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在改进的砂培体系中,甜菜多粘菌(Polymyxabetae)完成生活循环只需7天。利用砂培体系研究了多粘菌在不同pH值、光照、接种材料和接种量条件下,对寄主的侵染以及在其中繁殖的情况,研究了多粘菌完成侵染所需时间,侵染的游动孢子最初释放时间,游动孢子体外存活期和休眠孢子对温度的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2.
中国牛肝菌目包括疣孢牛肝菌科和牛肝菌科,已知231种,本文报道了中国疣孢牛肝菌科四属,即:南牛肝菌属Austroboletus,(7种);条孢牛肝菌属Boletellus,(20种),原花孢年肝菌属Heimiella,(3种)和疣孢牛肝菌属Strobilomyces,(17种)。本文讨论了该科的地理分布和菌根组合。  相似文献   
83.
不同培肥措施对红壤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经过4年不同培肥措施后红壤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碳变化.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后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间作三叶草以及全施化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均有明显提高;全年土壤微生物量碳年变化都呈现"低-高-低-高"的趋势,且在不同时期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不同;与对照(CK)相比,稻草覆盖 100%有机肥(T1)、稻草覆盖 75%有机肥 25%化肥(T2)、稻草覆盖 50%有机肥 50%化肥(T3)、稻草覆盖 25%有机肥 75%化肥(T4)、100%化肥(T5)和间作三叶草 不施肥(T6)土壤微生物量碳全年平均值分别高出17.05%、32.38%、32.05%、24.30%、26.23%和24.63%,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活性有机质、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呈显著正相关,与速效氮、土壤全磷、土壤全钾、土壤含水量之间关系不显著;与单施化肥和全量投入有机物料相比,有机物和化肥配合施用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4.
描述了1995~1997年东秦岭山地洛南盆地龙牙南洞洞穴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小哺乳动物化石,包括甘肃鼹Scapanulus oweni,峨眉鼩鼹Nasillus andersoni,鼩鼹(属种未定)Uropsilinae gen.et sp.indet.,长尾鼩鼱Soriculus sp.,似高山鼠兔Ochotona cf.O.alpina,偏皮氏毛耳飞鼠Belomys parapearsoni,艾克氏异仓鼠Allocricetus ehiki,沟牙田鼠Proedromys bedfordi,欧洲异费鼠Allophaiomys deucalion,始鼢鼠Eospalax sp.,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亚洲姬鼠Apodemus asianicus,姬鼠Apodemus sp.,马来豪猪(华南亚种)Hystrix brachyura subcristata,居氏大河狸Trogontherium cuvieri等。该动物群同时包括南方型和北方型动物,其动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地带的特征。其中峨眉鼩鼹和似高山鼠兔为新发现的化石种。新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类似于龙牙北洞,显示出比较古老的性质,时代上多为早更新世晚期或中更新世早期,但龙牙南洞遗址含化石地层对应的热释光(TL)年龄结果分别为(356.6±17.8)ka BP,(273.9±13.7)ka BP和(210.5±10.5)ka BP,最近新的回授光释光(TT-OSL)测年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热释光测年结果,获得的地层年代亦为距今40~20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85.
由废弃地整理复垦形成的耕地存在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低、土壤板结、微生物活性弱和土壤耕作性状不良等问题,快速、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质量是全面提升该类耕地质量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城郊有机废弃物对新复垦耕地土壤培肥的综合效果,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城郊有机废弃物在培育耕地质量方面的差异.试验设置了施用等量猪粪、鸡粪、水稻秸秆、蔬菜收获残留物、城市污泥、沼渣、猪粪/水稻秸秆堆肥、生活垃圾堆肥和对照(不施有机肥)9个处理(年用量30 t·hm-2),连续进行3年的定点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任何有机物对改善土壤肥力均有明显的作用.其中,提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以施用猪粪、鸡粪、猪粪/水稻秸秆堆肥、水稻秸秆和沼渣的效果最为显著;增加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和降低土壤容重以施用猪粪/水稻秸秆堆肥和沼渣的效果最佳;施用污泥、猪粪/水稻秸秆堆肥和生活垃圾堆肥可增强土壤保蓄能力;施用猪粪、鸡粪和猪粪/水稻秸秆堆肥对增加土壤有效态养分的效果最为明显;各类有机物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长期施用污泥、生活垃圾堆肥及畜禽粪存在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但短期施用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不明显.总体上,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由大至小依次为:猪粪/水稻秸秆堆肥>鸡粪>猪粪>沼渣>生活垃圾堆肥>水稻秸秆>城市污泥>蔬菜收获残留物;对土壤的相对污染程度由大至小为: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堆肥>猪粪>鸡粪>沼渣>猪粪/水稻秸秆堆肥>蔬菜收获残留物>水稻秸秆.  相似文献   
86.
小檗科鬼臼亚科种子大小变异式样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小檗科鬼臼亚科4个属代表植物桃儿七、川八角莲、南方山荷地以足叶草种子大小及共变异式样并对该变异式样的生物学意义予以分析。结果显示:(1)在4种植物干种子中,以川八角莲最重,为37.24±6.71mg,桃儿七镒之,为36.56±4.54mg,足叶草最轻,为19.01±3.21mg,南方山荷叶较轻足叶草稍重,为23.22±3.26mg;(2)每种植物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活力低下种子,其中以桃儿七最低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慢性低O2 高CO2 时神经元线粒体及髓鞘的改变与氧自由基的变化关系及培哚普利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模型 ,应用培哚普利治疗 ,电镜观察大鼠脑超微结构并测定MDA和SOD。结果 :观察到脑血管内皮细胞锯齿状突起 ,管腔狭窄 ,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变及髓鞘分层断裂 ,测得实验大鼠MDA升高 ,SOD降低 ,用药组大鼠脑血管和神经元结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提示慢性低O2 高CO2 时神经元线粒体及髓鞘改变与MDA升高有关 ,培哚普利对慢性低O2 高CO2 时脑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南无僧叶蝉属属征作了重新定义,并记述该属3种,其中包括1新种:丽江南无僧 叶蝉Namsangia lijiangana,sp。,n.和1中国新记录种;匙南无僧叶蝉Namsangia garialis Distant。此外还厘订新异名1个。瓣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89.
高黎贡山南段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之一,迄今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92科878属2 807种.这一区域不仅植物的种类丰富,而且特有现象较为显著.其中东亚特有科8个、中国特有属17个、中国特有种1 085个、云南特有种305个、高黎贡山南段特有种82个.特殊地质历史和生态环境,使得高黎贡山南段既保留了许多古老特有成分,又孕育了许多新生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90.
陕西镇安西口地区构造上属于南秦岭微板块,二叠纪时该地区与华南板块被勉略洋(东古特提斯洋的一个分支)分隔,而成为南秦岭微板块上的一个孤立台地。由于其二叠纪时处于华北和华南板块的汇聚带,同时又位于沟通古特提斯和泛大洋的重要通道上,其特殊的古地理位置使其具备与华南乃至全球其它地区二叠系对比的重要古地理和古环境意义,具有成为二叠系经典剖面的潜力。本次研究共分析60件样品,从中发现具有地层划分对比意义的平台型牙形刺分子4属18种。这些化石分布于上石炭统至上二叠统的地层中,且主要产于中二叠统水峡口组和上二叠统的西口组、熨斗滩组及龙洞川组。根据牙形刺的产出情况将研究区二叠系划分出13个带,自上而下为:长兴阶(Changhsingian)的Clarkina subcarinata带和C.changxingensis带;吴家坪阶(Wuchaipingian)的C.postbitteri带,C.dukouensis带,C.liangshanensis带和C.orientalis带;卡匹敦阶(Capitanian)的Mesogondolella posterserrata带,M.shannoni带,M.altudaensis带和M.granti带;罗德阶(Roadian)的M.nanjingensis带;亚丁斯克阶(Artinskian)的Sweetognathus whitei带;阿瑟尔阶(Asselian)-萨克马尔阶(Sakmarian)的S.inornatus带。最后,主要依据牙形刺带对陕西镇安西口二叠系剖面的生物地层进行重新划分,确立了3统9阶,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洲际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