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索高效的不同品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建系方法。B6D2F1(C57BL/6×DBA/2)、129/SV×DBA/2、C57BL/6、BALB/C等4个不同品系小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hin,PMS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促排,3.5天交配后(days post coitus,dpc)冲洗子宫取囊胚,或者2.5dpc冲洗输卵管,卵裂球体外培养获取囊胚。囊胚种植到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干细胞培养液培养,4~5天内细胞团扩增后玻璃毛细管挑出,种植到新的饲养层上过夜再行胰蛋白酶消化,3~4天传代一次。对所建立的小鼠ES细胞系进行形态学、染色体核型、AKP染色、体内外分化能力,干细胞分子标记物荧光免疫染色等鉴定。获得10株小鼠胚胎干细胞,具有典型的胚胎干细胞生长特性,符合ES细胞的鉴定标准。结果表明成功的建立了来自B6D2F1(C57BL/6×DBA/2)、129/SV×DBA/2、C57BL/6、BALB/C等4个不同品系小鼠的10株ES细胞系。内细胞团挑出过夜增殖后消化的培养方法可能有助于提高ES细胞的建系率。  相似文献   
92.
亲本效应(parental effect)指亲代的表现型及其所经历的环境因素而非基因型对子代表现型差异和适应性的影响,对子代适合度的维持与提高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为探究亲本效应对鱼类胚胎发育可塑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卵生鱼类斑马鱼(Danio rerio)为实验对象,采用2×2双因素设计,测定了不同亲本繁殖温度(22、28℃)和不同胚胎孵化温度(22、28℃)及其交互作用对斑马鱼孵化表现(孵化率、胚胎死亡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孵化历时、初始孵化时间、结束孵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本繁殖和胚胎孵化温度交互作用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初始孵化时间、结束孵化时间、孵化历时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亲本繁殖与胚胎孵化温度相一致时胚胎的死亡率更低、孵化时间更短;斑马鱼孵化表现受亲本效应(代际发育可塑性)和子代发育环境(代内发育可塑性)的双重影响,亲本效应对早期生活史阶段鱼类表型特征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是潜叶蝇类害虫的优势寄生蜂。该寄生蜂具有两性生殖和孤雌产雌生殖两种繁殖模式,其孤雌产雌品系可在低密度下快速建立种群,无需饲养雄蜂,具有种群繁育成本低,生防应用潜力突出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明确环境温度对芙新姬小蜂孤雌产雌品系控害潜力的影响,为该蜂的低成本规模化繁育、田间释放等应用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以美洲斑潜 蝇Liriomyza sativae 2龄末至3龄初幼虫为寄主,统计4个温度(22, 26, 30和34℃)下芙新姬小蜂孤雌产雌品系雌成虫的取食致死寄主数、寄生致死寄主数、叮蛰致死寄主数、总致死寄主数、日均致死寄主数和成蜂寿命等生活史和控害参数。【结果】随温度升高,芙新姬小蜂孤雌产雌品系雌成虫对美洲斑潜蝇幼虫取食致死寄主数、寄生致死寄主数、叮蛰致死寄主数、总致死寄主数和日均总致死寄主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取食致死寄主数、寄生致死寄主数和叮蛰致死寄主数在30℃下最高,分别为236.1, 69.2和49.7头;在34℃下最低,分别为115.2, 19.8和21.6头。总致死寄主数在26℃(282.4头)和30℃(355.0头)下显著高于22℃(194.5头)和34℃下(156.5头);日均总致死寄主数在30℃下最高(25.5头)。此外,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芙新姬小蜂孤雌产雌品系雌成虫的寿命逐渐缩短,在22℃下最长(16.9 d),在34℃下最短(7.2 d)。【结论】尽管高温缩短了芙新姬小蜂孤雌产雌品系成虫的寿命,但其在30℃下控害能力较强,说明芙新姬小蜂孤雌产雌品系成虫可在30℃高温条件下对耐高温的斑潜蝇如美洲斑潜蝇发挥其控害潜力。  相似文献   
94.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水稻新品系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分辨力强、多态性较高的20对SRAP引物标记对42个水稻新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扩增出204个等位点,其中,有135个多态等位点,多态百分率为66.2%;每对引物分别检测出等位点变异2~9个,平均值为6.75。供试水稻新品系间的遗传差异系数为0.02~0.29。用欧式平方距离对42个水稻新品系的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相似性为0.11时可将42个水稻新品系可聚为7大类群。研究结果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了解水稻新品系的遗传差异,为水稻育种工作中新品系的淘汰与推广提供了有效的补充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建立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根据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转基因棉花MON88701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测定本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可重复性。【结果】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于转基因棉花MON88701成分的检测,灵敏度测试表明其定量下限为34拷贝;重复性试验显示其相对标准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高灵敏度,适合对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6.
使用不育昆虫释放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防治方法,使用转基因得到不育雄蛾具有比传统辐射方法更多的优点。转基因技术通过使用基于piggyBac等转座子的质粒载体,并插入显性条件致死基因以培育遗传性别品系,同时插入荧光蛋白等标记基因来显示转基因的效果;在人工控制的发育条件,建立成熟的稳定苹果蠹蛾品系,用以最终的田间释放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为了对双甲脒进行抗性风险评估, 弄清P450基因在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抗药性中的作用, 在室内用双甲脒对橘全爪螨进行了抗性选育和交互抗性研究, 同时分析了橘全爪螨双甲脒抗性和敏感品系P450基因表达差异。经过12代抗性选育, 获得了橘全爪螨双甲脒抗性品系, 与敏感品系比较, 橘全爪螨对双甲脒的抗性倍数达到26.32倍。抗性风险评估表明, 橘全爪螨对双甲脒抗性遗传力h2为0.148。螺螨酯、 丁醚脲、 炔螨特和三唑锡对抗性品系的LC50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6.85, 4.98, 2.13和2.05倍, 表明双甲脒抗性品系对螺螨酯、 丁醚脲、 炔螨特和三唑锡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阿维菌素、 苯丁锡、 哒螨灵、 矿物油对抗性品系LC50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10, 1.21, 0.67和0.99倍, 表明双甲脒抗性品系对上述4种药剂没有显著的交互抗性。基因差异性分析发现, 抗性品系中有16条P450基因发生了上调, 27条P450基因发生了下调, 其中CYP389A6上调倍数最高[log2ratio (RS/SS)=11.526], CYP389A2下调倍数最高[log2ratio(RS/SS) =-12.683], 由此推断, CYP389A6上调和CYP389A2下调可能是橘全爪螨对双甲脒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
为了寻找重要指标, 从而研究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对不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品系的危害程度, 揭示昆虫数量指标所反映的直接和间接危害程度。选取一块林场试验地, 通过虫口密度等6个指标进行调查, 采用单向通径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影响最大正向指标为虫口密度和有虫针束率, 间接影响最大负向指标为有虫针束率。综合起来, 反映危害程度加大的重要指标依次为:虫口密度、有虫株率、定殖虫口数量、1龄若虫存活率、2龄若虫存活率、有虫针束率。28个马尾松品系可分为4类, 其中最受危害的是390和439, 危害最小的是469和458。分析结果之间基本一致, 与实际基本相符。因此, 本文结果对选取考察指标及其抗虫品系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单向通径分析法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在实际上是可行的, 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
基于DNA分子标记的花粉流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王红 《生物多样性》2014,22(1):97-699
花粉介导的基因流是植物有性繁殖世代之间的桥梁, 花粉散布属性是植物繁殖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关注的焦点。随着DNA分子技术的发展, 花粉流分析所使用的分子标记(尤其是微卫星标记)逐步替代了早期物理标记, 基于最大似然法估计以及新兴的基于贝叶斯推断的父本指派算法的发展, 能有效地估计花粉流散布的方向、距离和强度等重要特征。花粉散布曲线由单一参数向多参数模型发展, 以更好地获得花粉散布特征的拟合效果, 双组分的复合模型利用相互独立的参数空间使得散布曲线在长距离和短距离形状上呈现更大的可塑性。这些革新的技术和方法被成功应用于植物性别表型、隔离种群和杂交物种间花粉流分析, 以探讨进化、生态和保护等多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近年来,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以分子标记为基础的花粉流动态分析在更广泛的植物类群中运用。  相似文献   
100.
赵文  徐宪仲  周玉莹  何志辉 《生态学报》2005,25(8):2103-2108
研究了两品系蒙古裸腹溞(晋南品系和内蒙品系)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及其生长发育的适宜食物密度。结果表明,两品系蒙古裸腹溞生长发育的最适食物——篕∏蛟迕芏染?50×104/mL。对两品系蒙古裸腹溞而言,饥饿0.5d的蒙古裸腹溞有全补偿生长,饥饿1~2d有部分补偿生长现象,饥饿超过3d已没有补偿生长。可以认为,蒙古裸腹溞仅在短时间饥饿时有补偿生长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