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植被土壤水环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金沙江干热河谷异常干热的气候特点,普遍存在水分亏缺问题,人工植被土壤水环境问题比其它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加突出.在干热河谷典型地段——元谋的试验观测表明,现有的乔木林明显表现出“土壤干化”的特点,土壤水分持续长时间亏缺,雨季结束之后的11月份。2m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只有15%(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35%)左右,之后持续下降,直到5月份达到最低点(9%左右),几乎接近林木的凋萎湿度(元谋表蚀燥红壤的凋萎湿度为9.O%).由此而导致林木生长缓慢.车桑子(Radonaea wiscosa)灌木林同层土壤含水率相对比乔木林高42.68%,自然草坡的土壤水分明显优于乔木和灌木林,分别比乔木林和灌木林高34.36%和22.22%.这种人工乔木林的“土壤干化”问题在干热河谷地区的植被恢复中还没有引起重视,将极大地制约人工植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2.
鹤山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鹤山丘陵荒坡人工植被土壤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鹤山人工植被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以马占相思林较高,为6.164×106g-1drysoil,接近村边次生自然林(6.323×106g-1drysoil);其次是果园和红荷木林,分别为5.115×106和4.083×106g-1drysoil;松林中微生物数量最少,仅为1.424×106g-1drysoil。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以细菌为主,占微生物总数的71.4%-87.7%,其次是放线菌,为总数的9.2%-22.7%,真菌相对较少(1.1%-9.6%)。细菌的数量与微生物总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人工植被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gCmic(100g)-1drysoil)是马占相思林(57.11)>果园(47.79)>红荷木林(42.55)>松林(29.68),与相应的土壤有机碳(gCorgkg-1drysoil)顺序相吻合[马占相思林(16.13)>果园(13.40)>红荷木林(12.59)>松林(11.89)],与土壤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亦相似。与1988年用同一种方法的采样分析结果相比,人工植被中微生物的总数、细菌的数量及其占微生物总数的比率均有所提高,意味着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地得到了改善,其中以马占相思林的土壤恢复速率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923.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构建的生物材料,分为胶原、多糖、无机及生物衍生物等天然材料和聚酯、聚氨基酸、聚乙二醇等人工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两大类,此文分别对它们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24.
火鸡疱疹病毒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鸡疱疹病毒(HVT)为一种-疱疹病毒,因其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原相关性而被广泛用作预防马立克氏病(MD)的活疫苗.[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HVT全基因组感染性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方法]利用Eco-gpt(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和BAC载体pBeloBAC11的基本功能序列,构建重组病毒转移载体Pgab-gpt-BAC11.通过将Pgab-gpt-BAC11与HVT感染细胞总DNA共转染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待出现病毒噬斑后,利用霉酚酸(MPA)阻断核酸代谢途径,经过筛选获得纯化的重组病毒purified-Rhvt.提取purified-Rhvt感染细胞总DNA电转化大肠杆菌DH10B感受态细胞,在氯霉素抗性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并用酶切和PCR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随机选取BAC克隆提取BAC DNA转染次代CEF,完成HVT重组病毒的拯救.[结果]经过6轮筛选后获得纯化的重组病毒,并筛选到25个BAC分子克隆化病毒.其中BAC6、BAC8和BAC10再次启动病毒感染,产生与野生型HVT感染CEF相似的病毒噬斑形态,说明已经获得拯救出的HVT重组病毒.[结论]本研究构建了HVT全基因组感染性细菌人工染色体,建立了HVT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925.
[目的]:研究与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方法]:以一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68做受体菌,应用人工Mu转座技术建立了库容为2000的突变子文库,从中筛选出泳动能力和蹭动能力丧失或减弱的突变子,通过基因克隆、测序,GenBankBLAST比对测序结果,互补基因表达确定与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结果]:突变子Y46在丧失了泳动运动能力的同时,蹭动能力也发生了减弱.在Y46突变子中,Mu转座子插入到功能完全未知的基因PA1550中.对极性效应及PA1550所在操纵子的分析表明,Mu转座子对插入点下游的基因的转录并不造成影响.[结论]:PA1550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及蹭动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26.
【目的】:研究与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方法】:以一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68做受体菌,应用人工Mu转座技术建立了库容为2000的突变子文库,从中筛选出泳动能力和蹭动能力丧失或减弱的突变子,通过基因克隆、测序,GenBank BLAST比对测序结果,互补基因表达确定与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结果】:突变子Y46在丧失了泳动运动能力的同时,蹭动能力也发生了减弱。在Y46突变子中,Mu转座子插入到功能完全未知的基因PA1550中。对极性效应及PA1550所在操纵子的分析表明,Mu转座子对插入点下游的基因的转录并不造成影响。【结论】:PA1550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及蹭动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27.
目的通过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丙稀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 (PP-g-AAm)的生物相容性,来评价FCM在检测医用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中的作用.方法:用材料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24 h后用FCM检测细胞增殖周期; 用改性前、后的膜材料分别与新提取的PRP(富含血小板血浆)和PBMC(末梢血单个核细胞)孵育培养后,用FCM分别检测血小板和PBMC的激活标志物CD62P、CD63和CD69.结果:PP-g-AAm 组的PI与阴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P=0.053),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P-g-AAm膜组CD62P、CD63及CD69的表达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42, P=0.004,P=0.013).结论:PP-g-AAm无细胞毒性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FCM在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8.
雌激素相关受体 ERR 的功能及其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雌激素相关受体 (estrogen -related receptor , ERR) 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是第一个发现的孤儿核受体,包括 ERRα, ERRβ和 ERRγ . ERR 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雌激素信号途径, ERR 与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 ER) 在骨骼组织和乳腺组织中拥有共同的靶基因,其中 ERRα和 ERRγ的表达状况还可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志 . 另外, ERR 还在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 由于至今未在体内找到 ERR 的小分子配体,因而找到 ERR 活性调节因子对理解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乳腺癌和糖尿病等将是非常有用的 .  相似文献   
929.
南亚热带人工杉木林灌木层物种组成及主要木本种间联结性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经过13a自然更新过程,林下灌木层植物种有71种,灌木层出现小乔木。通过重要值分析,判别了各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用x2统计和r检验研究了该杉木林下灌木层25种主要木本种种间关系,测定它们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结果清楚地反映了木本植物种间关系以及它们在资源利用和生态特性上的差异。依据分析结果将灌木层25种主要木本植物分成4个种组:.对叶榕(Ficushispida) 五月茶(Antidesmabunius) 毛桐(Mallotusbarbatus) 耳叶榕(Ficuscunia) 水东哥(Saurauiatristyla) 粗糠柴(Mallotusphilippinensis) 杜茎山(Maesajaponica) 粗叶榕(Ficushirta) 山麻杆(Alchornearugosa) 黄毛榕(Ficusfulva) 白背叶(Mallotusapelta);.拓树(Cudraniatricuspidata) 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 大青(Clerodendroncytophyllum) 相思子(Millettiasemicastrata) 山石榴(Randiaspinosa) 山苍子(Litseacubeba) 木姜子(Litseapungens);.紫金牛(Ardisiajaponica) 九节(Psychotriarubra) 山牡荆(Vitexquinata) 风箱树(Cephalanthusoccidentalis) 亮叶围涎树(Pithecellobiumlucidum) 华腺萼木(Mycetiasinensis)。种组划分的生态指示表明:如果杉木群落中灌木层以种组或的种为优势种,则认为该群落是一个不稳定的过渡类型,最终可能会变化为以这些种为优势的稀疏阔叶林;若以种组为优势种,该群落则是在本地区气候条件下的相对稳定的针叶林群落;以种组I为优势的群落则是乔木层从以针叶树为主、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的过渡类型。种组划分将为该区域同类型人工林生态功能评价以及林分近自然恢复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0.
《生物学通报》2005,40(9):45-45
7月5日23时51分,一头长江江豚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成功出生。这头新出生的幼豚是一头雄豚.体长约7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