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5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109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人巨细胞病毒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HCMV-AD_(169)株实验感染昆明系和BALB/C系小鼠,攻毒后感染急性期BALB/C系小鼠的死亡率(28.57%)高于昆明系小鼠(5.26%)。两种不同品系小鼠的临床症状和HCMV导致的病理损害脑钙化无明显差异。昆明小鼠的发病率(94.74%)高于BALB/C小鼠。  相似文献   
52.
经6.6×105个克隆筛选,从装在λ噬菌体载体Charon30中的人基因库中筛选到了一个含人分裂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的克隆。经Southern杂交分析插入基因长约14kb,有较长的5'上游区,但3'端缺少一部分。经亚克隆和测序已确定从5'上游1263bp到3'端与λ载体接点共4969bpPCNA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将PCNA基因启动子核苷酸序列与DNA聚合酶α,拓扑异构酶Ⅱα,胸苷酸激酶基因的启动子进行比较有30%以上同源性,具有“看家基因”特征。在转录起始点的5'上游几百bp的范围内都有与CAT,SP1,E2F,NFHB,Oct1和ATF等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相似的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53.
本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了一个缩短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基因,并克隆在质粒pAET3d中,在T7启动子指导下,在大肠杆菌BL2LysE中获得了和一个6组氨酸短肽标签的融合表达。重组的融合M-CSF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2%,表达产物一部分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另一部分则以可溶性蛋白存在。经过金属螯合新和层析一步纯化,所得的融合(His)6-M-CSF在还原型SDS-PAGE上基  相似文献   
54.
见于我国人群的一例MiIII血型糖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人群中筛查出一例血型糖蛋白(GP)变种。先证者为海南省黎族男青年。家系调查表明,先证者及其父属纯合子,母亲为杂合子。通过免疫印迹与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确证它为见于我国的首例MiIIIGP,属(δ-α-δ)基因杂化体。  相似文献   
55.
以IL-8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或653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构建了淋巴细胞杂交瘤克隆I8-S2和I8-63。ELISA叠加试验(ELISA Additivity Test)表明这两杂交瘤克隆分泌的单抗分别识别IL-8分子的不同表位。IL-8能激活人颗粒细胞,引起细胞内Ca~(2 )浓度([Ca~(2 )]_i)上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a~(2 )]_i的变化,发现两个克隆单抗对IL8激活细胞的活力具有不同的中和作用。克隆I8-S2具有很强的中和作用,而克隆18-63则不然。上述结果提示IL-8的激活细胞活力局限于该分子的某表位。  相似文献   
56.
黄敏承  钟品玲 《蛇志》1995,7(2):32-33
我们检测97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并与正常人着重分析APOB与肝病的关系。结果发现慢性肝病患者随病情加重,由慢性肝炎演变成肝硬化,其APOA1及APOB含量随之下降。APOA1下降不显著,而APOB下降显著并与白蛋白含量降低呈正相关。认为血清APOB检测对判断慢性肝病患者病情轻重有一定临床价值,边疆检测可作为慢性肝病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7.
通过纯化和分析人胎盘催乳素,发现其有两个等电点,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利用等电聚焦制备电泳分离了两个等电点组分,免疫学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两个组分均有活性,且活性有差别,等电点高的组分,免疫学活性强,通过N端氨基酸分析发现,两组分的N端均为缬氨酸,推测人胎盘催乳素存在亚型,为进一步研究人胎盘催乳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临床上正确地利用此激素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调查了生长抑素(SOM)免疫反应神经元在人胎丘脑网状核内的分布。流产的胚胎3例,胎龄分别为18周,23周,32周。意外死亡足月新生儿1例、在18周胚胎的丘脑网状核内可见少数染色较浅的SOM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呈圆形。从18周到32周,SOM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突起更丰富。在足月新生儿,SOM阳性细胞数较32周有所减少。结果表明,SOM阳性神经元存在于人胎丘脑网状核内,并且有一定的发育过程。出现于人脑发育的早期阶段,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人脊髓创伤后神经元病变的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神经丝(NF)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15例人体尸检材料中研究了脊髓创伤后生存2h~9W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脊髓创伤后2h,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即可显示NF阳性反应产物在轴突内聚集。创伤后第4天,病变的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内神经丝反应异常地增强。以上结果表明: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常规显示轴突的染色方法能更早更清晰地显示脊髓内轴突的病变,并进一步证实了创伤后细胞骨架紊乱在神经元的病理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组织化学方法对胎龄15周至36周的人胎视网膜含NOS神经元的发育进行了研究。胚胎15周视网膜颞侧半少部分神经元即有NOS的表达,20周视网膜含NOS神经元数密度达峰值。大部分含NOS神经元胞体位于内核层内带,只少部分位于节细胞层,其突起均分布于内同层,形成内同层的1、3、5亚层。含NOS神经元的形态各异,依据其突起的多少分Ⅰ、Ⅱ、Ⅲ等三种类型,其中Ⅱ、Ⅲ型含NOS神经元在28周以后才开始出现,且愈近晚期胎龄,它们所占含NOS神经元的数量比呈上升趋势。随视网膜发育成熟,含NOS神经元胞体均面积呈不断增大的变化。本文结果显示:人胎视网膜内核层含NOS神经元为无长突细胞,节细胞层的Ⅰ型含NOS神经元为移位无长突细胞,推测它们在视网膜的发育过程中对内网层突触的形成与修饰可能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