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为了探讨围生期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关系及治疗,本研究选取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两组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同时给予观察组常规治疗,本研究发现观察组Uu阳性比例为32.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Mh阳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u阳性和Mh阳性产妇发生早产或胎膜早破的比例分别为62.50%和25.00%,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产妇(p<0.05);观察组Uu阳性、Mh阳性和阴性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u阳性率为10.96%,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Mh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Uu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发生有一定关系,围生期应加强Uu感染筛查,并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探究电针抗抑郁中枢效应机制。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只SD大鼠分为空白、模型、电针及西药组,每组又分别依据干预时间进一步分为7d、14d、21d 3个亚组。空白组不接受任何刺激。模型组大鼠采取禁食等方式构建CUMS抑郁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百会、神庭穴施以电针。西药组每日灌胃给予氟西汀。分别于第1d、7d、14d、21d观测大鼠行为学指标改变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OFT、SPT评分均较空白组有所下降,体质量减轻,电针组和西药组OFT、SPT评分及体质量检测则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模型组各亚组大鼠wnt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上升,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及西药组大鼠Wnt/β-catenin通路中蛋白含量趋近正常水平,且两组与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调控海马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减轻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PD)伴睡眠障碍及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0例PD伴睡眠障碍及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疏肝汤。治疗3个月后,评价和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治疗前后UPDRSⅡ、Ⅲ评分、PSQI评分及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UPDRSⅡ、Ⅲ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PD伴睡眠障碍及抑郁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及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对产后缺乳肝郁脾虚证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学与催乳素(prolactin,PRL)及其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磺酸溴隐亭溶液+慢性束缚法复制大鼠产后缺乳肝郁脾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共6组。药物干预后,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对产后缺乳大鼠乳腺组织形态与催乳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匀浆乳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乳腺组织催乳素(PRL)、血清催乳素(PRL)、胃泌素(GAS)、血清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水平变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药对照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均可促进乳腺组织向泌乳活跃期发育,表现为腺泡腔充盈、腺泡上皮细胞数量增多、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退化,同时增加乳腺组织中PRL(空白对照组(145.72±16.332)、中药中剂量组(127.39±10.854)西药对照组(80.79±18.112)、中药低剂量组(89.42±14.183)、中药高剂量组(88.02±12.064)模型组(54.32±7.128))(P0.05)及PRLR(空白对照组(139.76±14.199)、中药中剂量组(129.09±18.755)西药对照组(87.42±8.390)、中药低剂量组(81.54±11.090)、中药高剂量组(85.167±9.494)模型组(60.93±11.767))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相比,疏肝健脾中药可降低过高的血清CRH、ACTH、COR水平,升高乳腺组织PRL、血清GAS及PRL水平(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疗效优于其他用药各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促进产后缺乳大鼠的泌乳作用机制与增加PRL及其受体表达、调节胃肠功能、抑制HPA轴的亢进状态,从而促进乳腺组织形态向泌乳活跃期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微清蛋白(PV)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方法: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8),包括生理盐水组(S组)、氯胺酮组(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生理盐水组(AS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氯胺酮组(A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组将药物溶于大鼠饮水中,共喂养1周,于第8 d制备模型。大鼠强迫游泳15 min制备急性应激抑郁模型,24 h后给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或氯胺酮10 mg/kg,给药后0.5 h行敞箱实验记录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行强迫游泳6 min记录后5 min内不动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前额皮层,Western印迹检测PV中间神经元中PV及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V及GAD67的表达下降(P0.05),AS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K组相比,A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V及GAD67的表达增加(P0.05)。生理盐水、氯胺酮、夹竹桃麻素均未显著影响大鼠自主活动(P0.05)。结论:氯胺酮通过下调大鼠前额皮层PV中间神经元功能发挥快速有效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刺五加胶囊对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法(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灌胃,刺五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刺五加胶囊(200mg/kg,400mg/kg,800mg/kg)灌胃,取大鼠海马组织。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结果:刺五加胶囊低剂量组能升高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P<0.05,P<0.01),降低大鼠逃避潜伏期(EL)时间,提高大鼠空间探索时间(SET)(P<0.05,P<0.01)。结论:刺五加胶囊能升高抑郁大鼠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提升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102例老年非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抑郁发生率为38.84%,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为12.75%,2型糖尿病组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抑郁症状,应及早发现,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在抑郁大鼠模型中单次氯胺酮可产生快速持久地抗抑郁作用。方法:实验一: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8),药物干预前1 d大鼠强迫游泳15 min,药物干预当天,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S组)、5 mg/kg氯胺酮(K5组)、10 mg/kg氯胺酮(K10组)、15 mg/kg氯胺酮(K15组)。30 min后记录大鼠运动能力及不动时间。实验二: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10),所有大鼠均经历21天慢性不可预知应激试验。第22天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及10 mg/kg氯胺酮,于干预前、干预后1 h、2 h、6 h、1 d、4 d、7 d分别进行敞箱试验,并记录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结果:与S组相比,K5、K10及K15组大鼠运动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且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与干预前生理盐水组相比,生理盐水干预后1 h、2 h、6 h、1 d、4 d及7 d组大鼠敞箱试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氯胺酮组相比,生理盐水干预后1 h、2 h、6 h、1 d、4 d及7 d组大鼠敞箱试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抑郁症大鼠模型中氯胺酮可产生快速且持久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产后出血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9例产后出血病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根据临床观察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109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治愈,在所有产后出血病患中,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56例,胎盘滞留所致产后出血3例,软产道撕裂所致产后出血47例,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3例.结论:观察产后出血临床治疗后发现,产妇分娩后发生出血主要分为三个时段,产后1h内发生产后出血最为常见,各期出血导致产妇生命体征危险的影响因素不同,在所有产后出血病因中,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抑郁在帕金森病中(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确诊的PD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 depression scale,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Webster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分析抑郁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PD伴发抑郁者32例,抑郁的发生率为49.2%,病程、文化程度、Webster评分、MMSE评分与帕金森抑郁的发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情况与帕金森抑郁的发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是PD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神经生物学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