2)磷酸骨架的扭角ε′和β′分别改变±15°及±4°;(3)在优势构象情况下,两个核糖环都部分重叠,而且A3′P(CH_3)5′A(a)的重叠程度比A3P′(CH_3)5′A(b)小;(4)腺嘌呤碱基都更倾向去堆积状态,而且随温度升高A3′P(CH_3)5′A(a)比A3′P(CH_3)5′A(b)有着更强的去堆积效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筛选获得3株吸附Au3+能力较强的真菌。对其中一株芽枝状枝孢(Cladosporimmcladosporioides AS 3.3995)进行了吸附Au3+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温度、时间和Au3+的浓度对菌的吸附作用有影响。最适pH为5以下,温度在30—50℃之间。该菌的最大吸附量为140 mgAu3+/g(干细胞)。电镜观察表明,Au3+在细胞壁的表面上慢慢地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  相似文献   
14.
猕猴输精管注射高分子聚合物HFMC的抗生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一种高分子聚合物HFMC注入输精管,遇体液即合成有孔隙(孔径2-16 μ)的固态聚合物,附着管壁并缓慢释放适度的H[+],以改变精子存活环境,从而达到狒猴非阻断性的输精管避孕。在狒猴配对试验中证明,输精管注入HFMC 30 mg×2(n=2),在注射后47-50天精液品质即逐渐恢复,已有致孕能力;输精管注入HFMC 60 mg×2(n=4),在300天后,有些个体精液品质才逐渐恢复,注后348-353天之间已有50%的雄猴配对致孕;另有50%的雄猴在注入854天时精液品质仍处于不育水平。实验结果还表明:HFMC对精子具有致死,致畸率高及使精子活力显著下降,这种作用随HFMC剂量的增大而加强,这种影响也随时间的后移而逐渐减弱;HFMC对输精管具有可通性及可复性。今后如能在注入剂量,自溶稳定性方面再改进,HFMC有可能成为男性节育较为理想的一种新型避孕剂。  相似文献   
15.
边缘性缺乏抗坏血酸之豚鼠,于三周内其肝脏及小肠粘膜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活力均下降到原有水平的50%,但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活力尚无显著性改变。坏血病豚鼠(三周内)上述几种酶活力都下降至原有水平的50%左右。豚鼠摄取抗坏血酸不足,其血清总胆固醇浓度显著增加,而血清高密度脂蛋自胆固醇浓度显著减少,其改变程度与抗坏血酸缺乏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16.
呼吸是代谢的中心,呼吸强度在一般情况下可作为生理活性的指标。本文通过对金针菇、平菇,香菇各生长阶段呼吸强度的测定,为金针菇生料袋栽的可行性提供了生理依据;从栽培技术上证明生料袋栽的成败关键是温度和把握栽种时间;生料袋栽不会引起霉菌污染;金针菇培养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B1、B2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辅酶Ⅰ(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试剂,常从面包酵母中提取。前人报道的提取方法,或是银盐沉淀方法,或是层析方法,由于成本昂贵,操作繁复耗时,反应体积大等缺陷,不甚理想。本文报告一种以小体积汞盐试剂分离纯化NAD~+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1986年获取人白细胞介素6(IL-6)分子克隆以来,IL-6研究已深入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已证明IL-6在免疫系统、造血系统、肝脏代谢等分化发育及功能表达中担负关键的作用。1987年发现建株的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细胞瘤在LPS或IL-1刺激后可以表达IL-6 mRNA。1988年发现IL-6可以促进嗜铬细胞瘤(一种检测神经生长因子的细胞模型)向神经元分化,从而揭开了研究IL-6促神经母细胞分化效应的序幕。鉴于上述证据均为间接性证据,尚无法直接证明人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19.
20.
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基本亩数(X_1)、基苗氮肥(X_2)、孕穗期氮肥(X_3)、过磷酸钙(X_4)和氯化钾(X_5)用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X_4、X_1和X_2对蛋白质含量有显著作用,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效应.利用计算机模拟选优,获得了本试验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大于13%的5个农艺因素组合方案,X_1=172.35~186.75万/ha;x_2=116.6~123.6kg/ha;x_3=33.75~39.15kg/ha;x_4=333.9~448.8kg/ha;x_5=190.65~233.10kg/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